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7 X.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12321830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7 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7 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7 X.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7 X.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7 X.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7 X# O, 5 s+ j/ A% s% ' b p, F一、施工方法 , ( r' E. |! , R1单面模板法:此法是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较常用的简易法,但影响浇筑质量的方面较多,如屋面坡度的大小,模板的光滑程度和坍落度的影响等。因混凝土无法按常规振捣而导致不密实,须待混凝土处于初凝阶段再振捣。此时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再振捣势必造成混凝土的内伤和裂纹。为此,在施工中应采用一些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30-50mm,利用焊接板筋做抗滑移带和确定混凝土流向、分段施工等。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随捣随用 1:25 水泥砂浆抹平。 2双面夹板法。东西坡度要

2、达到 75°,必须采用双面夹板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需要用短钢筋作支架,并加设止水片,以控制屋面厚度和止水、防渗。在两模板外侧面中部设尺寸为 400x400mm 混凝土浇注孔。 2 . 5 t V* c$ q4 w“ F, Bh3 u7 y9 Z3由于模板支撑系统承受斜屋面的横向推力,因此,必须设置斜撑。应两面同时顺向浇筑混凝土,以减少侧压力,使焊接钢筋同时双面受力。防止混凝土单侧浇筑使支架发生位移而一边倒,甚至发生坍塌事故。 5 a1 a9 W) Y3 g“ J% i4 d; z% C6 g) 3 B; p4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受到高处作业、坡度大小、形状变化和槽沟等多方面影响,支模

3、及浇筑混凝土均比较困难。由于混凝土板表面积大,失水快和人员上下不便洒水困难等原因故需特别做好养护工作: 5斜屋面的工程造价大大高于平屋顶造价,所以减少防水层次,提高防水效果,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因此,确保斜屋面板混凝土的密实度十分重要。 6利用大流动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或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是方便斜屋面施工的有效途径。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一、施工方法 jsEj4Tt1单面模板法:此法是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较常用的简易法,但影响浇筑质量的方面较多,如屋面坡度的大小,模板的光滑程度和坍落度的影响等。因混凝土无法按常规振捣而导致不密实,须待混凝土处于初凝阶段再振捣。此时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再振捣势必

4、造成混凝土的内伤和裂纹。为此,在施工中应采用一些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30-50mm,利用焊接板筋做抗滑移带和确定混凝土流向、分段施工等。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随捣随用 1:25 水泥砂浆抹平。 h:x6KXA+C#L N'rw.X_6i FgY2OB2双面夹板法。东西坡度要达到 75,必须采用双面夹板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需要用短钢筋作支架,并加设止水片,以控制屋面厚度和止水、防渗。在两模板外侧面中部设尺寸为 400x400mm 混凝土浇注孔。 Z_6gY-y从两种施工方法比较来看,双面夹板法混凝土局部多蜂窝不易振实,但总体混凝土密实。经淋水试验,渗漏多在穿加固铁丝部位;单面

5、模板法表面无蜂窝、孔洞,但渗漏较普遍,漏点难找,修补困难。 kk+q/ jnh kQ!L二、分析建议 -q t+Q,V U:Aj_?,F+z1斜屋面混凝土在单面模板上施工主要靠混凝土自身的凝结力、模板面的摩阻力和钢筋网的张拉阻力的限制,至混凝土硬化成型后不再沿斜面下滑。如果模板超过一定角度后,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对混凝土的摩阻力不足以抵消混凝土顺模板面的下滑力。混凝土初凝前,如缓慢位移持续发生,易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和内伤而渗漏。故建议当屋面的坡度大于 26时,不宜采用单面模板法施工。 !B+LBM2w-Ui3K F2双面模板法可以保证混凝土板达到内实外光的要求。但由于板的厚度小 (一般仅为 10

6、0mm),除去钢筋和保护层,中间间隙小于 50mm,若钢筋绑扎存在误差,则振捣棒更难插入。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防止钢筋位移及混凝土浇注不到位而造成的蜂窝。因无法观察到模板内混凝土的饱满度,可以敲击听音检查,并在板底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使混凝土下淌充实。振捣时,采用 33 小振动棒,按序插振,防止漏插。对于死角部位可以采用板外振与人工插钎相结合。对于此法施工,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具体根据施工时的温度确定,一般控制在 50-70mm。为保证层面的结构安全和防水效果,对坡度大的斜屋面,应优先选用双面夹板法。 5L5f1QO:Y1vD-T+S PBC _ m3由于模板支撑系统承受斜屋面的横向推力,因

