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年第 14 期本期专题报道新医改负重启程公立医院改革先试 再推“四位一体”构筑 医改核心对医改的投入要算大账疗治卫生体制“美 国病”热点观察 寻求共赢 的曙光热点观察 伦敦峰会的中 国主张国际中法关系的“ 戏剧 性” 转寰国际评论“胡奥会” 定调新时期中 美关系热点观察 云铜腐案“ 震后” 追踪热点观察 揭开特殊人群监管软肋热点观察 加快非公有资本对 垄断行业的进入高层决策背景突破主 体功能区规划障碍瞭望论坛 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时评战略物资宜立法 管理时评水库安全不 容懈怠时评创新国家需要创 业板时评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特稿军队援奥,载入史册的
2、辉煌特稿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 使命特稿成功奥运的坚强后盾特稿开闭幕式上的精彩 乐章特稿中国军队的形 象大使特稿团结协作的强大 力量特稿军队援奥留下的经 验弥足珍贵特稿佛教智慧应时而动国情国策 人民币国 际化慎行国情国策 日元国际化是美国阳谋教育大学生就业难 的新视角科技不要用院士“ 装点 门面”社会小馨懿 :天使在人间新医改负重启程瞭望新闻周刊获悉,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 (以下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3 月中旬由国务院印发各地及相关部门执行。孕育近三年的新医改就此转入施行阶段。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但它不同于 2005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宣布医改“
3、从总体上讲不成功”时的“轰轰烈烈”实施方案的出台显得过于低调。低调的背后是它的务实性。实施方案指向了未来三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大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推进以上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提高公
4、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实施方案提出,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预
5、见的是,在今后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新医改的相关方案还会陆续出台。它们能否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长期薄弱的状况?能否扭转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能否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改革的实践将作出回答。(文/王军)公立医院改革先试再推“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拿了国家的钱,旱涝保收了,公立医院就能为老百姓好好服务吗?”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敏实习生洪鸣胡钟予“医改的问题就在财政,财政的问题解决了,医改也就迎刃而解了。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新医改北大方案主要撰稿人之一李玲日前在接受瞭望
6、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强调,财政的问题“不仅是投入不足,而且是公共财政的定位在哪里没有明确” 。她认为,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是自动体现的,要政府给明确的目标,以及与之配套的投入和监督管理机制。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缺失,是上一轮医改未尽如人意的重要方面之一,之所以“看病贵、看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财政投入不足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 “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拿了国家的钱,旱涝保收了,公立医院就能为老百姓好好服务吗?”新医改第七套参考方案主笔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表示怀疑。是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补供方还是补需方?补供方是采取政府购买还是行政下拨的方式?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在这一系列
7、争论中,公立医院如何改革一直是焦点所在,也是医改方案三年“孕育”中的难点所在。最终,对公立医院改革,新医改方案提出了“2009 年开始试点,2011 年逐步推开”的阶段性目标。政府还是市场主导“到底是政府提供服务,还是政府购买服务(购买服务就是保险形式)更合适中国的情况,没有形成共识。这使公立医院改革成为试点。 ”李玲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对于国务院日前印发各地执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李玲认为, “是一个近期改革框架,重点是目前可做的,是一个务实的现实选择,既补贴供方也补贴需方,服务保障和财务保障双管齐下。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公立医
8、院改革的试点。 ”这个“既补贴供方也补贴需方”的方案明确了“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两方面,融合了此前被媒体称为政府主导派和市场主导派的观点。因为否定宿迁医改(通过卖掉公立医院,政府不再办医院只是监管)而被公众熟知的李玲,曾经走进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医改争论中,坚持公立医院是最能够体现政府医疗卫生职能的制度安排,力主政府的投入应该更多补贴医院以维持其公益性(即政府提供服务) ,被媒体称为“政府主导派” 。对于宿迁医改模式,同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周其仁教授曾连续发表文章积极推介,他因强烈主张市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而被媒体贴
9、上了“市场主导派”的标签。强调对作为需方的消费者补贴(即政府购买服务)的顾昕是“市场主导”的另一位积极建言者。他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在全民医保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应该通过自己良好的服务,竞争来自医保的付账以及来自政府的某些专项合同(例如公共卫生服务合同、科研项目、能力建设项目,等等) ,而不是伸手向国家要钱。对于“我们(指公立医院)没有社会公益性,是因为国家补偿不够;国家补偿够了,我们就有社会公益性了”这样的说法,顾昕的反应是:“谁信?”但他同时表示,卫生部门以及很多大医院的院长们(甚至几乎所有医护人员们)几乎都赞成政府提供服务的观点,即国家出钱支付其工资。在李玲看来, “市场主导” 、 “政
