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桂花褐斑病.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12254647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花褐斑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桂花褐斑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桂花褐斑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桂花褐斑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桂花褐斑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桂花褐斑病 CercosporaosmanthicolaP K ChietPai 图1叶片受害状 桂花褐斑病是十分普遍的病害 严重的导致全株落叶 影响开花和观赏 英 美 日等国早有报导 我国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北京 福州 桂林 厦门 广州 台湾等省市也常有发生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叶片 图1 受害叶片开始出现小黄斑 后渐变为黄褐色至灰褐色 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或受叶脉限制扩展而呈多角斑状 病斑直径2 10毫米 外有一黄色晕环 病部在潮湿天气产生黑色霉点 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 丝孢目 丛梗孢科 尾孢属 病原桂花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 丝孢目 丛梗孢科 尾

2、孢属的木犀生尾孢菌 Cercosporaosmanthicola 侵染引起的 病菌的子座褐色 近圆形 分生孢子梗成束着生其上 橄榄褐色 无分枝 少有隔膜 分生孢子倒棒形 近无色至淡榄褐色 直或微弯曲 图2 发病规律桂花褐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和病落叶上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 每年3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开始初侵染 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 可直接或从伤口 自然孔口侵入 老叶比嫩叶感病 褐斑病在4 10月均有发生 11月后病情消退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 一般丹桂比金桂 银桂抗病力强 防治方法结合修剪 摘除病叶 清除地下落叶 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初侵染来源 连续二年 必有效果 2 加强栽培管理 切忌土壤积水 注意通风透光 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力 3 发病期间可喷洒1 2 1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或50 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 2000倍液 或20 嗪氨灵500 800倍液 或50 代森铵1000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