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光衍射系列实验课程:近代物理实验I 姓名: 陈辰 专业:06物理学 学号:06300190004 摘要:本实验较为全面地覆盖x光衍射系列实验,对x光与物质作用的性质做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同时,详细地阐述如何通过不同波长的吸收性质来测量Compton效应中X射线的频移。在测得透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后,通过对透射率的判断寻得最佳散射角,最后对于实验误差形成的原因做了一些分析。关键词:x光谱随U与I的变化 NaCL与LiF晶面间距 衰减系数与厚度关系 衰减系数(原子吸收截面)与波长关系 Plank常数 Rydberg常数 Compton效应81. U与I对x光谱线的影响(1) U对x光谱线的影响 谱
2、线具有以下特点:(1)U=20kv时只有连续谱,当大于25kv时,有特征谱产生,特征谱波长不随U变化,辐射波长0.063nm, 辐射波长0.071nm。(2)U增大时各种波长射线的相对强度相应增高。(3). U增大时短波限波长减小。这是因为,电子韧致辐射的能量极大值为eV, 即:,由此可见与V成反比。(2) I对x光谱线的影响谱线 谱线以下特点:P6.3.3.2 蓝皮P3(1)I增加时,各波长射线的相对强度增大。(2)I变化时,不变。参考文献,得到光强iV,Z,I的经验公式:实验中计数率R与I成正相关,虽然具体关系不明,但是由图中仍可清晰地反映上述规律。2. NaCl与LiF晶面间距X光在晶体
3、表面衍射,由Bragg公式:(n:衍射级次,a0:晶格常数d:晶面间距)实验结果如下表:Linen10.11162.90.15562.310.12771.70.17469.920.225126.90.132125.820.252142.20.350141.030.337190.10.469189.130.378213.10.527212.2对1、2、3级次作直线结合: NaCl 测量结果:a0=563.1 文献值: a0=564.02LiF 测量结果:a0=403.3 文献值: a0=402.70此处未直接求平均值,而是用直线拟合,结果相对较为满意。3. 衰减系数系列(1) 衰减系数与厚度关系
4、X射线在吸收介质中衰减,满足Lamberts Law:(: 衰减系数 T: 透射率)调整在00到600间每隔100变化,扫到的吸收片厚度分别为0.0,0.5,1.0,1.5,2.0,2.5,3.0 mm,记录计数率R,并计算lnR。指数拟合:可做直线拟合:指数拟合:, 不确定度R2=0.99706 直线拟合: 不确定度R2=0.977从直观的符合程度以及不确定度来看,指数拟合更优。但是两种拟合方式结果均不理想,仔细观察指数拟合图,发现尾部的一个点“沉降”,虽然个人认为厚度的变化应该不会导致衰减系数突变,但是也有可能有其他原因尚待讨论。(2) 原子吸收截面和的关系衰减系数由两部分构成,为散射系数
5、,为吸收系数,对三者作“微观化”处理,将其归结到原子层面,有:由以上三式,有:其中,可由估算,代入: 式便为的估算式。本实验可以测得透射率T, 代入,得: 就由式出发,按以下logic展开:测量结果 Cu: A=2.650.04 Zr: A=2.270.074. 应用 常数的测定(1) Plank常数的测定对于固定电压,x光连续谱有特征短波限波长,有Duane-Hunt relationship:, 推导如下:U从16-34V变化,间距2V,作图像:用软件读出横截距,:由直线斜率k:(2) Rydberg常数的测定当超过一阈值,也即时,吸收系数会发生突变,如图所示:定义发生突变的为吸收边,有M
6、oseleys Law : (R为Rydberg常数,Z为原子序数,为k壳层屏蔽系数,即有的电子被其他壳层所吸收,为被k壳层所感知。)实验通过更换Z不同的材料,寻找透射率T发生突变的,作直线拟合,从而得到R与(i) 分别使用In,Ag,Zr,Mo寻找:(II) 直接从软件左下角读数:Rydberg常数 测量结果: 文献值: 相对误差: 壳层屏蔽 测量结果: 文献值: 相对误差: 5. Compton效应此次近代物理实验的选做实验部分着重做了X光衍射系列实验的扩展内容Compton效应。X射线入射金属表面,与其电子碰撞,丧失一部分能量导致波长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Compton效应。散射前后波长变化
7、与入射x光和出射x光夹角的关系为: 实验旨在使用Leybold Didactic公司出产的X-RAY APPARATUS测定x光在Al表面散射后的,并验证Compton效应。核心构想为:利用Cu片吸收系数T与波长的关系,测量x射线被Al散射前后T的改变,从而得到。依据以上设想,实验大致分为两步:(1). 测定x光与Cu片吸收系数T的关系,拟合出其关系曲线。(2). 利用的特征谱对Al作一级衍射,通过可从(1)中的关系曲线读出与特征峰波长对应的T,从而寻找最佳的(实验中即出射口及传感器的夹角)。确定后,分别测量散射前后R1和R2, 去除背景因素R0,得到T,再次利用(1)中的关系曲线得到,求出,