10、府主导”的划分,掩盖了学者们的一些重要共识, “所谓政府和市场都是手段” 。事实上, “市场主导”也认为在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的地方,政府应该出资兴办公立医疗机构;而“政府主导”也需要用市场的一些手段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率。李玲坦言,所谓的两派争论, “实质是对医疗保障这个世界级难题,更相信政府作用还是更相信市场的问题” 。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医疗改革之路。李玲说,到现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单纯依靠市场解决了医疗保障这个世界级难题。但是, “国际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国家直接举办医疗机构的方式,从而有效控制成本,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李玲认为这与医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关
11、,医疗费用是医疗价格和医疗服务量共同决定的,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对于“量” ,李玲说,在一些竞争的医疗市场上,挂号费免了,药品、检查的单价也降了,但医院完全有能力让你多做一个检查,多吃一些药,因为医疗服务的量更主要是由提供者来决定。也正因如此,李玲在 2006 年否定了宿迁医改,认为“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百姓的医疗负担反而加重,潜在医疗卫生问题令人担忧” 。李玲介绍说,目前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主要采取国家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保障模式,一些曾经采取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例如巴西、泰国、埃及,后来也纷纷改为国家医疗服务的模式。顾昕则认为,政府购买服务,是全世界公共管理改革
12、的核心,在世界各国均有众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加以借鉴。在顾昕看来,完全可以运用市场机制既补需方又补供方,但不能养供方。补供方是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养供方则是采用行政拨款的方式,机制不同,效果大不一样。所谓“购买服务” ,即指政府基于某种考虑,为某些公共服务(例如公共卫生服务、某些基本医疗服务)全额或部分埋单,但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在顾昕看来,这促进了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政府可以把施政重点放在目标定位,即准确地甄别出应该受益的群体,让真正有所需要的民众获得来自政府的救助,从而体现社会公平。同时,民众对于服务提供者也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从而可以促进供方改
13、善服务,施惠于民众。实施方案提出,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经初步测算,20092011 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 8500亿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军民指出,约有 2/3 要用于需方,如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对基本卫生公共服务的投入等,这些资金直接与群众接受卫生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相联系,使城乡居民最直接地受益。用于供方的投入,其着力点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而不是简单的“养人养机构” 。“医改方案中的补需方 ,明确了三年基本医疗保障要覆盖 90%,并且提高了参保补贴,从 80 元变成 120 元,是此次医改方案中最大的新亮点。 ”顾昕强调。“正是因为
14、长期以来政府忽视了补需方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才漏洞百出,多数国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从而导致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一系列弊端” ,顾昕认为, “医改方案已经明确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出资为公共卫生全额埋单、为基本医疗服务部分埋单,这就是政府主导的体现,而政府具体的补偿方式则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财政面临压力对于“既补贴供方也补贴需方”的方案,刘军民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责任,无疑是此次医改方案的一大亮点。可以预期,各级财政部门会按照医改方案的要求,千方百计调整支出结构,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落实医改方案提出的财政投入政策,保障推进医改所需资金
15、投入。 ”在此之前,财政投入不足被认为是公立医院失去公益性, “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公立医院不姓公”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直言,“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少,不到医院总经费的 10。 ”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 27%,其余 56%由居民个人支付” 。本刊记者查证这是 2003 年我国卫生费用的比例构成。卫生部长陈竺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实际上个人支出的比例已经从最高时候的 60%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几了。“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包括财政的直接投入,也包括通过医疗保障
16、制度,比如农村的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对医疗卫生的间接投入。 ”刘军民强调,“具体到公立医院,从直接投入来看,大致是 10%左右,有的地方可能还更低,但是不能忽略医保的间接投入。 ”实施方案对公立医院明确了“政府负责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医院(民族医院) 、传染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的政策,同时强调“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
