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线路的平行移动,1)特点:单轨线路异向曲线联接,即在两个反向曲线之间加一缓和直线C,将轨道平移一个距离。,定C: a.线路外轨 内轨,内轨 外轨,车辆不同时受异向曲线两根轨道外轨抬高的影响。b.车辆离开第一个曲线的X之后,经过一个SB直线段后再进入第二曲线的X。,C = SB + 2 X L = 2R sin + Ccos m = S1 /sin,SB轴距X 外轨抬高递增递减直线段长度, 不能带分、秒,可取30、45、60,(二)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和坡度,1、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1)竖曲线 线路纵面方向上呈曲线(圆曲线)状A 竖曲线上端;C 竖曲线下端,起坡点(落平点);B 平面与斜面交
2、点; 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的夹角,即竖曲线转角(已知)R1 竖曲线半径,竖曲线切线T,圆弧长K,设计:R1取值: R1 =(12 13)SB 1.0t、1.5t矿车 R1:9、12、15m; 3t矿车: R1:12、15、20m。,2、线路纵断面坡度,,线路坡度: i 很小,cos = 1,线路坡度的确定,(1)线路等阻力坡度设计,即:重列车(3 5)下行;空列车(3 5)上行。(2)矿车自动滚行 特点:i大、单向运行。3吨空矿车 93吨重矿车 71吨空矿车 111吨重矿车 9,一、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部车场 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巷道和硐室。,布置特点: 1)“
3、轨道上山”以水平的巷道与阶段回风大巷相连,并在平巷内布置储车线及调车线。绞车房与回风大巷在同一水平。,(一)采区上部平车场,第二节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据调车方向分:顺向平车场,逆向平车场,顺向平车场,逆向平车场,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顺向平车场,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相反,逆向平车场,(二)采区上部甩车场,布置特点:1)“轨道上山”以倾斜的甩车道与区段回风平巷(或石门)相连,在平巷内设储车线及调车线。2)绞车房高于回风水平。3)按甩车方向,上部甩车场可分: 单向甩车 双向甩车,单向甩车,双向甩车,(三)上部车场形式选择,1、顺向平车场i
4、、当绞车房与上山变坡点距离近,车场巷道直接与总回风巷相连;ii、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用石门联接各煤层回风平巷和总回风巷;iii、采区上部为风化带或松软岩层。iv、调车方便;巷道断面大, 易跑车。,2、逆向平车场当绞车房距轨道上山变坡点较远;煤层联合布置采区;操作安全;通过能力小。,3、采区上部甩车场优点:调车省力;通过能力大,可减少工程量。绞车房高,不易维护,绞车房有下行风。 选上部车场解决的关键问题?选用:采区上部围岩稳定。,二、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上部平车场线路特点设置反向竖曲线,上山线路经反向竖曲线变平,设平台,在平台调车。,一、逆向平车场,1、特点: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相
5、反。2、线路布置,单道逆向平车场;双道逆向平车场。通过能力小,L=A+B+m+LbA过卷距离, 10-15m; B串车长及富裕长度(2m),m; mDK联结尺寸, m; Lb 变坡点至基本轨的距离,要求:Lb+ m 交叉点长度Lg。,Lg 交叉点长度 储车线设在平巷内,二、顺向平车场,1、特点:车辆由斜面进入平台后,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2、布置方式: 1)顺向单道,顺向单道平车场,(1)线路布置:上山经反向竖曲线之后,平台上设单轨线路,停车线长:B= n Lm + Lhm (m)n 一钩车矿车个数;Lm 矿车长,m; Lhm 富裕长度, Lhm = 2 5m;A 安全过卷距:
