1、家庭常用中醫藥 中藥的分類 中藥可分為二大類 一 滋補性中藥包括補氣藥 補血藥 溫陽藥及滋陰藥 是醫書上認為 上品無毒 服之可輕身延年 的防老聖品 滋補性中藥類似於現代醫學的高蛋白 維生素 礦物質等保健食品 可根據體質 補氣養血 調和陰陽 作為平時藥膳常用藥 但當身體出現實證 則應停服藥膳 等醫師治療 症狀緩解後 再繼續服用 二 治療性用藥 類似西醫得抗生素 止痛藥 軟便劑 消炎藥 抗癌藥等 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且待疾病已改善則應減輕藥量不再繼續使用 溫陽藥 凡是能溫暖身體 提升四肢末梢溫度 去除寒氣 消除或改善陽虛症狀的藥物 稱為 溫暖補陽藥 中醫認為掌管身體陽氣的器官以心 脾 腎三臟為主
2、因此溫陽藥的主要部位包括上述三臟 當身體出現熱症時 切勿單獨使用 宜聽從醫師指示服用 溫陽藥 黑芝麻 味甘 性平 功效 強肝補腎 滋潤通便 潤澤皮膚 烏黑頭髮 適合體質 適用於頭暈目眩 耳鳴 頭髮早白 排便不暢等虛症 化痰止咳藥 凡能去除痰液 減輕止咳的藥物 則為 化痰止咳藥 當出現咳嗽時 宜根據體質 選取治本藥物 並酌量搭配化痰止咳藥 如此才可以咳嗽痊癒 化痰止咳藥 百合 中醫藥學認為 百合味甘微苦 性平 入心 肺二經 功能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 適治肺癆久嗽 咳唾痰血與熱病後餘熱未清 虛煩驚悸 神志恍惚 以及腳氣浮腫等 化痰止咳藥 杏仁 一 性味 甘酸 微溫 冷利 有小毒 成分 糖類 維生素 無機鹽 蛋白質 粗脂肪 糖類 磷 鐵 鉀等無機鹽類及多種維生素 功效 入肝 心 胃經 止渴生津 消熱去毒 杏仁 二 主治 風寒肺病 生津止渴 潤肺化痰 清熱解毒 附注 孕婦忌食 生杏多食易傷筋骨 動宿痰 生痰熱 小兒多食易生膈熱瘡癰 杏仁為常用中藥 有止咳定喘 潤腸通便的功效 杏仁 三 杏仁分苦 甜兩種 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 偏于滋養 多用於虛咳或老人咳嗽 苦杏仁治實症咳嗽 民間用杏仁 綠豆粳米磨成漿 加白糖煮熟飲 為夏天解暑 清熱潤肺的清涼飲料 名曰 杏仁茶 杏仁 四 大量服食杏仁會產生中毒症狀 應小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