17、助两个渠道” 。在财政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医院靠药品批零差价和大型设备收费来补偿,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之后,这部分缺口如何弥补,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如果通过收取药事服务费来加以弥补,是否会按下葫芦起了瓢,无助于缓解“看病贵”问题?在医药企业的回扣没有杜绝的情况下,医生会不会继续开大处方?如果政府由增加投入来补,又需要投入多少?对实施方案中三年投入 8500 亿元的表述,顾昕算了算账,对其中可以对公立综合医院增加多少投入并不乐观。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给出的数据,药品收入是公立医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07 年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为 2023.47 亿元,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 41.28%。3 年
18、投入 8500 亿元,平均每年为 2833.33 亿元。按照实施方案,这笔钱需要用于: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政府补贴。按照覆盖率 90%计算,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参保者人数在 10 亿左右,在未来 3 年,政府最低补贴水平要提高到年人均 120 元,因此年支出至少为 1200 亿元。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根据 2007 年城镇低保受益者和农村低保和传统救济受益者的数量,以及医疗救助支出的总额,顾昕预计,未来 3 年内,上述三项加起来的政府开支,每年平均至少需要 100 亿元。再加上医改明确的国民新增年人均 15 元的公共卫生费。按 2007 年人口总数 13.2 亿计,约为 200 亿元。“这样
19、,还剩下大约 1300 亿元,可以投入到各种医疗卫生机构之中,投入的方向重点应该是农村,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了 3 年支持 2000 所县医院建设,完成 2.9 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的任务。 ”顾昕说。这样,最终投入到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医院的应该不会多,这些投入, “对公立综合医院来说,固然是不无助益,但并不能对其收入结构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而如果采取收取药事服务费的方式,以定额处方费来计算,假定一个处方 20 元,2007 年各地政府办医疗机构的门急诊人次为 13 亿,总额也仅为 260 亿元。“我们应客观地看到,财政对卫生的投入从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制约的。 ”刘军民表
20、示。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22000 多家公立医院,政府也不可能增加投入全部管起来。既然财政资金捉襟见肘,为什么不能吸收民间资金进入医疗行业呢?今年两会期间,民营医院的代表委员呼吁给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此次医改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在此之前,民营医院除了在“医保定点医院资格”上受排挤外,还需要交纳 5.45
21、%的营业税以及 33.3%的所得税,而公立医院是免税的。由此导致的民营医院的状况是,目前大部分是 50 到 100 张床位的专科医院,或者社区医院,环境、设备、技术都逊于公立医院。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如果不能形成竞争,就无法保证公立医院在更多地获得国家公共财政的补贴后,不再咬着原来的市场化福利创收不放。运行机制的改革更重要“财政投入只是医改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财政投入效果如何还取决于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因此,不能寄希望于仅靠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所有问题。 ”刘军民认为。但是,在李玲看来, “不仅是投入不足,而且公共财政的定位在哪里根本没有明确。这是个更大的问题
22、。我们现在医药很多扭曲行为就是由此而造成的” 。李玲说,我国未来发展什么样的医疗卫生制度模式,这一长远目标在医改方案中还没有明确,因而公立医院的规模、资源布局和职能如何确定,政府对公立医院补贴的规模、方式如何确定,医保和卫生的行政管理体制如何理顺等重大的问题也没有明确,这需要更进一步的试点、探索。李玲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是自动体现的,要政府给他目标。政府办公立医院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健康,公立医院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最大化。根据这个定位,政府给它投入,促使他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在这个投入机制下,要有很好的监督管理机制,尤其是财务管理。绝对不能像现在这样挣多少就花多少,就买多少设备,就干
23、一切想干的事情。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关键是要把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理顺。“增加政府投入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 ”刘军民强调,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切实转变卫生体制机制,以投入保证和促进改革,最大程度地降低体制运行中的效率漏损和消除某些群体的不当甚至是非法的谋利,最终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对于一些公立医院偏好开贵药、做大检查的“逐利模式” ,刘军民认为, “要有效打破这种利益格局和关系网络,绝非短期可完成,可谓积重难返 。因此,改革必须精细化设计,以免新的政策在执行中又走样。 ”对此,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