6、取10 15mC1 阻车器直线段长,取1 2m(2)坡度:i = 3 4(向绞车房方向)(3)调车:由上山变平后,即关阻车器,顺向双道平车场,(1)线路布置变坡点后设Lk Lk DK道岔联接长度,m。 B = nL m+ Lhm 安全过卷距:A = 10 15mC1 阻车器直线段长,取1 2m,(2)坡度i=3 4% 0(向绞车房方向)(3)调车:车辆过变坡点后,关阻车器,摘钩,以弯道推入停车线。使用方便,通过能力大,常用于联合布置采区。,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一、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一般为甩车场采区中部甩车场车场分:按服务对象
7、, 按提升方式, 按甩车方向, 甩入地点主提升 双钩提升 单向甩车 绕道式辅助提升 单钩提升 双向甩车 石门式 平巷式,(一)石门式中部车场,石门式中部车场采区上山甩车道直接将矿车甩入区段石门。布置特点:1)单向甩入石门内轨道上山石门轨道平巷相连运输上山石门区段运输平巷相连2)石门内设调车场 3)上、下区段过渡期通风。适用: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轨道上山在下部煤层或底板岩石内,(二)绕道式中部车场,绕道式中部车场采区上山甩车道由斜面进入平面后再延伸至顶板绕道内,在此设调车线。,1、绕道式中部车场,单向甩入绕道,(三)平巷式中部车场,平巷式中部车场采区上山甩车道直接甩入区段平巷中,在平巷中设储车线
8、。,特点:设顶板绕道:单向甩入绕道。适用:运输上山、轨道上山同一层位上。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双翼采区。,2、布置特点:1)采区两翼区段的平巷不在同一水平;2)双向甩入不同标高的区段平巷;3)巷道交叉点不易维护。适用:地质构造等原因,双翼区段不同标高。,按线路布置单道起坡斜面线路一次回转双道起坡斜面线路二次回转,二、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二)辅助提升的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组成 、-道岔A-A以上斜面线路,C-C以下平面线路 A-A和C-C之间竖曲线,双道起坡二次回转方式特点:1、双道起坡在车场斜面上设两个道岔(甩车道岔、分车道岔)变单轨为双轨,空、重车线分别设置竖曲线起坡,斜面线路 布置在斜面上的
9、线路(A点为止)竖曲线 A点至C点间的线路,从斜面到平面的过渡线路。起坡点 竖曲线的末端C称起坡点。从平面线路由C点向斜面上起坡。平面线路 C点之后的平面线路。,2、甩车场线路 = 斜面线路 + 竖曲线 + 平面储车线路,甩车场斜面线路联接计算,(一)单道起坡系统单道起坡-斜面上只布置单轨线路,斜面线路一次回转,斜面线路二次回转,(1)线路:bAC,道岔线b直接与 AC相连不重合。C点后为平面线路。(2)回转角:为道岔的辙叉角 ,以C点判定。(3)斜面线路经一次回转之后,岔线OA的倾角为 ,称一次伪斜角。(4)AC在 上起坡。,1、单道起坡斜面线路一次回转,2、单道起坡斜面线路二次回转方式,1
10、)特点:(1)线路:b DA AC,DA与AC不重合。C点后为平面线路。(2)回转角:一次回转角为,二次回转后为 。(3)伪斜角:一次回转线路倾角为 ,线路二次回转后的倾角 二次伪斜角。(4)AC在 上起坡。Fig、18 19示,括号内数为真实数!,设置DA的目的:减少交叉点长度,利于交叉点维护。但斜面曲线转角 不宜过大。 影响提升牵引角 。:矿车行进方向N与钢丝绳牵引方向P的夹角。,3、提升牵引角, ,车不稳,易倾倒; 与矿车稳定性有关。矿车重心低,牵引速度慢,可大些。与列车总阻力有关。一次提升矿车少,阻力小, 可大些,1)参数:二次回转方式角度参数:、;轮廓尺寸:m、n。注意:()、()
11、括号内数为真实数;、 投影数据。,2)换算原则:近水平煤层( 8)可不换算; 8,必须严格换算,4、参数换算,OB为上山方向,上山倾角为 :在OAB中,AB = OBtg CAB中,AB = BCtg tg = BC / OBtg =costg =tg -1 (costg),可换算出:、 轮廓尺寸:m、n斜面曲线: = - ,T、K竖曲线参数:T、h、l、 Kp 计算各尺寸绘线路平面图按水平投影值(近水平煤层可不换算)绘图标注实际尺寸(斜面尺寸),5、纵剖面 坡度图,1)计算各点标高:换算为上山真倾角方向的高差!O点与D点高差:hod=bsin =bsincosD点与E点高差:hDE=T si
