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21585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影响20 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的供应、生产链日益延长,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将更多的国家与地区纳入到国际分工,形成了所谓的全球或区域性生产网络。这是全球生产过程一种重要的组织创新, 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加强了该地区各经济体间的联系,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东亚地区众多不同类型的经济体相互间在资源禀赋、工业化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地理临近、交通便利,这些客观条件有助于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形成。总体来看,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还同以下一些因素密切相关:1生产过程分散

2、化(production process fragmentation)的进展从比较优势理论到赫俄理论再到新国际贸易理论,主流贸易理论一直将最终产品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产品的生产过程总是在特定的国家或经济体内部进行,并通过国际贸易将这些最终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交换。如果它们具有跨行业性质,则属于产业间贸易;如果贸易对象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形态的同类产品,则属于产业内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特别是自 1990 年代以来,中间产品和零部件贸易却成为推动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重要原因,就是所谓的“生产过程分散化”的进展,即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不同工序,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国际性或区域性

3、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进程中来。出现生产过程分散化的原因有三:(1)生产技术的进步使价值链可以被分割成细小的、可转移的零部件;(2)通讯和运输技术的创新使得各国间的时空距离更加缩短,并使得速度、效率明显提高,协调成本大为降低;(3)各国采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大大降低了贸易和投资壁垒。生产过程分散化的出现,有助于各国在某一产品的价值增值链中找到适合位置,也使跨国公司可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分布在最合适的国家和地区,这就推动了以往按产品或产业进行国际分工的方式向直接按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方式过渡。此外,由于中间产品与零部件需要不停地跨越国界,国际贸易统计中必然会

4、出现重复计算,这也是 20 多年来国际贸易增长格外迅速的原因。2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发展众所周知,水平型(或市场追逐型)FDI 主要以占领东道国市场为目标,而垂直型(或称效率追逐型)FDI 则以利用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其他资源为主要目的,其最终产品也主要是销往母国市场或第三国市场。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 FDI 更偏重于垂直型。过去,日本通过以 FDI 为核心的产业转移,将其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四小龙” 。东亚“四小龙”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再将这些产业转移给后发的东盟与中国,从而实现“比较优势的循环” 。在生产过程分散化出现以后,日本与东亚“四小龙”更多的是将某一

5、产品或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工序分离出来,转移到中国和东盟国家,利用其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组装之后再出口,同时自己保有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工序。这在电子产业或一些机械制造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垂直型 FDI 总体上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如水平型 FDI 显著,但这种类型的 FDI 却更加有助于整合区域内的各国资源,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使区域性国际分工模式向动态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区域生产网络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3东亚各经济体的政策鼓励与拉美传统的进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不同,东亚各经济体多选择了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同样,在对待外资的态度上,东亚也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引进 FDI 政策(拉

6、美则主要是借外债) 。不过,在对待 FDI 的问题上,以日本和东亚“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北亚经济体同以东盟为代表的东南亚经济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前者在经济起飞时面临较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可利用自身技术、资本积累来实现工业化,因而都有一个成功的进口替代阶段;而后者则处于竞争愈发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无暇实现自身的资本积累,只能寄望于通过 FDI 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中国吸取了东亚高速发展与拉美债务危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改革开放之后也选择了依靠 FDI 吸引外资的道路,且要求企业以出口为导向,以赚取外汇为目标。在对待 FDI 的态度上,东盟国家与中国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从上世纪 70 年代到

7、80 年代中期,它们实行的是有选择的FDI,即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区;此后,马来西亚和泰国从1985、1986 年开始,菲律宾、印尼和中国从 1991、1992 年开始,对 FDI 采取了更加欢迎的态度,尽可能多地吸引 FDI。自 1993 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 FDI 数额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还采取了出口退税政策,以及对用于出口加工的进口零部件实行免税,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等,有力地推进了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可以看出,生产过程分散化为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先进国家(地区)的 FDI 与后进国家(地区)的政策支持使得区域生产网络的出现成为可能。需要指出的是,

8、生产过程能否分割为两个以上的环节取决于产业技术及其类型,因此以生产过程分散化为基础的区域生产网络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和电子产业等领域内。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特点1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由表 1 可看出,在世界三个主要经济区的贸易方式中,东亚的零部件贸易自 1992 到 2004 年间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4 年,东亚零部件贸易所占的比重是三个区域中最高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份额,而欧盟则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同零部件贸易相比,东亚的最终产品贸易份额则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特点,即以零部件贸易为主,加工组装后的最终产品主要销售到区域之外。表 1

9、零部件贸易与最终产品贸易中区域内贸易所占比重 (单位:)经济区域零部件与最终产品东亚 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盟1992 48.0 46.6 66.1出口2004 67.4 49.1 53.01992 62.7 43.2 69.8进口2004 73.7 41.9 60.01992 54.4 44.5 67.5零部件总额2004 70.3 45.4 58.21992 36.7 50.6 59.6出口2004 40.4 61.8 53.61992 58.7 38.0 65.8进口2004 56.6 41.4 56.41992 45.2 43.5 62.6最终产品 总额2004 45.2 49.7 54.

