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肾脏结构及功能,Question ?,当正常成人的Bp从10.7kPa上升到24.0kPa时,我们的肾血流量和尿量会增加吗?,肾 脏 功 能,(一)泌尿:,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二)内分泌:,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等。,尿生成过程( Principles of Urine Formation)
2、,包括三个基本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集合管的选择性重 吸收,超滤液,3.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的构成,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袢升细段,袢升粗段,远曲小管,袢降粗段,近曲小管,袢降细段,肾 小 管,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示意图,两种肾单位的比较,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分布,皮质外2/3,皮质内1/3,肾小球体积,小,大,髓袢,短(只达外髓),长(达内髓),数量,85%-90%,10%-15%,入球A口径出球A,入球A口径出球A,出球A分支成cap后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周围,U型直小血管缠绕髓袢周围,生化机能,含肾素颗
3、粒多,含肾素颗粒少,血流量大,占94%,血流量少,仅占6%(外髓5%, 内髓1%),与尿滤过功能有关,与尿浓缩有关,出球A分支成cap后分布在近曲小管周围,血液循环,(二)球旁器 (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1.颗粒细胞(球旁细胞) (juxtaglomerular cells),内含分泌颗粒, 分泌肾素,对牵张刺激敏感感受器,肾交感神经支配,2.致密斑(macula densa),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调节肾素的释放,3.球外系膜细胞 (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具有吞噬、收缩功能,(三)滤过膜的构成,内层:毛细血
4、管的内皮细胞,中间层:非细胞性基膜,外 层:肾小囊脏层足细胞,内层:有7090nm窗孔,小分子溶质及小分子量血浆蛋白通过, 但血液中有形成分则不能通过.,基膜层:有直径为38nm的网孔,它决定可滤过分子的大小, 是滤过膜的阻碍血浆蛋白主要滤过屏障,外层:有足突,足突之间形成滤过裂隙膜,膜上有直径414nm的小孔,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物质(糖蛋白),正常人体两肾全部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达1.5m2以上,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2.0nm能自由通过,.有效半径,4.2nm完全不能通过,2.04.2nm能部分通过
5、,. 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被滤过物质所带电荷:,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交感神经支配,脊髓胸12腰2中间外侧柱,节前纤维,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肾动脉,肾小管,球旁细胞,递质: NE,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放。,肾脏血管分布的特点:,有两套相互串联的毛细血管网:,(1)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压力高,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而生成终尿,利于肾小球的滤过而生成原尿,(2)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压力低,二、肾血流量及其调节,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1、血流量大,2、分布不均匀,3、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在
6、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机制:,肌源性学说,管-球反馈,在可调节的范围内, 肾动脉压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1、肌源性机制:,达10.7kPa时, 管径舒张已达极限, 达24.0kPa时, 则收缩已达极限, 以上两者都将丧失调节血流量稳定的能力。,肾动脉压,1.使肾血流量与泌尿机能相适应;2.使GFR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3.有利于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稳定.,生理意义:,2.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TGF),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Na+Cl-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小球使入、出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或肾血流量的现象,管-球反馈示意图,(二)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1.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2.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3. Nd、NE、ANGII、血管升压素、腺苷也能引起肾血管收缩,4. 前列腺素、ACh、心房利尿钠肽、缓激肽则可舒张肾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