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12202888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昆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 (报批稿) 昆 山 市 水 利 局 苏 州 科 技 大 学 2017 年 5 月 1 前 言 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当前我省农业节水工程比重偏低,发展缓 慢,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农业用水效率总体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 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粮食安全、推荐农 业现代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和 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要求把节水灌溉 当作革命性措施和重大战略举措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 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把节水放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 为认真贯彻落

2、实水利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农业部 国土资源部 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实施意见 (水农 2016 239 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江苏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确保如 期完成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目标任务,江苏省水利厅、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财政厅、农业委员会和农业资源开发局联合发文关于加快 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实施意见 (苏水农 201645 号) ,提出以县为 单位开展“十三五 ”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全面推进高 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编制“十三五” 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是 整合各级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高效节水 灌溉发展的主要依据。

3、根据省水利厅等单位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 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 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苏水农20174 号)文件和市水利局领导 2 批示精神,昆山市水利局制定了昆山市“十三五” 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 施方案编制工作计划,目标为按时保质完成昆山市“十三五” 高效节水 灌溉总体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具体分解为:2017 年 2 月底确定方案编 制单位;3 月底完成实施方案初稿;4 月初组织专家评审;4 月中旬上 报昆山市政府批复;昆山市政府批复后报市局。 按照实施方案编制的程序、方法和要求,项目组首先收集相关文件、 规划资料;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性质、河网水系和社 会经济进行了全面了解;对农

4、业发展布局、土地经营方式、增产潜力、 耕作制度、灌溉现状等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工作;分析了 现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三五” 期间农业节水灌溉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典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投资估算,提出了工程的分期实施计划;分析了项目的经济、社会、 生态等效益,提出了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和项目实施的各项保障措施。 最后就实施方案听取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昆 山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 (报批稿) 。 方案编制范围为昆山市内全部农业用地。编制水平年:基准年 2015 年,目标年份 2020 年。 3 目 录 前 言 .1 综合说明 .

5、6 1 基本情况 .9 1.1 自然地理 .9 1.1.1 地理位置 .9 1.1.2 地质地貌 .9 1.1.3 水文气象 .10 1.1.4 河流水系 .11 1.2 社会经济 .11 1.3 农业生产 .12 1.4 水利条件 .13 1.4.1 自然灾害 .13 1.4.2 土地资源及利用 .14 2 现状分析 .17 2.1 工程建设状况 .17 2.1.1 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17 2.1.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 .18 2.2 工程管理现状 .20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2.4 “十三五 ”各部门高效节水计划情况 .24 4 3 水源分析 .25 3.1 水资源利用现

6、状和灌溉供水现状 .25 3.1.1 水资源利用现状 .25 3.1.2 灌溉水源与供水工程现状 .28 3.2 高效节水灌溉供水与用水需求分析 .28 3.2.1 节水灌溉目标 .29 3.2.2 高效节水灌溉目标 .29 3.2.3 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30 4 总体实施方案 .32 4.1 编制原则 .32 4.2 编制依据 .33 4.3 实施方案目标与主要任务 .34 4.3.1 实施目标 .34 4.3.2 主要任务 .34 4.4 总体布局 .36 5 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38 5.1 建设标准 .38 5.2 典型设计 .38 5.2.1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 .38 5.2.2

7、排水沟工程 .42 5.2.3 蓝莓园喷灌工程 .43 5.3 工程建设重点 .43 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5 6.1 投资估算 .46 6.1.1 编制依据 .46 6.1.2 投资估算方法 .47 6.1.3 总投资估算 .47 6.2 资金筹措 .48 6.3 分期实施计划 .50 7 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51 7.1 经济效益 .51 7.2 社会效益 .53 7.2 环境影响评价 .53 7.2.1 环境现状 .53 7.2.2 实施方案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4 7.2.3 环境保护对策 .56 7.3 分析结论 .57 8 保障措施 .58 附表 .61 附图 .

