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1 页)编号: (命题人:)湛江市 200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说明:1. 本试题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16 页为试题部分,共 4 大题 24 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璀璨(c ) 边塞(s ) B. 端倪() 宝藏(zhng)C 蹊(q)跷 凝()固 D. 哄骗(hng) 倔强(jing )2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 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B 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C 涵养 挺而走险 兵荒马乱 D 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B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C.脱 离 实 际 , 凭 主 观 想 象 制 订 实 施 方 案 , 这 种 闭 门 造 车 的 作 法 能 不 脱 离 实 际 吗 ? D.那些酷爱平等自由的人们,怎么能够愿意去过那种俯仰由人的生活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3、A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C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近三万元左右。D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5综合性学习考查(6 分)备受关注且久拖未决的湛江钢铁项目出现转机,由上海宝钢集团斥资亿元、产能达万吨的大型钢铁项目将落户拥有独特区位优势的湛江东海岛,最近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原则获得通过。此
4、消息令湛江上下振奋无比。作为湛江的一分子,请你完成以下任务: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1 页)(1)向外界朋友介绍世界排名第三的东海岛黄金海滩飞龙滩。要求有一定的趣味性、知识性和人文性。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 80 个字) (2 分)(2)向外界朋友解说钢铁厂落户湛江的优势。 (不超过 100 字) (4 分)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惶恐滩头说惶恐, 。 (文天祥过零丁洋)(3)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4)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5)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6
5、) ,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二、现代文阅读(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716 题。(一)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 1000 亿元,死亡人数年均 6000 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
6、要。因此,刚刚过去的 5 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 105 个单位、400 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 50 年、100 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
7、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 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 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 90 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
8、预测系钝尚未建立。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1 页)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 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 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 2000 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
9、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1988 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 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 4 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自 2001 年 5 月 31 日中国青年报)7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
10、说明了哪些内容?(4 分)答:_8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4 分)答:改写句:_(2 分)好处:_(2 分)9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答:_(4 分)10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两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可多加 1 分。 (4 分)_(4 分)11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 分)答:_(二)我知道自己丢失了
11、什么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1 页)黄复彩沿着荒芜的古徽道走了将近两小时,才看到人家,然而却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这是一个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我忘了村名。有人在山边采茶,狗吠着,空气中弥漫着烧粪的幽香。很想坐下来喝一口水,但前面的人催着说:“得赶紧啊,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 ”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很快向我们走来,女人的手中握着一张小小的纸片,问我们说:“请问你们是记者吗?”我们觉得很奇怪,这女人怎么知道我们一行是记者的呢?问她有什么事,女人便把手中的纸片向我们展示。纸片已经破损,那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看了几遍,终于明白,大抵是说她儿子在浙江温岭打工,曾借给别人一笔钱,
12、可前去讨钱时、却被对方打了一顿。她儿子不服这口气,邀集一帮同乡去打架,导致对方一人重伤,当地公安遂以故意伤害罪将她儿子抓捕入狱,至今已一月有余。女人说:“我儿子是冤枉的,记者同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我们说:“我们只是本省一个地市小报的记者,浙江温岭发生的案子,我们哪问得到呢?你还是去找浙江温岭的记者吧。 ”说完,我们就走了。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到那女人仍站在那山路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看着女人失望的身影,忽然觉得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于是坦然,继续追赶前面的人。很快忘了这件事。回家后上班,看书,写作。偶尔读禅宗公案,这是我喜欢的事。忽然读到慧能与石头希迁的一段事。慧能在五祖弘忍处得法后
