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培养农村小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居巢区亚父街道福和希望小学许会云撰写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培植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 想感情,唤醒了学生乐意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些语文素养的获得,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新课标在第二学段(三、四年级)有这样明确规定:“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我在农村小学工作已近二十年,发现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增高, 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提高。一部分农民家庭对孩子学习不太关心,加上上大学所需支付的昂贵的学费,也成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因而,他们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
2、问。孩子能学则学, 学不好也没关系,反正还可以外出打工嘛。正因如此,农村小学生虽已上到四年级,可多数 学生不会主动识字。 当老师检查时,如听写生字词,就会发现学生错误多多,朗读课文时即 使碰见学过而又不记得的字,也不会主动去查字典或问其他同学,就这样过去。久而久之, 遗忘的字越来越多,人也变得越来越懒,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那么该怎样培养农村小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呢?我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 能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可见,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养成主动识字习惯的关键。 的确,兴趣
3、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方法也很多。如:形象识字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 儿歌、谜语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不易忘记。儿歌识字。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就难以忘记。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抓住 字的特点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如在教授“碧”时,我教给学生这样一首儿歌以助记忆: 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学“困”时,可编成这样一首儿歌: 一个公园四方方, 一棵小树在中央。字谜识字。可利用自编的一些简单
4、的字谜来识字记忆。如“又在村中”(树)、“人在树旁”(休)、“三人看日出”(春)等等。儿童觉得有趣,自然提高了识字的兴趣。久而久之, 他们根据自己的识字记忆方法,也渐渐地能编一些简单的字谜,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 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语言能力。故事识字。在教学“苦”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真苦啊,冬天一家十口都挤在一起,没有被子,只能盖些草。 学生听得有味,“苦”字的形、义都记得非常深刻。连环识字。单独记忆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如果 以字组词,连词成句,形成连环,这种构成不但记得牢, 还可以扩大识字面。如在教学“联” 字时,我引导学生说出“联想”“联系” “联合” “关
5、联”“妇联”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借词造句,练习说话:“我的父母虽然在外地打工,但经常和我联系。”“读了长城一文,我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他们真了不起!”“这两件事有关联”既丰富了语言,又激发了兴趣,利用学生脑中的记忆块,构建一个网。游戏识字。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也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 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和课改要求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 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识字教学之中。拼一拼。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学生在 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画一
6、画。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识字和画画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并加以说明。编一编。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在班级中开展编猜字谜比赛, 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然后去猜别人的字谜,评出编和猜的优胜者。如:十月十日一一朝,一 月长半斤一一胖,一刀将牛和角分开了一一解说一说。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创 编儿歌教学生字,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 ”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 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的方法不胜枚举。再比如:转变学习方式
7、,提高识字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领 读生字,讲解生字结构、 记忆方法等。这些设计都只能局限于课堂之上,激发不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转变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构建生活大课堂,努力拓宽学生识字的空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艳 丽的鲜花,峭拔的山峰,欢唱的虫鸟,潺潺的泉声,组成了一个形、色、声交汇的大千世界, 只要我们抬头张望,破晓的旭日,西天的晚霞,雨后的彩虹,灿烂的星月,无不吸引着孩子。 因此,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游览,去采撷,去拍照,回来陈列起来,写上物品的名字,不 会写的请教老师或同学。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电影电视中识字,试着阅读打出的字幕, 捕捉
8、一闪而过的广告牌、灯牌等的名字。还可以带领学生去菜地认识蔬菜识字,积食品包装袋识字 :去超市识字等等。让学生把认识事物与识字有机结合起来,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其次是认真切实上好课堂教学的小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识字。 学生可以同伙伴合作,同老师合作。如合作猜谜识字,合作办手抄报,合作归类整理“识字 成长记录袋”,合作展示交流每周所学的生字新词等。合作探究过程不仅是提高学生识字能 力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过程,让学生有成就感。最后是比较识字。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在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形近字的不同之处, 并说出字义来帮助区别记忆。如在教学“辫”时,我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近的字:辨、辩、 瓣。要学生找出这四个字的不同在中间部分。如“辫”中间是绞丝,与丝绸有关,女孩扎辫 子用丝绸,因此,可组词“辫子”。而“辩”中间是言,说明它与说话有关,可组词“辩论” “狡辩”。“瓣”中间是“瓜”,可以这样想:一个大西瓜被分成几下,一下就是一瓣,可组 词“几瓣” “花瓣”。学生掌握了这种比较方法,在字形字义上掌握就会更为牢固。有了成功 的体验,学生识字的愿望就更强烈。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兴趣,逐步养成主动 识字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