8、验证Compton效应。此处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1. 吸收谱线的波长(入射角)范围?2. 所需寻找的最佳的范围?3. 误差原因?具体实验过程:(1). 由Bragg公式:对于NaCl, d=283pm, 取一、二级衍射n=1,2,短波限波长为边界,估算得的范围在48度,相应波长范围为5080pm。取U=30V(需大于20V,否则无韧致辐射),I=1mA,分别scan有无吸收片时的的关系,得T关系:参考文献,取lnT(%)与作直线拟合: 即:表格如下;(pm)T(%)lnT(%)50.1333.4965151.130.73.4242652.129.53.3843953.127.43.310545
9、4.125.13.222875526.53.277145623.33.148455721.13.049275820.83.034955917.62.867959.917.52.862260.916.12.7788261.915.42.7343762.914.42.6672363.812.82.5494564.812.52.5257365.811.92.4765466.810.22.3223967.89.12.2082768.78.32.1162669.77.92.0668670.77.31.9878771.77.31.9878772.66.71.9021173.66.41.856374.661
10、.79176在这里,可以读出,在时,T=14.4,故在做之后Compton散射时,T1=14.4时对应的角度应为最佳,此时可用的特征峰。(2). 透射率随波长的变化(I) 散射角大致范围的确定:用Al片代替NaCl,由可见越大,仪器越易分辨,从参考值145度开始,逐渐调整,找T1=14.4,即=63pm时的特征峰所对应的最佳值。(II) R0不加Cu片,U=30kv,I=1mA,=0,=60s即测定没有吸收的情况时计数率。(III)R1将Cu片加在出射口,调为600s(此时计数率较低,需要较长时间),即测定波长没有改变时,时通过Cu后的计数率R1,从而可求得透射率。(IV)R2将Cu片加在接收
11、口,即测定被Al散射后,波长改变后,时通过Cu后的计数率R2,结果如下表:从而可求得透射率。(V)R将I调为0,测背景辐射计数率R。由R0,R1,R2,R即可求得透射率和代入,即可求出和。可不断改变重复上述步骤,结果如下表:R0R1R2R康普顿值13518.272.7281.5170.3030.134970.0675763.8167473.426619.609874.1482714017.922.7921.5150.3230.140310.0677463.2779973.3916110.113624.2914914516.62.8431.5370.2770.15720.0771961.6989
12、871.577279.878294.4205415017.172.6981.5850.3070.141790.0757963.1320971.83238.700214.534415317.482.721.610.2650.142610.0781363.0521471.409548.35744.5951515517.62.8371.6530.2930.146990.0785862.6315771.329538.697964.63233对结果分析如下:(1) 虽然不同的实验误差有所区别,但是平均误差达到100%,这说明一定有系统误差存在。(2) 如前所述,在=153度时,=0.14261,与寻找值
13、=0.144最为接近,此时误差也是所有数据中最小的,为81.87%。6. 结论通过4次实验,较为深入、全面地挖掘了x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性质。特别对Compton效应进行了研究,产生了一些体会:近代物理实验进行多年,相关实验资料都已翔实,如果仅仅follow前人的步骤,不假思索就按部就班显然无法体会到实验的真谛。或许从零开始构思实验会比较困难,但是在做实验每一步时明白其用意,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是可行的方法,就如x光衍射系列实验,课本步骤脉络都非常清晰,但是如果能多问问why?比如why电压、电流设定为某个值?why角度选择那个范围?why扫描时间设定有长有短?我想只有在勤加思索、反复操作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会实验的精髓和奥义。7. 致谢感谢近代物理老师们的悉心教导,特别感谢张新夷老师的循循善诱,感谢俞熹老师所设计和维护的非常人性化的实验中心网站,感谢乐永康老师一针见血的提问和带来的启发,以及姚红英老师的热情、耐心和汪人甫、潘正元老师对实验仪器的尽心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