13、,在南方的山林避难多年,终于在曹溪开坛演法,弟子云涌。后人称之为“曹溪一滴水”者,是说凡到过曹溪向慧能问过法的人,哪怕只得到一滴水,也得到了犹如太阳一般的辉煌智慧。当时有一个叫希迁的和尚,直到慧能临终时才辗转来到曹溪,慧能虽见希迁为大根器,却无力施之于法了。希迁哭着说:“师父圆寂后,我去何地问法?”慧能说:“寻思。 ”说完就真的圆寂了。慧能圆寂后,希迁整天都坐在山门前苦苦寻思,仍不得究竟。后来有一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1 页)个小和尚问他为什么整天坐在那里发呆,希迁便把慧能的话告诉小和尚。小和尚说:“傻瓜,师父是让你去江西青原山找他的弟子行思大师去啊。 ”希迁恍然大悟,于是立即来到江西
14、,师徒二人有一番对话。青原行思:从哪儿来?希迁:曹溪来。青原行思:既从曹溪来,可曾得到什么?希迁:去曹溪前也不曾失去什么(心性里的东西,那是人人都有的) 。青原行思: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曹溪呢?希迁:我不去曹溪,又怎么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曾失去什么呢?这是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不料再读它时,忽然想起那条古徽道上的中年妇女。想着她握着的那张小纸片,守侯在山路旁边,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为了儿子,一遍遍地向进山来的人询问:“请问你们是记者吗?” “记者同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从那张破损的纸片来看,我们不是她第一个询问的人,那么,她的失望又该有多少次了呢?走进那样一座大山里的记者并不会很多,那天当她知道
15、我们是真正的记者时,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然而我们给予她的仍然是失望。现在想来,我们完全可以再多逗留一会儿,告诉她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案子,最多,孩子得到一次人生的教训。我们还可以告诉她要弄清案件真相所必备的程序,或者,我们再耐着性子,替她把那张纸片上的内容重新整理一下,以便其他能够帮助她的人看得更加清楚。但我们却走了,我们去追赶自己的目标,追赶自己的快乐去了,而把一个母亲的期待生硬地扔在那条山路上。这些年来,每当听到有人批评我们的新闻时,我总能聊以自慰的是,我从来没写过一篇失实报道,我甚至曾冒着极大的风险,替 108 户农民打雇赢了一场民告官的官司。就像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11 页)那
16、个石头希迁一样,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丢失什么。然而在那条古徽道上,我终于知道自已去失了什么。 转摘自读者2008 年第 6 期12文章第 4 段结尾说“忽然觉得有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于是坦然,继续追赶前面的人” ,如何理解“不妥”和“坦然”?(4 分)13简要分析文章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它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4 分)我们觉得很奇怪,这女人怎么知道我们一行是记者的呢?问她有什么事,女人便把手中的纸片向我们展示。纸片已经破损,那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看了几遍,终于明白,大抵是说她儿子在浙江温岭打工,曾借给别人一笔钱,可前去讨钱时、却被对方打了一顿。14文章第四段写
17、道:“说完,我们就走了。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到那女人仍站在那山路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 ”这句话表现了妇女的什么思想感情(4 分)15作者为什么要写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4 分)16标题和结尾都说作者知道了自己丢失了什么,那么,作者究竟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悟,谈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做。 (4 分)三、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723 题。(一)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
18、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17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
19、义。 (4 分)(1)又欲肆其西封 肆: (2)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11 页)(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 18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9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 (4 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 分)译:_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2 分)译:_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2) 第二段以简约之笔,写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20、(3 分)(1) (2) (二)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太平广记 )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2 分)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发出响声 B、吾从而师之 把当作老师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把当作月亮D、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承担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译:实 在 想 不 出 办 法 来 了 , 一 会 儿 , 有 个 老 人 来 到 这 里 。23鲁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2 分)四、
21、写作(70 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 (70 分)知识好比宝石,求知如同采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求知的体验常伴你左右,悬梁刺股、囊莹映雪是一种求知,李白、徐霞客漫游名山大川是一种求知,学生学做家务事是一种求知,甚至小孩子趴在地上观察蚂蚁,也是一种求知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对于“求知”你又有什么样的体验、感受、认识或思考?请写一篇作文来表达。作文提示和要求:(1)可以自选一个角度,但不能离开材料的含意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字数不少于 600;(5)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11 页)名、校名。语文试题 第 9 页