7、此,必须设置斜撑。应两面同时顺向浇筑混凝土,以减少侧压力,使焊接钢筋同时双面受力。防止混凝土单侧浇筑使支架发生位移而一边倒,甚至发生坍塌事故。 6;hY/F k-W jj7Qv m4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受到高处作业、坡度大小、形状变化和槽沟等多方面影响,支模及浇筑混凝土均比较困难。由于混凝土板表面积大,失水快和人员上下不便洒水困难等原因故需特别做好养护工作: Z#d,d*n“.iPD5斜屋面的工程造价大大高于平屋顶造价,所以减少防水层次,提高防水效果,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因此,确保斜屋面板混凝土的密实度十分重要。 pRs g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柱网尺寸为 15 米、10 米,柱

8、截面形式为方形、圆形。截面尺寸为 1000、800×800、1000×1000 等。沿结构平面长向各个区之间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90cm,每个区域中间隔 30 米左右设置一条后浇带,后浇带宽 800mm、1000mm。框架梁截面有400×750、500×800 、400×1000 等。板厚 150、200mm。*oAH iH/Z外墙采用 Mu7.5 粘土实心砖砌筑,内墙采用 Mu7.5 粘土实心砌块砌筑,砂浆强度 M5,墙厚120mm、180mm、240mm。1.1.4 施工重点、难点根据上述工程的建筑、结构概况,以及建设单位对本标段工程的施工

9、工期、施工质量所做的要求(主体结构工期要求 140 天,质量要求优良) ,可以看出,本工程的突出特点为: R pYiW-C8 Z(1)体量大、工期紧,相应的资源投入量大;BW Fh8H(2)平行做业对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及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HF1i2N.b(3)斜屋面混凝土浇筑及屋面防水施工;#N9L!f+u7D?(4)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内的施工环保措施;RZ ?T,a-e)p,如何在 140 天的短暂时间内,高速度高标准地完成本工程约 5.5 万 m3 混凝土大体量的工程,即如何部署及组织本工程的施工将是工程的最大难点。同时,在组织施工过程中,如何针对工程中关键的工序采取先进的、可靠的技术措施

10、,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结构中的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将是本工程的重点控制对象。为此,我们将在组织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调配各种资源投入 cx Z X(g完成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有浩大的资源投入。但仅依靠大量资源投入,很难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对本工程进行周密策划,合理调配好各种资源,将不仅有利于组织施工,同时也将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回报。(2)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d“u#bb;TZ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一次交验合格,争创省优质样板工地”。为实现目标,我们将在工程施工中采取一系列的先进管理手段,使每道工序受控,同时将严格按照优

11、质工程的质量标准组织施工,积累工程资料。(3)认真做好大体积构件模板及混凝土等关键工序HHC3F本工程的结构设计采用超长结构无缝设计,通过后浇带将整个建筑物连成整体。 且底板和梁柱基本为超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因此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影响着整个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作为重点控制。 c-QQ vZ(4)做好与各单位的施工配合在本工程施工期间,将有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如机电安装、屋面钢结构工程施工准备等,作为土建工程施工单位,我们将本着“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的宗旨,积极做好总包管理与监理、设计及其它专业施工单位的协作配合。1.2 现场情况本工

12、程基础施工完成阶段基础土方未进行回填,现场平面布置南侧分别布置一个钢筋、木工加工场地,北侧东西方向各设置一个搅拌站,材料垂直运输通过塔吊进行。考虑到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工期的要求,南侧拟增加钢筋加工场一个,北侧拟增加混凝土搅拌站一个。(K!pV*_rDLD Ug工地北侧设置一大门,用作工地的主要出入通道。基坑的西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道路作为主要交通道路,运输钢筋模板等材料。道路西侧钢板围护 20 米宽范围内为三排南北方向的石棉瓦维围护、竹结构工人临时住房,西北区域为项目管理人员的办公和住宿区。根据亚龙湾环保和旅游的需要,场地北侧距红线20 米范围内为绿化区,不安任何加工和生活设施。Z'X:zV施工现场北侧道路两侧布置了供水管线和架空线路,分别接支路通往各个使用部位,施工现场设置1000 管径的供水主管线和五线制铝芯线。1.3 工程施工概况 n 9Pp:94W6l本工程的基础结构工程已经完成,继续施工主体结构工程的同时开始地下室外墙聚氨脂防水涂料及砖墙保护墙的施工,土方回填工作在具备工作条件后立即进行。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0.000 以上主体结构工程、砌筑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外抹灰工程以及附属设施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