12、n =T sincos E点与A点高差:hEA=Tsin=T sincos,A点与C点高差 :hAC=Tsin=Tsincos,设道岔岔心为 0,各点标高为:D点:hD= -hODE点:hE= -(hOD+hD -E)A点:hA= -(hOD+hDE+hEA)C点:hC= -(hOD+hDE+hEA+hAC)如:已知C点标高,亦可反算道岔心O的标高。,2)定各点长度:OD:b;DA:K;AC:Kp3)角度: OD: ;DE: ;EA:;AC:,34)作坡度图:沿轨道中心线(将其拉伸后)作剖面图。,中部车场解决的关键问题:,轨道上山轨平运输上山运平选择与布置采区中部车场时,应注意各巷道间的交叉及
13、相互干挠的问题。既满足运输、行人要求,又满足通风要求,形成完善的生产系统。,第三节 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一、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联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按装车地点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可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绕道装车式。,(一)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采区煤仓的煤炭直接在大巷装入矿车或输送机;辅运由轨道上山与大巷间的绕道相联。,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优点:布置紧凑,工程量省;调车方便。缺点:影响大巷通过能力;绕道维护量大 适用条件:顶绕式上山倾角12,起坡点落在大巷顶板,且顶板围岩稳定的条件。底绕式当上山倾角12,上山提前下扎于
14、大巷底板变平,且底板围岩稳定的条件。,(二)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1、在石门里布置装车站,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2、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优点:工程量小;调车方便,通过能力大,不影响大巷运输。缺点:石门长度有时不够长,就要将车场延伸到煤层平巷内或延长石门。适用: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三)绕道式下部车场,1、绕道式下部车场开一段平行于大巷的巷道,专门布置装车线路。,绕道式下部车场,2、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优点:不影响大巷运输能力。缺点:工程量大;调车时间长。 适用:采区生产能力大;矿井一翼有两个采区同时生产;不宜布置石门装车站时采用。,(四)布置采区下部车场时应注意的问题,1、轨道上山起坡角25。2、轨道
15、上山顶板或底板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方向。3、轨道上山绕道出口应与通过线接轨。4、布置下部车场的关键问题。,:,轨道上山轨平运输上山运平选择与布置采区中部车场时,应注意各巷道间的交叉及相互干挠的问题。既满足运输、行人要求,又满足通风要求,形成完善的生产系统。,二、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构成:装煤车场+辅助提升车场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装车站线路 + 绕道线路 + 下部平车场线路。,装煤车场线路设计,(一)大巷装车式线路1)通过式装车站,LD=2LH+3Lx+l1,调车方法:调度绞车。,2)尽头式装车站,LD=2LH+Lk+l1,调车方法尽头通风问题,LH 1.25列车长,Lx 4号、5
16、 号(600mm), 5 号(900mm)Lk 4号 (600mm), 5 号(900mm)1t矿车,一列车: n = 26 30个3t矿车,一列车: n = 20 26个 l1 = l e + 0.5 lm坡度:i=35%0,轨中心距加宽:装车站左、右侧各不小于5 m的巷道内将SS。使两车会交时,突出车体部分间隙 700mm。巷道加宽:装车站左、右侧各大于5 m范围巷道加宽。两侧均设人行道。,(二)石门装车站线路 尽头式:一个装车点,线路联接:进石门前,设DX,大巷设单轨平面曲线进石门,尽头式、两个装车点,问题:尽头巷道如何通风 如何与“轨道上山”线路相联,轨道上山”线路,绕道装车式线路,2