10、4数据来源:UN comtrade2形成了“三角贸易”格局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即进口大量的零部件与半成品,加工之后将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外。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发展过程中,中间产品主要由日本和东亚“四小龙”提供,出口则依赖于欧美尤其是美国市场,这就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三角贸易”格局。由于中国已经以其巨大的市场规模、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及各种优惠政策成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贸易伙伴的考察来了解这种“三角贸易”格局。由表 2 可直观地看出,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以及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而中国的进口则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东盟、中国台湾等地区。

11、欧美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而东亚则成为逆差的主要来源。表 2 2005 年中国前十位出口市场与前十位进口市场前十位出口市场 前十位进口来源地排序 国别/地区金额(亿美元)占比()占比变化()排序 国别/地区金额(亿美元)占比()占比变化()1 美国 1629.0 21.4 0.3 1 日本 1004.5 15.2 -1.62 欧盟 1437.1 18.9 0.8 2 韩国 768.2 11.6 0.53 香港 1244.8 16.3 -0.7 3 东盟 750.0 11.4 0.24 日本 839.9 11.0 -1.4 4 台湾 746.8 11.3 -0.25 东盟 553.7 7.

12、3 0.1 5 欧盟 736.0 11.1 -1.46 韩国 351.1 4.6 -0.1 6 美国 487.3 7.4 -0.67 台湾 165.5 2.2 -0.1 7 澳大利亚 161.9 2.5 0.48 俄罗斯 132.11.7 1.7 0.2 8 俄罗斯 158.9 2.4 0.29 加拿大 116.5 1.5 0.1 9 沙特 122.5 1.9 0.610 澳大利亚 110.6 1.5 - 10 香港 122.3 3.6 -0.2总值 7620.0 100.0 - 总值 6601.2 100.0 -数据来源:3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贸易关系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经济体

13、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亚各经济体在美国贸易逆差中的份额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日本大幅度下降,东亚“四小龙”也显著减少,东盟四国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只有中国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自 2000 年起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特别是自 1995 年以来,中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各经济体对华出口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地位更加突出,这就导致目前的“三角贸易”形成了以中国为枢纽的新格局。1997 年之后,中国从东亚进口与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之间波动性逐渐趋同,中国作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出口平

14、台的作用日益突出。可以认为,中国出口取得的成功是所有东亚经济体出口的成功,其他东亚经济体在世界市场上的不成功可以在中国市场得到弥补;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出口的出色表现也为自己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并替代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对象。三、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影响1区域层面:经济周期更加协调一致经济学家们经过实证检验发现,贸易对伙伴国之间经济周期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向:产业间贸易强调了各国产品的专业性,从而导致了伙伴国间经济周期的偏离;而产业内贸易则趋向于增强贸易伙伴国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使区域内贸易占东亚贸易总额的比重由 1980 年

15、的 32%上升到了 2005 年的 50%以上,由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主要由垂直型 FDI 构筑,并且以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为主,使得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周期日益趋于一致。与此同时,由于东亚同欧美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也使得东亚同欧美的经济周期逐渐偏离。这一现象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即已开始,特别是随着 1985年日元升值、日本增加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和 FDI 之后,东亚其他经济体与日本的经济周期越来越一致,与美国则越来越偏离。但由于除了日本之外的东亚经济体为保证对美国的出口,多选择了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日本是自由浮动,香港是硬钉住) ,在 1995 年之后日元下跌、美元升值的情况

16、下,东亚经济体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它们的出口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并最终引发了东亚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在区域内的传染效应也使东亚各经济体意识到,日益紧密的产业内贸易与 FDI 已使它们之间形成了越来越高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因此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常常谁都无法幸免。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为东亚地区展开进一步的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础。2全球范围: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与全球经济失衡同德国与东欧、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区域生产网络不同,东亚缺乏一个最终的市场提供者,中国作为东亚出口市场的地位虽然越来越突出,但东亚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零部件与半成品,这些中间产品经过加工后,最终产品仍需要欧美市场来吸收。一个典型

17、的现象是:虽然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比重逐渐增大,但在出口方面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却并没有随之减少,而是始终维持在 20%左右的份额。为保证对美国的出口,东亚各经济体多采取了名义钉住或事实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使东亚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还流美国。这样,自欧洲货币体系(EMS)确立之后,东亚就成为“美元体制”最重要的支持者东亚国家越是希望保证对美出口,就越要努力保持对美元的钉住汇率;而越是维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就越希望保留尽可能多的美元外汇储备。2001 年之后,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911”事件的打击,美国资本账户中私人资本的流入急

18、剧减少。而此时,来自东亚的官方外汇储备通过对美国国债的购买,成为为美国资本项目注资的主要来源。外部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压低了美国的长期利率,进而推动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由房地产繁荣带来的财富效应,支撑了美国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对东亚的进口。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兼有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双重优势,使得东亚与美国之间形成了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双重循环” ,这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鉴于东亚各经济体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如果东亚想要减轻对美国市场和“美元体制”的依赖,并且增强区域层面的制度性合作的话,以下两点应该是努力的方向:第一,加强区域内的贸易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最终产品寻找区域内市场;第二,加强货币金融特别是汇率领域的合作,减少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当然,考虑到东亚的历史与现实,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东亚各国、各地区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与艰苦的政治努力。(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 2006 年第 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