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易型收音机电路原理简易型收音机电路原理一、电路图二、电路原理6 管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如上图所示。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中放、检波、前置低放、功放等部分电路组成,接收的频率范围为 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图中 VT1 及相关元件组成高放及混频,无线电信号经选频电路选频后从 VT1 的基极输入,本振信号从发射极注入,两者的差频信号经 T3 传到 VT2进行中频放大,VT3 及相关电路集成检波电路,经过这部分电路的处理后,在RP 端形成低频声音信号,经 RP 分压后,送入 VT4,进行音频推动放大,功率达到一定要求的信号经输入变压器耦合后送入由 VT5、VT6 组成的 OTL 功放电
2、路,经过功放放大的音频信号最后在扬声器发出声音。以下是本机的详细工作过程:1、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 CA 和 T 1 的初级线圈 Lab 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 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 f=l2LabCA,当改变 CA 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2、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 VT l 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 的中频信号。VT l、T2、CB 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
3、比输入信号频率高 465 KHz 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 C l 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 l 的次级Lcd 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 T2、cB 控制,CB 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T2 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 VT 1 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 T2 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 C2 耦合到 VT 1 的发射极上。混频电路由 VT l、T3 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 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
4、,通过 Tl 的次级线圈 Lcd 送到 VT l 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 C2 送到 VT l 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 T 1 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 465KHz 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 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 465KHz,可以把 465KHz 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 T3 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3、中频放大电路它主要由 VT2、VT3 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 VT
5、2 负载是中频变压器 T4 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 T4 耦合到检波管 VT3,VT3 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 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AGC 控制电压通过 R3 加到 VT2 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外信号电压Vb3Ib3Ic3Vc3通过 R3Vb2Ib2Ic2外信号电压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
6、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 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5、前置低放电路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 RP 送到前置低放管 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旋转电位器 RP 可以改变 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6、功率放大器(OTL 电路)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出变压器引起的失真和损耗,频率特性好,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VT5、VT6 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挽电路,R7、R8 和 R9、R10 分别是VT5、VT6 的偏量电阻。变压器 T5 做倒相耦合,C9 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为了减少低频失真,电容 C9 选得越大越好。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