24、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李玲指出,对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时监控,最后才能保证投入的钱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可以借鉴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以及英国医疗体系的现代管理方法、监管方式。而且,投入一定要跟医院的绩效挂钩不是经济绩效,而是综合绩效。对于监管,顾昕认为更根本的问题是,目前的卫生行政部门同公立医院有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 ,顾昕认为这是医改的另一大亮点,但是,现在很多人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没有有效监管的投入是“无束之水” ,容易造成无序漫溢、水过地
25、皮湿的现象。正基于此,实施方案提出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刘军民强调,政府卫生医疗投入不仅仅在于“增加”二字,还要注重花钱买个好体制、好机制,这也是推行医改的本意。“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医改的四大体系只是政策分析框架,如果被肢解,每个部门各自管一块,好政策反而出不来文/瞭望新闻周刊实习生胡钟予随着新医改拉开帷幕, “四梁八柱”的新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医改方案的主体框架, “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指的是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四梁八柱”
26、能否在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普遍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新的严峻形势下,支撑起符合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能否从根本上消除我国“以药养医”的痼疾,解决多年来群众反映最持久、最集中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套医改建议方案的起草者之一、在学术界较早提出建立“四梁”的王虎峰副教授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的采访。四大体系不能各自为政瞭望:作为学术界提出“四大体系”这一概念的专家,请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思路和这一体系产生的背景。王虎峰:在 2007 年初,我把“四梁”框架介绍给卫生部,卫生部说这个思想很新,于是我又带到了国务院。这个框架不是一天两
27、天形成的,我经过了漫长的调研分析。首先研究了我国历次医改,其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前我们把公共卫生和医疗混为一谈。这个错误是致命的。公共卫生属于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承担所有责任,而医疗并不是,它应该由不同的利益主体去分担,除了国有资产投入还应该有非国有资产的投入。在理论上没分清楚,在政策上没分清楚,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在过去我国医疗体制里,很多妇幼医院、防疫站,居然转为自收自支的了,财政居然没拨款,很多应该免费的东西我们在收费,这对我们整个公共卫生体系是个极大的削弱。现在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在我的框架里,首先就是把公共卫生和医疗分开、分清楚。在四大体系中,第一是公共卫生,就是
28、那些人人都应该获得的特别是健康教育、防疫、计划生育,等等,这个大家容易取得共识。第二是医疗领域,以往专家提出来这块都是公立医院、国有医院,这个领域就变得很窄了,非公立、非国有机构就没有被纳入我们的管理框架之内,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哪个国家的医疗系统是纯公立的,所以医疗服务体系是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这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在药品领域,毫无疑问药品是种特殊产品,我们也不可能把它定义为公共产品。那么在治理药品产业方面的政策,我们首先要用调节市场的政策,而不是政府管制和定价,我不认为它应该由政府主导。在医疗保障领域我们同样不要笼统地提“公益性” 、 “政府主导” ,我最担心的是未来在医疗保
29、障领域全是政府在大量投入,而商业保险完全没发展或者发展很缓慢,政府财政包袱越来越重,不可自拔,而我们的保险市场依旧不健全,依旧在低效率运作。这四大体系紧密相连,不适宜切开来看,我们应该站在一个高度把它们合为一体去看待,否则政策没有办法形成合力,没有办法按照总体目标去走。在实践中它们完全是一体的,不是四梁也不是八柱,就是一体。我发现现在大家爱把它们分开来看,每部门分一块回家研究去了,这样下去是不可能达到我们改革的目标的。瞭望:世界银行在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进展评估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正在进行的卫生体制改革,需要 16 个部委组成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这种行政责任结构带来了不必要的割裂,而且也不利于
30、实施以责任为重点的改革措施。你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吗?王虎峰:之后要制定大量政策,并且各地要试点,我相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在试点过程中这个问题会凸显的。我希望决策层有个更高的平台,站在那个平台上把四大体系合为一体去看待,而不是分工、包户,分给每个部门各管自家事,这样没有办法形成政策合力。政府与市场要撇清瞭望:在“四大体系”这个新框架下,作为医改难中之难的公立医院改革,应该如何定位?王虎峰:医疗机构我们都管它们叫医疗服务提供者,关键是如何将它们分类,之后才好管理。目前公立医院的分类方法我认为是不科学的。我们现在是两分法,一类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一类叫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我认为应该分为三类,一类叫营利医疗机
31、构,一类叫非营利医疗机构,一类叫国有医疗机构。国有医疗机构不是天然的非营利医疗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不但包括国有的,还包括非国有的。只有按照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模式去运作,确实经过一定程序改制的才能算作真正的非营利医疗机构,才有资格享受国家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而现在我们的情况是,随便贴一标签,所有的国有医疗机构都变成了非营利医疗机构,未经任何改革,没有任何条件约束。这样对我们的深入改革是非常不利的。相当于明明没改革,还是给贴上标签说改革已到位了,这样下去以后怎么改?对公立医院不是一味地让政府包办,政府做事不得法,做一堆不该做的事,该做的又都没有做到位,最终只是有心无力,让老百姓失望。公立医院的改革必