17、、双向绕道特点:存车线平行于大巷,设单轨,空、重车线各有进、出口通道。重车线位于井底车场一侧。调车不方便。,绕道装车式线路,3、环行绕道特点: 存车线平行于大巷。 车辆在绕道内环行,车位方向不变。 绕道线路由单轨变双轨。 工程量较大。,辅助提升车场,采区辅助提升车场 采区下部用于掘进出煤、出矸、进料等的转运站。以大巷装车式绕道线路布置为例1、绕道线路出口方向 a 绕道出口方向背向井底车场b 绕道出口方向朝向井底车场结论:多用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1、绕道线路出口方向 a 绕道出口方向背向井底车场b 绕道出口方向朝向井底车场结论:多用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2、绕道与(运输大巷)的关系,1)绕道位
18、置(1)顶板绕道:a 上山不变坡,直接设竖曲线落平进入绕道。适用:煤层倾角=18 25。起坡角 1 25,b 上山二次变坡,分段设竖曲线落平进入绕道。 上山上抬 ,起坡角1 25。适用:煤层倾角 25,c 上山反正二次变坡,上山先下扎,使 1 25。再设竖曲线落平进入绕道。适用:煤层倾角 12 17。,(2)底板绕道:,绕道位于大巷底板。 d 上山反正二次变坡,上山先扎,再设正向曲线进入绕道 1 25用于:煤层 10 12。注:25、25,一般取起坡角22,2)绕道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1)顶板绕道式,装车站储车线路:在大巷上帮一侧。绕道线路:与大巷下帮一侧线路相连。结论:绕道线路与通过线相连
19、(不能与储车线相连)。,绕道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2)底板绕道式,装车站储车线路:在大巷下帮一侧。绕道线路:应与大巷上帮一侧线路相连。结论:绕道线路与通过线相连。,(二)辅助提升车场线路设计,1、平车场竖曲线按上山真倾斜方向布置,上山起坡角以上山倾角代入。起坡角小于25,一般取22。2、起坡点位置起坡点 C至大巷通过线的距离为y 3、绕道车场开口位置 绕道交叉点道岔的a值始端至煤仓中心线的距离为x,第五节 采区峒室,一、采区煤仓 (一)井巷式煤仓1、煤仓的形式及参数1)煤仓形式:垂直式、倾斜式,2)煤仓参数,倾斜式煤仓:倾斜角60,斜长30m,多用圆断面拱形断面宽度、高度2m。垂直式煤仓:“短而
20、粗”;要减少V0, 当(V1V2V3)V90时,煤仓高度h3.5D圆形断面 D25m,多用45m,h30m。,2、煤仓容量(原则保证采区正常生产) 煤仓容量取决于采区A,装车站通过能力、大巷运输能力等。3、煤仓装煤能力1t矿车,30个矿车,tD = 9分AD = 60万t / a;3t矿车,20个矿车,tD =8分 AD = 130万t / a。4、煤仓结构及支护煤仓结构上部收口:仓身 f 6可不支护,其余岩层砌碹400mm。下漏斗口 曲面圆台斗仓,下漏斗口 双曲线型,二、采区绞车房,设计绞车房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绞车型号及规格;绞车房服务年限;围岩性质等。1、绞车房位置1)围岩稳定、无淋水、矿
21、压小易维护;2)满足提升、施工安全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变坡点;3)与邻近巷道相隔岩柱10m。,2、绞车房通道绞车房两个安全出口 钢丝绳通道; 风道。 绳道:绳道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重合,绳道宽22.5m,长5m,断面与连接巷道断面一致。,JT12001000-30型绞车房,第六节 其它辅助运输方式的车场及轨道线路连接特点,一、单轨吊车 1、基本特征1)以特殊工字钢为轨道悬吊单轨吊车连续运行 2)牵引动力 钢丝绳牵引、柴油机车、蓄电池机车。 无极绳钢丝绳牵引 1825,运距2000m,载重69t,3)轨道:I 140 E型工字钢。,柴油机车牵引单轨吊车,2、车场及转载点的布置特点,1)大巷和采区辅运均用单轨吊车时,不设车场直接进入采区。2)大巷或上山用地轨车辅运,采区用单轨吊辅运,需设采区车场转载站。,二、卡轨车三、齿轨机车四、无轨胶轮 1)不需轨道,转载少;2)柴油机或蓄电池作动力;3)重载爬坡可达12,空载可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