8、61 6 综合说明 1 基本情况 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北缘气 候。全市面积 931.5km2,其中水域面积 154.42km2,占总面积的 16.58%。 昆山市辖 3 个开发区 8 个镇: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 桥开发区、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张浦镇、周庄镇、锦溪镇、千 灯镇、淀山湖镇。2015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约 78.70 万人。 2015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80.0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 上年增长 7.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18.66 万元。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84.76 亿元,增长 8%。其中:税收收

9、入 251.85 亿元,增长 6.6%,税收占比 88.4%。荣获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 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两个第一。实现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 城市“ 七连冠 ”。 2015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2.3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亩产水平稳定,小麦亩产 362.4 公斤,水稻亩产 628.2 公斤。2015 年全市耕地面积约为 23.0 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达 20.2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 7.17 万亩。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19 万亩,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 0.03 万亩;喷灌面积 1.16 万亩。 主要分布在张浦镇、高新区和周市镇

10、等。 2 实施方案目标及任务 “十三五”期间,昆山市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620,到 2020 年, 7 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25 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 17.4%左右。高效节水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低于 0.90,新增年节水能 力 7.39 万 m3 左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4.69 万 kg 左右。有效灌溉面积 占灌溉面积达到 100%,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7 以上。 同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 工程总体布局 依据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 范工程,带动面上全面推广的编制原则,本方案主要以陆家镇和张浦 镇作

11、为典型工程示范区,针对主要农作物(水稻)实施低压管道输水 灌溉工程建设,对经济作物配套喷灌工程,实施地点具体为陆家镇陈 巷村和张浦镇姜杭村。 4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本方案中总共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 620 亩,其中在陆家 镇陈巷村建设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面积 500 亩;更新建设张浦镇姜杭村 蓝莓园喷灌设备 1 套,面积 120 亩。 主要工程量包括:改造 1 座小型灌溉泵站,新增装机容量 45kw。采用干管、主管、支管三级管网方式,为减少管道长度与输 水损失,干管沿道路或田埂布置,主管连接现有田埂、沟道布置。 配备 1 套计量设备,安装在水泵出水主管上。 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昆山市

12、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概算资金为376.8万元,其中低压管 道灌溉工程238.9万元、蓝莓园喷灌工程137.9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市 8 级财政专项资金及镇级地方财政配套。 6 分年度实施计划 本方案计划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蓝莓园喷灌工程将 在 2017 年实施,面积 120 亩;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将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实施,实施面积分别为 200 亩和 300 亩。 7 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十三五”昆山市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对促进昆山市节水灌 溉工程的建设,提高全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全 市生产、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济、

13、 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具体体现为:项目实施后年均经济效益合计为 121.86 万元;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社会效 益明显;可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化肥的流失,减轻水体污染, 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提高全市生态的调节能力。 8 主要保障措施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涉及部门较多的系统工 程。为了充分发挥投资的效益,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 民增收,必须在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同时,采取有力保障措 施,促进工程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体保障措施包括:明确方案法律 地位,实行依法行政管理;建立完善组织机构,责权清晰责任到位;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严格建设程序管理

14、;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确保政 府投入倾斜;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实用技术开发;积极开展科技 培训,提高农民管理意识;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9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 1.1.1 地理位置 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东经 120 4821-1210904,北纬 310634-313236之间,属中亚热带北缘气 候。昆山市行政上隶属于苏州市,东北与昆山市相连,西南与苏州市 区、吴江市交界,北与常熟市相邻,并作为江苏的东大门,在东南方 向与上海市嘉定、青浦二区接壤。交通便捷,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 路、312 国道、苏虹机场路贯穿东西。昆山东西宽约 33km,南

15、北长约 48km,全市面积 931.5km2,其中水域面积 154.42km2,占总面积的 16.58%。昆山市辖 3 个开发区 8 个镇: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 新区、花桥开发区、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张浦镇、周庄镇、锦 溪镇、千灯镇、淀山湖镇。2015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约 78.70 万人。 昆山市位置见图 1-1。 1.1.2 地质地貌 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前缘,第四纪地层发育,地势平 坦,地貌单元属太湖水网平原。大约六千年前,长江和钱塘江砂坝合 拢,使该区变成内陆湖沼地区。 昆山市位于太湖湖东碟形洼地中部,地势低洼,吴淞江、娄江自 西向东横贯昆山市域,将全市分为昆北低洼地