32、须尊重它自身的发展规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保小病”问题。 “保大病”很原始,因为它很好办。首先是得大病的人毕竟比较少,其次是保大病的方式往往是患者支出后我们分担一下费用,这个费用是确定的,这办起来很简单。难的是怎样通过医保来调动医疗服务促进公共卫生事业、提高生活水平。“保大病” “保小病”不是简单的报销医药费,应该采取更周密的政策干预,比如说,如果在老百姓得小病的时候不管不问,不干预就会得大病,得大病就得给钱,造成浪费,老百姓自己也不舒服,那还不如在小病的时候就进行干预,干预并不是说把所有的花费都包了,而是通过一定的政策,鼓励在小病期间就积极看病、防病,政府用政策去督促,而不是得病
33、了就给钱,那样对提高国民健康和身体素质没有任何意义,对我们卫生事业的最终目标没有任何意义。 “保小病”比“保大病”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但是也更有意义。瞭望:有专家认为医保要发挥全效,有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正规就业的人要占很大比重。而我国的国情是流动人群和边缘人群比例比较大,医保可能得不到期待的效果。针对这种说法你是怎么看待的呢?王虎峰:医保本身是个风险分担机制,它不能直接解决服务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全民医保,也不见得能得到廉价、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医保的特点是光有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质量高的服务作支撑,老百姓才会满意,这才是实效。如果光有保险光有钱,没服务,或者说服务越来越贵,
34、性价比越来越低,那就是失效的。有人说中国只要全民医保就什么都解决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医疗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钱跟能享受到廉价、便捷、优质的服务是两回事。对医改的投入要算大账“政府一定要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投入算大账,投入并不单纯意味着支出,它实际上更是一种投资。 ”学易书店欢迎您! http:/ 月 21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本刊从可靠渠道获悉,后者已于近日向有关部门印发,至于前者,依旧采用此前征求意见稿的结构,主体部分仍然锁定“四梁八柱”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李蕾
35、告诉本刊记者,从已经公开的信息看,政府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从公共卫生来看,包括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这一块在 2003 年非典型性肺炎后已经有很大进步,现在又出现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提法,照此预期,未来城乡居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会逐步缩小, “做到这一点主要需要政府投入到位,难度并不太大” 。其次,解决“钱”的问题。李蕾认为,目前公众感觉“看病贵” ,一方面是因为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确实高,另一方面则是看病支出中个人承担比例较高。因此,现在强力推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目的就在于降低个人费用支出比例, “这是很大的
36、进步” 。第三,解决服务的问题。 “这是改革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大家争论最多的地方。 ”李蕾认为,大家比较重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这些都是要解决医疗服务提供的问题,都试图在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等医疗服务需求中取得较好的平衡。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言,重要的是解决医疗服务人员水平不高,不能满足首诊、分诊需要等实际问题。对公立医院改革来说,关键则是要考虑如何打破以药补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最后,解决“药”的问题。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力求向患者提供价廉、安全、疗效好的药品。去年 10 月的征求意见稿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发布后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应,有人对“基本药物由
37、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提法意见比较大,认为是回归计划经济的思路。李蕾表示,现在药价虚高,不是因为计划不足,而是由于竞争不够充分,因此,她赞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此次新医改同 1997 年的医改相比,其改革背景、改革主旨等均有很大不同。李蕾分析认为,1997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出台的背景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包括医疗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要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具体说就是要减低企业负担,让老百姓的保障从与企业挂钩变为同企业脱钩,转向社会保险。本轮医改则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经济建设同社会建设的同步性,要求更加重视民生,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要特别重视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改革,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李蕾表示,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国内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应对之策。今年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早在十几年前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就有人主张扩大内需。为什么内需至今仍显不足?现在大家基本认同:一是收入分配有问题,老百姓没钱花;二是社会保障有问题,老百姓有钱不敢花。从这个意义上,李蕾认为,需要从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医疗改革的问题。换言之,如果不能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 ,伤害的绝不仅仅是若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