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需要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获得什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相对于学生的成长阶段属于特殊时期。一方面是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身体生长发育进入快速阶段, 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层面与身体发育的成熟程度不一致,导致许多学生叛逆行为的产生。 针对上述情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教学工作不仅要包括体育基本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更要涵盖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真正获得促进自身全面 成长提高的知识和技能。一、 获得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文化。体育不仅是现代社会中锻炼身体的最普遍方式,更是全人类提高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古希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还是我
2、国春秋时期就产生的“蹴鞠”古老运动,体育始终以自身 的独特魅力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 体育更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成为支持国家经济与国家形象的重 要支柱。因此,对于中学生的体育教学,应该首先使他们了解体 育运动的发展历程,明确体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更是人类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融合交流的肢体语言。 让中学生从理论层面了解,进而从实践过程中去体验。二、获得基本技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中学阶段处在学生身体快速成长时期,学生的力量,柔韧, 灵敏等各项基本素质均亟待提高。 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近年来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令 人担忧,
3、近视,肥胖,体弱多病等因素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 脚石。这就要求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认真学习,努力掌 握各类锻炼与提高身体基本素质的方式方法,不要出现“运动偏食”现象,对于体育活动项目单纯的以个人喜好来对待,应注重 有利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基本技能练习。明确任何运动离不开基本技能的掌握,夯实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才能在今后的 体育人生路上更上一层楼。三、 获得心理健康指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 它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具中心理健康已经贯穿于学生 成长中的方方面面。那么,现代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也要求 不仅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同
4、时也需要注重心 理健康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个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 的协同配合意识,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 现代中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相对孤单的家庭环境以 及长辈溺爱的氛围中,学生不能得到足够的社会适应锻炼, 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体育课程中的个人竞争,团 队比赛,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以健康的心理面 对成功与失败,切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综上所述,现代中学生对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能够 也应该获得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学生的被动获得,同时也对教师的主动传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只 有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名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才能为 社会培养出更多优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