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则关于论语: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共 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 ln:编纂。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对话体,记
2、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这篇课文只出现前两种体式。这两种体式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大多是某些事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都具有格言性质。关于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 3000 人,其中著名的有 70 余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首先,按注释读一遍课文,特别注意读音要准确。一、读准字的音说(yu) 乐(l ) 愠(yn) 罔(wng)殆
3、(di) 好(ho) 诲(hu) 识(zh) 论(ln )语二、解释加红的字温故而知新 故:旧知识人不知而不愠 愠:怨恨学而不厌 厌:满足诲人不倦 倦:疲倦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三、本文通假字不亦说乎 “说”通“ 悦”,愉快。诲女知之乎 “女”通“ 汝”,你。是知也 “知”通“ 智”,聪明智慧。四、积累本文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次,朗读课文认真领会每一则的思想内容。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 与“思”
4、 的辩证关系。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第八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第十则是学习方法,强调“思不如学”。思考、十则里哪些词语是谈学习方法,哪些词语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词语是谈思想修养的?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谈学习态度的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
5、,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思想修养的有:人不知而不愠;诲人不倦。、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是什么?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而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 知新” 。也只有“温故”“ 知新” 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知新”,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知识与实践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
6、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习,指实习。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和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在学与问的关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独特的见解,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文言虚词“而” 作为连词有三种用法,a 、顺承连接,b、转折连接,c 、连结状语与中心词。分辩出“而” 字的用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学而时习之( )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 )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 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 ( ) 思而不学则殆( )名言警句积累、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