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信运营企业论文:基于 AHP 法的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目标测算方法研究【中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几次重组,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愈趋平稳,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发展格局。每年,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都要进行下一年度的经营目标测算工作,准确的经营目标测算工作可以更好指导和促进电信运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常规的经营目标测算方法,如定性预测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和移动平均法等,尽管其测算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无论是定性预测方法还是定量预测方法在预测效果上都不是十分理想。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合理的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目标测算模型,为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目标测算工作提供
2、帮助和参考,同时,对于我国电信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回归分析方法,以“电信业务总量”和“移动用户数”这两大指标为例,重点研究了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它们的影响权重。本文结合实际数据对多种经营目标测算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最后,本文立足于实际,对方法提出了应用建议并指出存在的不足。【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telecom industry restructuring several times, growing steadily throughout the industry trends,
3、 and formed a relatively stable market development pattern. Every year, Chinas telecom operators have to measure business objectives for next year to work in order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business objectives. Business objective measurement can better guide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 telecom op
4、erators, so it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to the telecom operators. In China Telecom operat.【关键词】电信运营企业 经营目标测算 相关分析 层次分析 回归分析【英文关键词】telecom operator business objective measure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egression analysis【索购全文】联系 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基于 AHP 法的电信运营企业经营
5、目标测算方法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9-12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目的 10 1.3 研究方法 10 1.4 研究内容 10-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2-21 2.1 研究概述 12-14 2.1.1 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目标概念的界定 12-13 2.1.2 研究方法概述 13-14 2.2 理论方法 14-19 2.2.1 定性预测法 14-15 2.2.2一元线性同归预测法 15-16 2.2.3 趋势外推法 16-17 2.2.4 一次移动平均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 17-18 2.2.5 小结 18-19 2.3 经营目标测算现状及存
6、在问题 19-21 第三章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21-25 3.1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21-22 3.2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现状 22-24 3.2.1 国内电信行业改革与发展特点 22-23 3.2.2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现状 23-24 3.3 小结 24-25 第四章 基于 AHP 法的经营目标测算综合模型 25-36 4.1影响因素的选取 25-28 4.1.1 相关系数方法 25-26 4.1.2 影响指标的选取 26-28 4.2 基于AHP 法的指标权重设置 28-34 4.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28-32 4.2.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及基本步骤 32-34 4.3
7、 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目标测算综合模型 34-36 第五章 经营目标测算实例分析 36-59 5.1 经营目标测算实例研究 36-56 5.1.1 常规测算方法的计算 36-47 5.1.2 综合模型的测算方法 47-55 5.1.3 各种预测方法的结果汇总 55-56 5.2 测算结果误差分析 56-59 5.2.1 误差测算方法的选择 56-57 5.2.2 误差分析 57-58 5.2.3 小结 58-59 第六章 结论 59-61 6.1 综合模型的应用结论 59 6.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59-61 参考文献 61-64 致谢 64-65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