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五章1.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166741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五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五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五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五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五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包括第三章心理应激、第四章心理评估、第五章心理干预)一、名词解释1. 心理应激;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2. 生活变化单位; 用以标记生活事件,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3. 认知评价; 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 出估计。 4. 社会支持; ; 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社会人和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5 标准化测验: 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对个体实施的方法, 具备主要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 达到国际公认水平。 6. 效度; 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2、 7. 评定量表; 对自己主观感受力和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进行量化描述的方法。 8. 心理治疗;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护理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 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9. 暗示疗法; 它是在护士通过对患者的积极调动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一种方法。 10. 行为治疗; 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 通过对行为问题的分析、 检查, 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定干预的措施,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

3、质量和整体水平。二、单选题1塞里的应激研究更接近于目前应激概念中的( D )社会反应B心理反应 AC 行为反应 D生理反应2应激反应最妥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A )A 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B 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C 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D 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3最常出现的应激情绪反应是(A )A 焦虑B抑郁C 愤怒D恐惧4. Lazarus和Folkman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A )A认知评价B应对方式C个性特征D社会支持5 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忍耐,最宜称其为( C )A积极应对B问题关注应对C特质应对D应对

4、策略6 . 按韦氏智力量表,智商在69 以下属于: ( D )A 平常智力B低于平常智力C 边缘智力D低下智力7常用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是:( C )A 洛夏测验B韦氏智力量表C 90 项症状自评量表D 卡特尔人格测定量表8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个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取得的一致程度反映了该测验的: ( A )A 信度B精度C 效度D样本9专门用于反映焦虑症状的量表是:( D )A LESBSCL-90C SDSDSAS) B评估以下什么内容:(SDS 10A生活事件B抑郁症状C心理症状D焦虑症状11心理治疗不适合下列哪类临床病人: ( D )A 急性疾病的病人B慢性疾病的病人C 社会适应不良D 急

5、性期精神分裂症12心理治疗能否取得成效,最基本、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 C )A 治疗者的知识和水平BC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D13认知治疗所重视的是:( DA 个体适应不良的行为BC 个体行为问题的实质D14认知治疗临床应用最多的是:A 抑郁障碍BC 躯体化障碍D15生物反馈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A 行为学习理论、生理学和信息论 B 行为学习理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C 行为学习理论、生物学和信息论 D 生理学、信息论和控制论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个体童年的创伤经历 个体对现实事件的评价A ) 强迫症 人格障碍B )16 关于生活事件的概念,不正确的叙述是( C )A 即应激刺激物B

6、 即应激源C 即生活中的不良情绪17负性生活事件是指(BA 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C 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D即生活变故)B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D公认的有害事件18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作的(B )B认识和行为努力 A 情绪调节D C 潜意识中的防御求助活动 ) 关于特质应对,确切的描述是( 19C 与个性特征和个人行为习惯有较高的相关性AB 与生活事件性质有较低的相关性C A 、 B 均对D A 、 B 均不对20个体与社会人和社团组织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称(C )A 人际关系 B社会角色C 社会支持应激的内部资源三、填空题1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_满足

7、需求 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2 . Folkman和Lazarus (1984)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过程分为 初 级评价 和次级评价。3 .标准化的测验应包含信度 效度?口常模。4 .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接触焦虑的情景是由轻到重逐级进行,不进行放松训练的行为治疗称为逐级暴露法。.5 .患者中心疗法来自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其创导者是心理学家罗杰斯 。.6 .支持治疗所提供的主要包括解释、.进环境的改善等五种成份。7 .贝克(Beck)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强调 ,,者的相互作用关系。8 .研究表明,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事件。9 .明尼苏

8、达多相人格调查表主要用于鼓励 、保证、 指导、促认知、行为和情感三负 J生事件高于正性病理心理 的研究。10.离差智商适用于_任何年龄的被试者。四、简答题.1 .简述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损害的主要策略。 控制或回避应激源。改变认知评价。改善社会支持。应对指导。 松弛训练 等2 .简述应对概念的多维性。从应激过程来看,应对活动涉及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和心身反应各个环节,从这 一角度所进行的应对研究曾称为过程研究(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 从主体的活动角度看,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行为和躯体活动。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从应对是否有利

9、于缓冲应激来看,可能存在积极的应对和消极的应对。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应对风格( coping styles)或特质应对。以特质应对的理念进行 的应对研究曾称为特质研究(trait-oriented approach )。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还可以有相对狭义”的应对研究,例如病人对于疾病的应对策略、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应对策略,以及与个 性有关的特质应对方式。3 .合理使用心理测验应注意哪些方面?(1)应当防止滥用心理测验,只有在临床诊断、治疗做出决策时才进行心理测验。(2)阅读应用心理测验报告者要掌握相应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要做出恰当正确的判断。(3)注意选择实施测验的时机。4

10、 .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治疗者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治疗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按程序进行。治 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恢复。疗的对象是具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人。5 .简述系统脱敏的基本步骤。 放松训练。 等级脱敏表。 放松训练基础上脱敏。五、论述题1试述“心理应激是多因素系统”的理论对医学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人的健康问题。它使我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应激多因素的动态平衡之中。 在病因学方面。心理应激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和生物各应激因素的作用及其内在规律。 在治疗学方面。可以通过任何消除或降低各种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入手,达到治疗目的

11、,如所谓应激干预模式或压力自我管理计划( self -management program )等。这些干预策略包括了应激作用“过程”或“系统”的多个环节。在预防方面。如何合理调整应激刺激和各有关中间因素的构成体系,使每个人在适宜的 内外环境下健康成长或保持适应, 如所谓的应激无害化或应对指导训练, 都可以看成是以应激理论为指导的心理保健措施。2试述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 强调潜意识中早年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如精神刺激、素质因素等)可转化为各种心身症状(精神疾病如癔病、神经症,躯体疾病如溃疡病等) 。 通过耐心的长期的“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 帮助病人将潜抑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挖掘出来, 转变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进行疏导,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消除病人的症状,而是注重人格、思维模式、态度的转变,解决早年的心理冲突,消除潜意识心理冲突的影响,启发病人的自我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现状与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