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于皮带轮用的液压形状预设.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12301843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皮带轮用的液压形状预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于皮带轮用的液压形状预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于皮带轮用的液压形状预设来源:液压扳手 http:/www.juli- 1采用液压胀形工艺,较传统工艺减少了工序数量,提高了零件质量和生产效率。2模具结构及其特点模具是安装在液压机上进行胀形的,模具结构如所示。底座2的外缘与缸套1、缸盖4组成一个气缸,活塞3可在缸内上下滑动,并与其顶端的斜楔圈19组成斜楔机构。三瓣环座20的斜面与斜楔圈接触,每瓣环座下面紧固一导轨22,环座能在底座2的顶面上滑动,平时三瓣环座被弹簧21张开,在每瓣环座上都安装有上环11和下环16.下环16固定在环座上,上环则由两空心导柱10导向,能上下滑动,平时被弹簧6顶起。上环背后有30倾角的斜面与锥环9相应斜面配合,锥环

2、平时被弹簧7顶起至接触端盖17。托杆24装在底座2的中心,能上下滑动,在托杆顶面紧固有下凸模15和垫块13.模具液压和气动各连接部分均安装有密封圈,保证了各连接面处油气的密封性。通路 B一端与工件内腔连接,另一端接有溢流阀可在胀形时排出多余油液。活塞3和斜楔圈19控制三瓣环座20和浮动的上环11径向向内运动开始压紧工件,并在摩擦力带动下随工件向下运动,实现了成形过程中的压料。上环11紧靠在被顶紧在三瓣环座20的锥环9上,抵消了上环承受的径向力。上模上行时,先由弹簧7顶起锥环9,然后弹簧6顶起上环11,实现了纵向复位。活塞3和斜楔圈19在气缸作用下下行,同时由弹簧21顶出三瓣环座20,实现径向复

3、位。3模具工作过程上模14处于最上位置,模具气缸上端 D处通压缩空气,活塞3位于最下位置,此时环座张开,毛坯被扣在下凸模15上所示。气缸下端 C处通入压缩空气,使活塞3上行,在斜楔圈19斜面的作用下,使三瓣环座带动上环11和下环16收拢,下环16对毛坯进行压料,同时上环被弹簧6顶起,如右半部分所示。此时对毛坯内腔进行充油,由专门充油器以定量油从 A处注入,调节注入的油量恰好能充满工件内腔。充油后,上模14下行,上模中心的凸台伸入圆孔内,使油充分充满工件内腔,行程开始。胀形时,上环将产生很大的径向张力,为了避免径向力传到空心导柱10上产生卡死现象,径向力需由锥环承受。随着上环对锥环压力的增大,使两者压紧成一个整体。上模下压胀形加剧,上环和锥环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一起沿三瓣环座垂直面下行,直至压成所需的双槽带轮形状所示。此时,由于上凸模压住上环,使上环与锥环分离,锥环在弹簧7作用下立即被顶起,而上环由于被工件的槽限制仍静止不动塞3下行,三瓣环座20在弹簧21的作用下张开,带动上下环脱离工件,由压缩空气控制的托杆24顶起工件以便取件,底座排油孔 B处的阀门打开,油液流回储油箱内。4结语该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出模顺畅,而且液压和气动机构工作协调,气密性好,能够满足皮带轮零件的成形质量要求,可为类似液压胀形模的设计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