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12338782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一、 桥梁控制施工测量概述 1、控制测量 桥梁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有: (1)对测量仪器进行精度标定和检校。 (2)对复测加密后交付的桩位和水准基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核查。(3)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 (4)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梁中线桩和水准点。 (5)测定墩(台)纵横向中线及基础桩的位置。 (6)进行高程测量和施工放样。 (7 )桥梁进行施工变形观测和精度控制。 (8)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 (9)对已完工程监理 进行竣工测量。 2、施工放样的主要内容有: (1)墩台纵横向轴线的确定; (2)桩基础的桩位放样; (3)基坑的开挖及墩

2、台的放样; (4)承台及墩身立柱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5)各种桥形的上部结构中线及细部尺寸放样; (6 )桥面系结构的位置,尺寸放样; (7)各阶段高程放样。 二、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1、 GPS 平面控制网妻贤村特大桥和孟营特大桥按 C 级的精度要求布设,最后将边长投影至海拔 1500m 的高程平面。 2、开工前首先对施工区平面控制网起始坐标点采用全站仪按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复核。 3、所使用的全站仪为:徕卡 TCR802 型全站仪和 TC702 型全站仪及其配套的对点器、反射镜。仪器标称精度为:测角±2.0、测距±(2mm+2ppm×D) 。

3、可用于相应等级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所使用的水准仪为:徕卡 NA720、NA724 型水准仪及其塔尺、尺垫。标称精度为:往返 1km 误差为 2。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导线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三、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水准路线的确定: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且距桥中心 15m 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标志桩并与复测加密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 ,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2、测设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四等水准

4、测量精度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3、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应随施工进度的推进,进行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监理部确认。 4、高程作业在温度过高或折光影响较大时停止测量,往返观测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同时距离测量进行了气象改正,高差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地折光差的影响。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四、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对桥梁图纸复核,对工程施工图中给出的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和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

5、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经理部测量负责人,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 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 结合本标段桥梁工程跨度大、桩位深、地质复杂的特点,考虑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方法对场地的需要,在不影响作业场地的情况下,确保对下部结构测量的通视性,在本工程周围设立导线控制网。 五、桥梁 GPS 控制网 孟营特大桥 GPS 控制网为了便于控制工程的轴线和减少系统误差,选择 Leica TCR802 和LeicaTC702 电子全站仪测设,距离精确度为 2mm+2ppm,最小显示单位为 1 mm,角度精确度为 2,最小显示单位为 1。 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标高,选择 Leica NA

6、724 电子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每公里往返测高程精度:2mm;放大倍率:24×;补偿器设置精度:0.5“ 六、测量工作流程 监理工程师论坛 。 报监理工程师检测。 桩位放样。 桩位自检、复核,测量护筒顶高程,检较钢丝绳。 承台基坑标高验收、承台模板放样 可测设承台十字线或直接测放承台的角控制点,便于模板拼装和检查 承台模板检查、承台顶面标高放样。 承台检查验收,墩台身放样。 可测设墩台十字线或墩台身轮廓。 墩台身模板检查。 可韧皮部墩台身尺寸加宽 2cm 测放中心线在模板上,钢尺检查各部位尺寸。 墩台身模板检查。 墩台身检查验收,支承垫石放样。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墩台身尺寸。支座中心

7、线放样,检查垫石标高、预留孔位置。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预留孔洞位置。 桥墩中心线放样,设置沉降观测点。 七、施工测量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桩基础 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 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 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 4 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3、每次桩位放样不得少于 4 个桩位,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桩位放样示意图 墩身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平面测量控制方法,计算墩身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上报

8、监理工程师获得确认后,采用全站仪,利用坐标法对墩身进行放样,即:用全站仪照准后视点,采用两测回放样测量,测量前需要进行预估,测量精度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垂直度控制在 5mm 以内) 墩顶水准标高精度应与施工控制水准网复测精度相同,取位至0.1mm。由地面水准点传递高程至墩顶时,应以水准仪测读接高,并用悬挂刚卷尺复核。 八、墩台沉降位移观测 (一)墩台沉降观测 1、进行墩台沉降观测前在基础顶部台座或承台施工时埋设沉降观测点。 2、每个墩、台观测点埋设稳固后必须与高程控制网中的基本水准点联测,确定其高程。水准测量精度不低于四等。 3、观测以承台砼浇注完毕后开始,在承台施工后,在承台顶面上、下游端

9、或 4 个转角处选择固定的点位,并且进行初次观测。 4、当墩身砼施工灌注完毕后,承台顶南各个高程点再观测一次,以比较墩身建筑前后的高程变化。同时及时将后一次各点的高程传递到墩身顶部附近不会被顶帽覆盖的相对稳固的构件上或墩身侧面设置的标志处。当顶帽砼施工灌筑完成后,对上述高程点亦观测一次。5、承台建成到墩身、顶帽建成,所测高程变化即认为系墩身、顶帽两修建阶段中桥墩可能发生的沉陷情况,可只将沉陷量记为观测成果。此后即以墩顶水准标为固定的观测点,其高程测量同时就与上述观测点联系,以避免沉降观测的间断。 6、沉降观测成果按观测时间和实测高程编制时间与高程关系曲线,可以清晰了解墩、台沉降全过程。 (二)墩台位移观测 1、桥梁墩、台位移观测通过墩、台中心点位的位移变动测量来进行,主要目的是确保墩、台中心点处于平面的正确位置。 2、墩、台顶面中心标建立之后,通过中心坐标的不同时期观测,以了解墩台纵向(桥梁中心线方向)的横向(桥墩中心线主向,与桥中心线正交)变异来说明。 3、墩、台中心点位坐标不同时间的观测资料是墩、台位移观测的重要依据,建立专门的位移观测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