16、区、昆中半高田地区、 10 昆南半高田和湖荡高田地区。 昆山市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水稻土类、沼泽土类、潮土类和黄棕壤 类四大类型,其中水稻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95%。 图 1-1 昆山市地理位置图 1.1.3 水文气象 昆山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 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 16.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069mm,平均年蒸发量 822.2mm,多年平均水位 2.58m,最高水位 4.00m,最低水位 1.94m。年日照为 1994.5h,无霜期 220d,冬季盛行 东北风和西北风,春夏两季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 3.8m/s。台风过 境平均每年 3 次,最多可达

17、 6 个,台风多出现在 79 月份,瞬时最大 11 风速 25m/s。 1.1.4 河流水系 昆山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荡众多。全市分 属太湖流域中的阳澄和淀泖两个水系,以沪宁铁路为界,南部为淀泖 水系,北部为阳澄水系。全市境内有大小河道 2815 条,总长度 2820km,大小湖泊 51 个,列入省保护名录的 19 个,全市水域面积达 154.42km2,水资源总量近 30 亿 m3,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 4.67 亿 m3,社会总需水量 4.91 亿 m3,农业总用水量 1.235 亿 m3。流域性河 道有吴淞江;区域性河道有张家港、杨林塘、七浦塘、娄江、浏河、 青阳港、庙泾

18、河、北环城河、长牵路港;境内还有茆沙塘、雉城塘、 枫塘河、新塘河、皇仓泾、金鸡河、汉浦塘、小虞河、南栈泾、夏驾 河、界浦港、富丽塘、张华港、大直港、新开河、千灯浦、陈墓港等 市级河道。而昆北、昆中地区的南北向河道和昆南地区的东西向河道 则大多为境内调节河道。昆山境内湖泊众多,其中列入省保护名录的 湖泊共计 19 个,分别为:淀山湖、澄湖、阳澄湖、傀儡湖、天花荡、 阮白荡、万千湖、急水荡、汪洋荡、陈墓荡、杨氏田湖、商鞅潭、明 镜湖、白砚湖、长白荡、白莲湖、雉城湖、东阳澄湖、巴城湖。 1.2 社会经济 昆山市经济基础雄厚,经济综合实力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 全国县级区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国民经济

19、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根据 12 (江苏省)2015 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 年全市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80.0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8.88 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增加值 1695.68 亿元,增长 5.6%;第三产业增加值 1355.45 亿元,增长 1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44%,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18.66 万元。实现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 284.76 亿元,增长 8%。其中:税收收入 251.85 亿元, 增长 6.6%,税收占比 88

20、.4%。荣获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 资潜力百强县两个第一。实现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七连冠” 。 1.3 农业生产 昆山市处于沿江平原区,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复种类型为一年两熟, 作物类型主要为小麦和水稻。2015 年全市耕地面积约为 23.0 万亩,其 中有效灌溉面积达 20.2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 7.17 万亩。 2015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2.3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亩产水平稳定,小麦亩产 362.4 公斤,水稻亩产 628.2 公斤。全市水产品总产量 4.35 万吨,蔬菜总产量 14.41 万吨。年末生 猪存栏 4.35 万头,

21、全年生猪出栏 6.74 万头;家禽出栏 19.1 万羽;牛奶 产量 1.74 万吨。巩固提升“四个十万亩” 上图落地成果,推进实施农业 园区基地建设。成功举办 2015 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助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新型合 13 作农场经营模式。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稻麦)原料基地”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 抓手,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 荣列全国 100 家绿色食品示范企业之一,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 品、有机产品认证总数达 386 个。 根据昆山市现代农业发展

22、“十三五” 规划 ,到 2020 年,粮食种 植面积达 26 万亩,其中水稻 13 万亩,小麦 13 万亩;全市整建制创建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稻麦优质化率稳定在 90%以 上,其中质达国标一、二级的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到 50%以上。全市 现有的蔬菜基地全部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 1.5 万 亩左右,产量 7 万吨。 1.4 水利条件 1.4.1 自然灾害 昆山市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建国以来,出现较大洪涝灾害 的年份有 1954、1957、1960、1962、1977、1985、1991、1993、1995、1996、1 999 年等,尤以进入 90 年

