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要善用“罚”1、背景:说到惩罚,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体罚,现代教育体现平等、民主、尊重个性、提倡宽容、是充满了爱心精神的教育,但是我觉得教育中也要“惩罚”,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怎样实施“惩罚”呢?我想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和班级的管理来具体谈谈。开学初,我根据班级的具体实际与学生一起制定出了班级公约,我和学生们常常称其为班规,班规明确了规定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反映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意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班规里有许多“处罚”,如果学生违规,则根据细则处作相应处理。班规一旦生效,便成了我班的一部“法律”。案例案例一:一次上课,我刚进教室,班上的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廖海把几个同学的桌子洒满了水
2、,教室乱哄哄的,反响很大,我意识桌子洒满到在稳定纪律后,让学生说说他这样做的后果,舆论之下这一调皮学生不得不低下了头,然后我当众“宣判”他违反了班规哪条哪条,得做十次好事(按规定做坏事一次罚做十次好事)等,学生对我这样处理拍手称好。后来几天里,这个学生通过为班级打水备用、帮同学修理桌椅、替老师收作业、做值日等弥补了过错,过后我本想对他再进行教育,便先问他有何感想,没想到他却说:“想不到做好事的感觉是这样的,真爽”。后来这个学生捣蛋次数相对以前就少了许多【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来说光有说服和感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果断作出相应惩罚。而惩法还得讲艺术,否则会出现罚了白罚。事实往往是这样的,行为的结果是受到惩
3、罚而体验到了快乐,这种行为下次继续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一般应在尊重学生尊严的前提下为之,取得学生的理性配合,因为理解的过程也就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案例二:这学期,曾经有好几次,我班的广播操在周评中都未过关,我仔细一调查,原来作为班干的张龙做操不认真,“带动”了一批人,与其他班干一商量,决定对他进行“惩罚”:领操一周。没想到他往前一站,姿势标准,态度认真,原先不认真的同学也许受到了“震慑”,纷纷改正过来。一周下来我班广播操达标。【这样的惩罚带有自我约束性,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我们应该提倡。我们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对差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往往是“罚重于过”;而对于好
4、学生的错误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是“视而不见”。我们在运用惩罚这种手段时,要一视同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只有如此,惩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威力。】案例三:这一学期,谭元经常迟到,根据班规,迟到一次罚扫地三次,这样她总共要做几十次呀。我找到她问明原因,原来她妈妈不久前因为煤气中毒去世,爸爸是残疾人,平时起居全靠她自己,这段时间她还要照顾家庭才常常迟到的,于是我当着全班的同学“重温了”鲁迅小时侯的故事,我的用意不仅是讲给同学听,更重要的是讲个谭元听。讲完后,同学们没有什么反映,倒是谭元,她深受感动,我见了她满脸的眼泪,我的眼泪也
5、快流下来了,多么不幸的孩子!多么坚强的孩子!我无语。课后,谭元找到我,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我知道该怎样做了。”结果她没有受罚,班规设立以来的特例。但,从那以后谭元改掉了爱迟到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重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宽容学生,那将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的案例还可以列出很多,在这儿我不再一一例举。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门艺术。我主张惩罚,并不是提倡体罚或变相体罚,体罚或变相体罚是违法的,我们坚决反对,但是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任何人都是有弱点的,当人的行为出现偏差时必须及时给予纠正,而我主张适度的惩罚的根本出发点是从教育人,培养人的角度提出的,惩罚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处罚”,它的结果不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个度我们一定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