22、 (共 11 页)湛江市 200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题号 分值 答案和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 2 C (A中“塞”应读“si” ;B. “藏”应读“z” ;D. “哄”应读“hng” ) 2. 2 B (A 中“闻”应为“文” , C 中“挺”应为“铤” ,D 中的“驽” 应为“弩”)3. 2 A(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这里写的不是心理状态)4. 2 D (A重复累赘,删除 “毫无例外地” 。B “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搭配不当;C近和左右重复, “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有歧义。)5 6+2 (1 )参考例
23、句:沿着疏港大道东行,扑面而来是汪洋大海,在黄金海滩,你可以尽情地享受日光浴,可以结伴观赏日出奇景,可以聆听美妙的涛声,可以观赏闻名遐迩的充满神秘色彩的人龙舞。人龙舞是湛江特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分。写出知识性和人文性,表达无语病得 2 分;如能像例句那样写出“人龙舞”可额外加 1 分评 3 分。每超过 3 个字扣 1 分,扣完为止)(2)参考例句:(1)湛江,三面环海,有着港口优势、交通枢纽优势、海洋城市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湛江居于粤、桂、琼三省区的交汇处,东临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北靠大西南,是中国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也是中国大陆通往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
24、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2)此项目一旦落户湛江,湛江很可能一举问鼎仅次于广州深圳之后的广东第三大城市。如此一来,环北部湾地区的中心城市也将由强势崛起的湛江稳稳的确定下来,并且有效地集散相应的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强劲地辐射环北部湾地区以及大西南。 (4+1 分。从交通的优势写可可评 4 分;能结合(1)(2)点回答可额外加 1 分,评 5 分。可就内容和表达分优良、一般、较差3 个等级,分别评 5 或 4、3、2 或 1 分)6 6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零丁洋里叹零丁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乡书 何由达 (5)东风无力百花残 (6)半亩方塘一鉴开(每默对 1 句得
25、1 分;若所写 句 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 分)(考生“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得分在加分后不能超过 20 分)二、现代文阅读(40 分)7 4 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短期气候预测的含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发展的进程;短期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写出四点即可,每点1 分。8 4 示例:如果你认为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那就错了。或:短期气候预测不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2 分) 运用设问句,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2 分)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共 11 页)9 4 参考答案: 短期气候预测是相对于长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以“月” 、
26、 “季”“半年” “一年”为时间概念的气候预测。 (大意对即可)104+1 同义成语:变化多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变化无常。反义成语:一成不变、始终如一。 (如能多写且正确,可多加 1 分。 )11 4 对气象学本身,可以谈“科学研究允许失败” 、 “科学研究要不断修正失误” 、“科学研究无止境”等;(2 分)对说明文写作,可谈“实事求是” “准确”等。(2 分) 12 4 “不妥”是指看到女人失望的身影,自己一行没能给予她一点帮助,让她很失望;(2 分) “坦然”是指一时想不出自己的错来,似乎没有什么对不住女人的地方, 而自己还得赶路。 (2 分)13、 4 “向我们展示 ”体现了妇女急于
27、求助的心理, “纸片已经破损”既写了出她为儿子挽回公正长时间的奔走求助,也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关爱。 (4 分,若只答“写出母亲对儿子的爱” ,只能评 1 分)14、 4 表现了妇女求助落空后的无奈与失望。154+1 (1)作者写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一是为后文作铺垫,让作者终于感悟到自己丢失了什么,从而突出主旨。(2+1 分,答出“为后文作铺垫,突出主旨” ,即可得 2 分;能答出“让作者终于感悟到自己丢失了什么”的可以额外加 1 分,评 3 分)(2)二是增加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2 分)164 作者终于知道自己丢失了人应该具有的起码的同情之心和助人之心。 (2 分)作者一行人经过一个
28、小山村,遇到一个向他们求助的妇女,没有给予她任何帮助,后来,作者通过阅读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悟出了自己丢失的东西。(只要能联系作者的经历和感悟,计 1 分)现代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快乐之时,可能会遇到他人需要帮助,这时,不应该缺乏怜悯之心(或表现冷漠) ,应尽量施以援手。 (2 分)三、文言文阅读(20 分)17 4 肆:扩张 济:成功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夫人:那人18 2 D(作助词“的” 讲,AB 项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C 项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9 4 越过别国而把郑国的土地作为边邑,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远:郑国的土地;鄙:把作为边邑。答出一点给 1 分,两点给 2 分
29、,否则不给分)依靠秦国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它,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友,是不明智的。(因:依靠,1 分;敝:(反过来)损害,1 分;所与:结交的盟友,1 分。 )20 3 (1)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1 分)(2)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2 分;大意对即可)21 2 C“月”应是名词作状语, “每月、月月”之意。22 3 译:实 在 想 不 出 办 法 来 了 , 一 会 儿 , 有 个 老 人 来 到 这 里 。 (译对“计无”倒装、“俄” 、 “ 至” 、 “各得 1 分)23 2 答:执杆者不知变通,老者自作聪明,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