23、代来频次更密。 1954 年梅雨期,连绵降雨,水位逐渐上涨,高水位持续到 10 月上 旬,前后共 126 天,汛期总降雨量 781.2mm。此次水患时间长,范围 广,累计受淹面积达 74.74 万亩,受灾户 9458 户,受灾人口 28800 人。 14 1962 年 14 号台风带来暴雨 212.2mm,石牌、巴城等镇超过 250mm,外河水位猛涨到 3.67m,全市有 34.3 万亩水稻受淹,损毁房 屋较多。 1991 年梅雨从 5 月 19 日即开始,至 7 月 13 日结束,长达 55 天。 暴雨中心位于流域的湖东和湖西平原地区。经分析,昆山地区 1991 年 雨量超过了 100 年一

24、遇,加上长江大潮,洪涝水无法及时下泄,河网 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经济损失严重。 1999 年,昆山市平均梅雨量是常年的三倍多,尤其是 6 月 810 日和 2430 日出现了两段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使全市河湖水位猛涨, 7 月 1 日,全面突破历史最高水位,水位一度高达 4.03m,水位和降雨 量均高于 1991 年,造成局部严重洪涝灾害。 1.4.2 土地资源及利用 昆山市自然条件优越,各类土地基本无需改造即可用于工农业建 设,适宜性强;除盐碱地等地类外,昆山市拥有其余绝大部分地类, 丰富的地类便于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土地利用,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 了重要条件。此外,昆山市经济社会总量大,单位土地

25、承载量大,远 远高于苏州市的平均水平。昆山市土地利用率高,未被利用土地主要 是不能或难于利用的河流、湖泊等类型土地,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与此同时,昆山市经济社会总量大、发展快,人口多,用地矛盾比较 突出。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发展,大量农村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 15 点等的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分布零星杂乱,各镇(区) 、各镇(区) 不同区 域、各地类之间的利用差异大;布局零星杂乱的农村居民点等严重制 约着土地的统筹、协调利用。 截至2015年末,昆山市全市土地总面积927.68km,其中农用地 361.25km占土地总面积的38.9% 。农用地中,耕地153.0km,园地 35.82km,其他

26、农用地172.43km ,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 42.4%、9.9%、47.7%。 根据国土局提供的2015年年末昆山市农业用地数据,2015年农业 用地为54.2万亩,其中耕地23.0万亩。林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31.2万亩。 按照灌区面积分类标准,昆山市只有小型灌区。昆山市已建成固 定灌溉泵站(灌溉泵站197座,灌排结合站67座)共264座,灌溉面积 11.45万亩。2015年末昆山市农用地具体情况见表1-1, (昆山市农用地 统计汇总表) ;小型机电灌区内农田属性具体见表1-2(小型机电灌区 (井灌区)农田属性统计表) 。 表 1-1 昆山市农用地统计汇总表 单位:亩 其中 其中 行政区域

27、耕地 水田 水浇地 旱地 园地 果园 其他园 地 其他土 地 昆山市 15301 9203 130 5967 3582 366 3216 17243 玉山镇 1488 743 0 745 584 0 583 1896 巴城镇 1950 800 1 1149 688 140 548 4039 周市镇 1312 644 10 658 191 6 185 1894 陆家镇 708 433 0 275 150 2 148 364 花桥镇 857 543 0 314 317 50 267 432 淀山湖镇 1215 823 29 363 86 14 72 1745 16 张浦镇 2275 1674 19

28、 582 793 106 687 2171 周庄镇 673 484 7 181 91 13 78 602 千灯镇 1800 1322 8 470 343 29 313 1305 锦溪镇 1850 1070 37 743 87 6 81 1888 开发区 1172 666 19 487 254 1 252 907 表 1-2 小型机电灌区(井灌区)农田属性统计表 单位:亩 小型机电灌区(井灌区)面积 水旱轮作 一般旱作与经济作物 林果 行政区划 面积 总面积 其中: 砂土 区 总面积 其中:平原砂土区 山丘 总面积 其中:山丘区 高新区 7942 7942 0 0 0 0 0 0 巴城 3704

