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审美素养【内容摘要】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美术教育也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关键词】发展个性 审美素养 兴趣 情感 创新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越来越深入人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地发展成了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
2、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环境、搭建舞台。我是一个在生活中崇尚个性的人,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年来,我也在不断追求着教学的个性,追求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下面我就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谈谈我的体会。一、兴趣个性创造的原动力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一个学生若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投入地去了解、去研究、去创作,也因此而成就了许多有特色、有个性的优秀作品。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之所
3、以会比一般的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其实也并不是他们有非常突出的艺术天份,而恰恰是因为他们比一般同学更喜欢美术,喜欢借助各种美术语言,通过各种表现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而在这样的情形下所产生的美术作品往往就是最为生动最为感人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和培养,使之好学、乐学。1、以生动的教具、精美的范作激发学习兴趣上好任何一堂课,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美术课来说尤为重要。准备教具、绘制范作是美术教师重要的备课内容,也是美术课的特点,同时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精美细致的范画范作常常能在给学生以美的享
4、受的同时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每当我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作品时,总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啊!”的赞叹声,他们也会因此而变得情绪高涨,充满创作的激情。如在教学六年级艺术教材中情感的表达一课时,我整理了一批自己近几年来的书作,包括获奖作品和参展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有的连声赞叹,有的惊呼“真的是你写的吗”,有的流露出崇拜的眼神那一节课,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参与学习特别得主动、认真。2、以激励的语言、多变的形式调动学习兴趣教师饱满的精神、大方的仪态、亲切的语言能把课堂变为一个宽松和谐而又充满人情味的艺术创造空间。在这里,教师是带领学生遨游艺术殿堂的引导者,教师用通俗易懂、
5、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述配以适当的手势及感情适度的表情与学生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励性的话语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而灵活多变的美术活动形式,则能让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这一次是涂涂画画,下一次是剪剪贴贴,同一个内容既可以用各种绘画形式来表现,也能够选择如泥塑、彩纸剪贴或废旧材料拼装组合等立体制作的方式来表现,多变的形式既保持了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也充分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3、以成绩的肯定、心理的满足促进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明者、探索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果不为这种需要提供养料,这种需要就
6、会消失,求知的兴趣也会一道熄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肯定他们的成绩就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我经常发现,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以“优秀”者的姿态被老师展示在自己身边的同学们面前时,他们的眼里总会流露出无比的骄傲和满足,而这种精神上的激励又会让他们对学习更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地努力,争取更好地表现。二、情感个性形成的催化剂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教师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掌握教学艺术,才能促进学生实现由“苦学” 向“乐学”的转变,并在这个转变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学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是情感与情
7、感的共鸣,是心灵和心灵的呼应,是个性对个性的影响。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增强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师生间的纽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若忽视了“情”,“理”则无从渗透,“乐”又从何谈起?所以,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使用创造性、审美性、情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1、注重情感体验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理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能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是的,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艺术家借
8、助不同的外在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欣赏者则通过作品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艺术不同于科学,它充满了感受性、可变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欣赏作品时,始终贯穿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评价,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去补充和丰富作品艺术形象的内涵,进行着能动地积极地再创造。2、促进情感交流美术教育是借助充满情感的艺术形象,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之感之以形、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的。这中间,情感是维系艺术作品与学生心灵世界之间的纽带,教师是牵引着学生走入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的桥梁,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
9、,激起学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波澜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个性的流露是自然而然的,情感的互动更使个性表现得更为鲜明,更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尽量多的美术作品,多激励、多启发、多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以此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3、培养情感态度美术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教学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点线的勾勒、彩墨的描摹、造型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综合的美术素质。我们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健康的人格,不仅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发展他们基本的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发现美、懂得欣赏美、乐于创
10、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六年级艺术教材郑重的承诺一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印章的历史文化、篆刻的艺术特色,更要让学生知道做人的原则,要信守承诺,真诚待人。三、创新个性发展的主旋律艺术既有共性,更讲究个性,古今中外无数大师的经历证明,真正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在美术学习者面前无能为力。只是表明,美术教育者一定要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教学过程更要注重以诱导的方式去引领学生将个体独有的对于美的灵感、体悟和情感有效地宣泄、展示出来,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
11、来。这些特殊性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个性化的教学。1、教师意识的创新。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只要教师指导思想正确,能够把自己的创新思维渗透到教学策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学也就具有了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美术教学活动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但是若教师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那么所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成了一句空洞而毫无意义的口号。学生主体性的张扬是以教师主体性的解放为前提的,这其实也意味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一方天空中画上一个个奇
12、异的问号,并激起他们探索的冲动。2、教学内容的创新。美术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中所规定的,我们的教学活动都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的。但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并不是死的条条框框,我们要随时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脱离教材内容规定的大范围之内,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时可以加入一些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有时可以灵活变通地改换一下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常教常新。在教学中,对于每一课题,我们都要尽力设计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案,鼓励学生们去想象、猜测、假设、推敲和验证,让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一种个性体验活动。3、表现形式的创新。美术的
13、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来表现的材质也越来越丰富,真可谓五花八门。但不管是讲究寄情于画、情生笔先、画尽意存的中国绘画,还是写实与印象各有千秋的西方艺术,都注重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纵观历来古今中外传世之作均立意其中。同样,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也清晰地表现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想象,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鼓励学生在作品中标新立异,鼓励他们的独创精神,要他们大胆地去发现、去表现,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表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很笨拙很稚嫩,但却都能反映出学生的一片真情,笨拙中透着纯真,童
14、趣天成,别具一格,这就是他们的个性,而学生也在这样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活动中,逐步提高了审美素养。时代在发展,面对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人们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艺术的调节。而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方面,架起了语言与非语言之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桥梁。它使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完美,并运用美术的表达形式传递情感与交流思想,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我们的美术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去欣赏美、创造美,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得到心智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发展。作为美术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继续不断地努力!20105【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7 月第 1 版。2、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俞玉滋、张援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3、美术教学论,王大根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