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搭石说课稿今天,我讲的搭石是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的课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 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二)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我这里选的是第二课时。这课时要学的
2、是 1-5 自然段。二、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 “想象理解”法, “自主、探究”法等。2三、 教学基本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老师一边播放情景面,一边介绍作者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乡,将学生快速带入课文中。接着就齐读课题:21、搭石(二)指导品读,示范学习。1、整体感知,初识搭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那些让我们感到美”的地方。 (指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品析美)3、重点品读第 3 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
3、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 “像轻快的音乐” ,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重点句,读出感情。(三)小结方法,自主品析。1、在品析第 2 段时,重点抓住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2、第 3、4 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理所当然” 。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3、第 5 段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友好互助、3无私奉献的人性美。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引导他们说一说,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四)课外拓展,即兴练笔。指导学生进行练笔,以此延伸课文中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要求把这次练笔布置为一次作业回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