29、 3704 0 0 0 0 0 0 周市 2963 2963 0 0 0 0 0 0 陆家 6404 6404 0 0 0 0 0 0 花桥 5822 5822 0 0 0 0 0 0 淀山湖 13000 13000 0 0 0 0 0 0 张浦 18630 18630 0 0 0 0 0 0 周庄 7239 7239 0 0 0 0 0 0 千灯 16299 16299 0 0 0 0 0 0 锦溪 17721 17721 0 0 0 0 0 0 开发区 6861 6861 0 0 0 0 0 0 17 2 现状分析 2.1 工程建设状况 昆山市位于沿江滨湖的低洼易涝地区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

30、洲地 区。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水源充沛,大 部分地面高程位于江、河(湖)洪枯水位之间,每逢汛期,尤其是昆 北低洼地区,外河水位常高于田面,圩内涝水无法自流外排,往往受 涝成灾。新中国成立后,初则大力修堤建闸,联并小圩,保证了防洪 安全;继则在巩固堤防的同时,广泛修建排灌系统,大力发展机电排 灌。先后经历了联圩并圩、发展机电排灌、整治水系、田间工程配套 和综合治理等阶段,全市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引排、降渍 等五套水利工程体系,圩区防洪除涝和服务农业生产能力逐年提高。 2.1.1 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昆山市现有固定机电灌溉泵站 264 座(总灌溉面积 11.45 万亩

31、) , 其中,灌溉泵站为 197 座,灌排结合泵站为 67 座,流动机泵灌溉 800 处。耕地面积 23.0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20.2 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 20.2 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7.17 万亩,共有防渗渠道 333.19 千米,其中 衬砌渠道 236.81 千米,暗渠 96.38 千米。灌溉保证率达到 90%左右, 渠系水利用系数在 0.710 左右,灌排工程配套率达到 90%。 昆山市现状固定机电灌溉泵站分布具体见表 2-1(昆山市固定机电 灌溉泵站设施现状统计表) 。 18 表 2-1 昆山市固定机电灌溉泵站设施现状统计表 其中 其中 序 号 镇别 灌溉站 座数 灌溉站

32、座数 灌排结 合站 座数 流量 (m/s) 灌溉站 流量 (m/s) 灌排结合 站流量 (m/s) 灌溉 面积 (万亩) 1 高新区 18 15 3 12.27 10.52 8.00 0.79 2 巴城 14 5 9 17.91 11.66 6.25 0.37 3 周市 24 9 15 29.12 4.17 23.25 0.30 4 陆家 9 9 0 3.35 3.35 0 0.64 5 花桥 7 7 0 4.95 4.95 0 0.58 6 千灯 40 23 17 27.15 16.40 12.85 1.63 7 淀山湖 36 25 11 28.21 17.66 11.30 2.09 8 张

33、浦 38 30 8 35.45 30.45 5.00 1.86 9 锦溪 58 58 0 26.10 26.10 0 1.77 10 周庄 16 15 1 10.82 10.67 0.15 0.72 11 开发区 4 1 3 11.30 9.05 2.25 0.69 全市合计 264 197 67 206.63 144.98 69.05 11.45 2.1.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 高效节水灌溉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大力推行的模式之一,实施高 效节水灌溉可增强农业生产的节水性,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十多年 来,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经历了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三个阶段,各 阶段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

3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成功的 实例证明大面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同时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节水型社会构建。 近年来,昆山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 截至 2015 年,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19 万亩,其中低压管道输 水灌溉面积 0.03 万亩;喷灌面积 1.16 万亩。主要分布在张浦镇、高新 区和周市镇等。 19 昆山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具体见表 2-2(昆山市高效节水灌溉 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和表 2-3(昆山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表) 。 表 2-2 昆山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 单位:亩 序号 镇别 低压管道输水 喷灌 微灌

35、 1 高新区 0 1815 0 2 巴城镇 286 244 0 3 周市镇 0 1531 0 4 陆家镇 0 21 0 5 花桥镇 0 561 0 6 淀山湖镇 0 167 0 7 张浦镇 0 5790 0 8 周庄镇 0 200 0 9 千灯镇 0 850 0 10 锦溪镇 0 377 0 11 开发区 0 0 0 全市合计 286 11555 0 表 2-3 昆山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表 单位:亩 小型机电灌区(井灌区) 水旱轮作区 一般旱作与经济作物 林果村镇 已有工程 总面积 总面积 其中:砂土区 总面积 其中:平 原砂土 山丘 总面积 其中: 山丘 设施农 业面积 高新区 1815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事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