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第一阶段自查报告市局依法行政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近年来,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评价有了明显好转,但是,行政执法工作距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全局开展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法行政专项活动。按照活动要求,对照本局行政执法工作现状,查找本局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问题:一、针对执法理念进行全面自查一是端正执法动机 。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的理念,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树立法为上、理在先、和为贵的执法理念,强化大局
2、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依法办事、规范执法作为执法活动的根本原则,推动执法工作与监管、服务、维权、发展的有效结合,严格执行“ 三个四” 的要求。即: 实施处罚必须 做到“四个在先”:宣传教育在先、公示告知在先、提示预警在先、督促整改在先;严格执法必须搞好“四 项服务” :融入发展大局全力服 务、维护群众利益快捷服务、发挥质监职能主动服务、抓住热点问题跟踪服务;宽严相济必须遵循“四个不罚” :首次违规不罚、对新的法律新的规定企业尚不了解的不罚、企业起步阶段在证照待办的合理期限内不罚、一般瑕疵不罚,实现以监管促和谐,以监管促发展。二是提高法律素养。开展岗位练兵,教育职工明确执法方向,提高自身素养,严格依
3、法行政,严控复议和诉讼案件发生,讲究办案技巧,提高办案质量。通过真抓、真练、真考、真比、真奖,评选一批优秀执法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并适时开展经验交流,增强了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业务分析能力、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与企业的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三是改进执法作风。坚持严肃与和谐并重,坚决禁止不文明执法的四类行为。即:坚决禁止粗暴执法行为;坚决禁止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行为;坚决禁止不按法定程序乱检查、乱办案、乱罚款行为;坚决禁止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行为。二、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不够1、在行政案件管辖权方面。查处行政违法行为时以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 三定方案” 规定的职权为依据,对
4、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但是在遵守“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案件管辖规 定时没有严格遵守该原则,把“ 发现地”与“ 发 生地 ”没有严格区分开来, 导致有此案件在管 辖权的问题上与行政相对人产生分岐。2、在行政案件办理方面。执法人员加强行政案件必须有较全面的质监法律法规知识,我们的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行政违法行为时往往局限于“ 生产许可证” 、“3C 产品认证” 、“质 量 标识 ”等违法行 为,这些案件在办 理时违法行为容易认定,违法证据容易收集,多数执法人员喜欢办理这类案件。由于长期办理此类案件,致使其他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得到查处,从而引发出“小案不愿办,大案办不了,大案办成小案子”等现象。3、在现场
5、处罚案件方面。实施现场处罚案件随意性较大。有部分案件应当按一般程序立案办理,而采取了现场处罚程序,现场处罚案件数量较多,而且文书中对违法事实的表述不完整。4、在行政案件审理方面。办理行政案件依照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规则和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规定实行三级审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存在案件审理时本应由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审理的行政案案件,改由会签审理,致使有些案件定性不准确。5、在实施行政处罚方面。存在处罚行为合法,但不符合情理的现象。生产许可证管理、认证认可管理中的有些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罚款额度为 5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我们在办理此类案件时未充分考虑该违法行为是否危及人体健康
6、和人身、财产安全,是否属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是否造成危害后果,对违法行为货值金额不足千元的案件也作出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导致行政相对人难以理解,我们也觉得难以执行到位。6、在执行行政处罚决定方面。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有些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行政相对人在履行罚款时由于处罚决定与履行能力相差太远,为种种原因,致使在行政处罚决定未完全履行到位。7、自由裁量权过大,存在执法不公现象。办人情案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执法人员按受行政相对人的吃请,不讲办案程序,随意减免罚没金额。具体表现在同一类案件处罚标准不一致,行政相对人意见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差。8、案件复查及回访制度执行不力。对己结案的案件,抽取一定的
7、比例进行复查和回访不多。三、行政执法案卷管理不够规范1、行政执法人员制作文书不规范。执法人员在制作调查笔录、 现场检查笔录时未将执法人员的姓名、执法证号在开头语中载入,文字书写不规范。2、存在超期办理行政案件的现象。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确因需要延长办案时间的应当向上一级部门申请报批后,适当延长办理时间,我局在办理时存在未经报批延长办理时间的现象。3、案卷归档不规范。行政案件办理完毕后应及时将案卷归档存放,并履行相关手续。我局在案卷归档和借出时手续不完备,归档不及时。四、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教育不够1、质监部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不够。在制定全系统执法人员全面培训教育计划上不够
8、完善,导致执法人员执法知识不全面,没有能力办理大案、要案的现象。2、思想意识教育不够。加强思想教育才能让广大执法人员明白“ 为什么执 法,执法为什么” 的道理。由于平 时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大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重处罚条款,而忽视了对行政相对人的教育整改。3、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不够,导致了在某些领域存在监管缺位的现象。五、制度建设不健全,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力度不够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度建设是保障。关于行政执法的行政案件办理规则、 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制度,都是过去制定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阶段要抓紧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执法岗位的工作职责,公开各项工作办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六、不规范问题原
9、因分析1、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执法的出发点不是把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质监事业放在首位,而是本团体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致使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利益偏好思想的冲击,使监管执法有意无意之中成为获取局部利益的手段与陪衬。执法理念偏差,必然带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2、忧患意思识不强。对形势认识不够,对挑战准备不足。站得不高,看得不远。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满足现状,不思忧患。3、自身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力,缺乏持之以恒和长效监督监管精神,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上,失之于宽,处之于软,导致“吃、拿、卡、要” 等不廉洁行为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在外部监督上,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导致外部监督时常流于形式。总之,通过在第一阶段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查找出来的问题,我们将在第二阶段中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明确责任组织整改。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达到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的目标。二九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