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12283456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一节通货膨胀第二节菲力浦斯曲线第三节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对策 第一节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效应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因此它是一个长期概念 评价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民收入隐含指数 1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预期的通货膨胀 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同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小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1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引起人们收入的再分配 名义收入快于价格水平上升的人从中获益 而名义收入增长慢于价格水平上升的人则收入受损 如签定了长期合同的雇主与工人 2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引起财富的再分配效应非货

2、币资产能够在通货膨胀时保值甚至升值 而货币资产的债权人则会在通货膨胀中受损 拥有货币债务的债务人在通货膨胀中受益 3 如果通货膨胀是可以预期的 人们会通过各种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使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 2 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的发生有利于政府 因为 1 政府是净的债务人 2 通货膨胀使政府在累进制的税收制度中获得收益 因此 通货膨胀有一种和政府增加税收相同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税的含义 通货膨胀税是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基础货币的乘积 即 ITR IR RMB最优的通货膨胀税 开始 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人们会增加名义货币余额来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但是 当通货膨

3、胀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 公众会发现持有基础货币的机会成本太高 从而会减少实际基础货币持有量 结果政府可以获得的通货膨胀税就减少了 3 通货膨胀与名义利率根据费雪方程 Re R Pe Re代表预期的实际利率 R代表名义利率 Pe代表通货膨胀率 由于长期中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等 所以实际利率就等于实现充分就业的利率水平 因此 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只是改变名义利率水平 而对实际利率水平没有影响 但人们的预期往往是不准确的 所以名义利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变动不一定同步 4 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1 由于企业计提折旧时依据的不是重置成本而是历史成本 通货膨胀使重置成本上升大于历史成本 引起

4、税后利润下降 投资积极性下降 2 为了减少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尽量投资于短期项目 从而引起投资时期结构的扭曲 不利于长期投资和经济的长期增长 5 增加交易成本 二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 古典主义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解释古典主义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是根据交易方程式来说明的 交易方程式 MV PY对该方程式求对数 lnM lnV lnP inY对方程式两边求导 dM M dV V dP P dY Y 则dP P dM M dV V dY Y 假定dV V 0 如果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和实际产出的增长率相同 在古典模型中意味着总需求和总供给以相同的速度增长 则通货膨胀率为0 因

5、此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率随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而上升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解释与古典主义基本相同 二 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凯恩斯认为 通货膨胀不是一种货币现象 因为 1 货币的流通速度是一个变量 在凯恩斯陷阱存在的情况下 货币供给的影响完全被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所抵消 2 即便不存在凯恩斯陷阱 由于失业的长期存在 货币供给增加 会引起价格水平和产出的同时增加 由于产出的增加 价格水平的上升总小于货币供给的增加 所以货币供给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而只是因素之一 早期凯恩斯主义从短期出发 认为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除货币因素外还有总需求等各方面的原因 现代凯恩斯主义对通货膨胀的看法与古典主义

6、和货币主义的看法基本相同 三 供给学派的观点供给学派也承认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主张通过货币紧缩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但是 他们强调减税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 减税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达到降低通货膨胀率的目的 但实际上 减税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 四 垄断因素与通货膨胀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厂商和工会组织等社会集团的垄断力量是通货膨胀的原因 这种力量会引起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变化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五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同一性 第二节菲力浦斯曲线 一 菲力浦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浦斯发现的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关系的一条曲线 很容易理解 货币工资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劳动

7、供求关系 劳动供给越多 失业率越高 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 于是 货币工资的调整方程是 W g u 原始的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是 当失业率上升时 货币工资增长率下降 当失业率下降时 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 由于货币工资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用价格水平的上升即通货膨胀率反映货币工资增长率 因此 可以用菲利浦斯曲线来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该曲线的含义是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反方向变化的 即 当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 失业率就比较低 反之 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时 失业率就比较高 二 附加预期的菲力浦斯曲线在工人非货币幻觉情况下 人们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就必然要求更快的工资增长 而当货币工资增长既定时

8、 如果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越高 工人预期的实际工资将会下降或是增长速度减慢 从而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1 在短期内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替代关系 在货币幻觉情况下 如果由于中央银行提高了货币供给的增长率 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会引起劳动需求的增加和就业量的增加 失业率的下降 在预期不完全的情况下 一般实际价格水平的上升快于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仍然会引起劳动需求的增加和失业率的下降 2 在长期内 当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等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时 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而对劳动需求和供给不产生影响 失业率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而通货膨胀不断上升 因此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垂线 三 关于菲力浦斯曲

9、线的争论1 凯恩斯主义承认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在长期内不存在交替关系 但非常强调二者之间短期的替代关系 如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而失业率下降 而紧缩性的政策将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 而这种变化的成本过高 所以他们主张用收入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 2 货币主义也承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存在 但他们更重视菲利浦斯曲线的短期移动 从而引起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快速变化 而这个结果是由于扩张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引起的 因此 他们强调用稳定的货币供给政策来稳定经济 3 理性预期学派不仅否认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长期交替关系的存在 也不承认二者短期交替关系的存在 第三

10、节降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对策 一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 如果政府要把失业率降低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就必须容忍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反之 如果政府要把通货膨胀率降低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就必须容忍比较高的失业率 因此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替关系 政府选择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时 要考虑整个社会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厌恶程度或者说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 如图 政府在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时 要注意菲力浦斯曲线的斜率 菲力浦斯曲线的斜率越小 曲线越平缓 政府要降低通货膨胀率而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时 失业率的代价过大 而政府要降低失业率而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 引起

11、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很有限 说明这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的效果较好 菲利浦斯曲线的斜率越大 曲线越陡峭时 则相反 二 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对策1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付出的代价较大 因此 提出要控制通货膨胀 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再用工资 物价指导线 工资 物价管制 以及促进工资和物价稳定的税收计划等收入政策手段来配合 2 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主义提倡用渐进式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这样产生的代价较小 而且也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货币主义不主张采用收入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认为收入政策不能有效地控制工资和物价的上涨 而且 这些政策措施还会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

12、平等等 3 理性预期学派的主张理性预期学派认为 降低通货膨胀不会发生任何成本 因为二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失业率总是处于长期均衡水平上 因此 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只能降低通货膨胀而不会引起更多的失业 当然 这种政策使人们认为是稳定的和可信赖的 在人们的合理预期下 通货膨胀的调整也就比较快 4 供给学派的观点认为减税既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失业率 5 指数化与通货膨胀 三 降低失业率的政策1 自然失业率的上升趋势对于周期性失业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给予解决或缓解 但是 社会上的自然失业率是逐渐上升的 原因在于 摩擦失业 结果性失业随着社会的变革速度的加快而有上升趋势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失业也是政府的重要选择 2 人力培训计划对于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极为有限 甚至只会引起通货膨胀而对结构性失业影响很小 因为处于结构调整过程暂时失去工作者往往很难胜任扩张而引起的新的工作岗位 所以 这时应该积极开展职业性技术教育和资助大学教育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 使结构性失业的工人适应新兴工作岗位的需要 3 最低工资立法和失业保障制度4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公共部门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