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整理)钟吕传道集译解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整理)钟吕传道集译解”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钟吕传道集直译简介钟吕传道集内丹术经典著作。3 卷。又名真仙传道集或钟吕传道记 。五代,施肩吾撰。全书以钟离权与吕岩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术要义,共 18 卷。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练形、朝元、内观、磨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气功学说的精华内丹学说建立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对后世影响甚大。 钟吕传道集的发展钟吕传道集属钟吕内丹派早期著作。极受后世推崇
2、,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它以钟离权和吕洞宾师徒教学问答的形式撰成,反映了完整的养生2教育、教学过程,包含有大量丰富的道教内丹养生教育思想。作者施肩吾,唐道士。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有诗名。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 年)进士,后隐于洪州(州治今江西南昌)西山(今江西新建县西,一名南昌山)修道,世称“华阳真人”。所著有西山群仙会真记 、 太白经 、 黄帝阴符十八卷。题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纯阳真人吕岩洞宾集,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纯用问答体。经解 、 钟吕传道集等,另有诗西山集十卷。唐朝与五代,是内丹之道发展的关键时期,李筌、张果等直译阴符经 ,钟离权著
3、灵宝毕法 ,吕洞宾传钟离权丹道,施肩吾撰钟吕传道集 ,崔希范撰入药镜 ,司马承祯作天隐子 ,陈抟著指玄篇 ,作太极图 、无极图 ,使内丹之道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完备。论真仙第一【原文】吕祖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直译】吕祖问:人出生以后,能够平平安安而不生病,身体强3壮而不衰老,长生在世而不死亡,是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实现?【原文】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长黄芽;五千日气足,其数自满八十一丈;方当十五,乃曰童男。是时阴中阳半,可比东日之光;过此
4、以往,走失先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直译】钟祖答:人的生命诞生,是来自父母交会阴阳二气的结合,也就是精血相合生成胎胞,并且于最初的一点元气而生成为最初的一点形体,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由此而形成胎儿,三百日后,元灵的光进入形体后,从母体降生。人体成形以后,阴阳己开始有升有降,人体开始生长;五千日之后,阴阳生化之数满九九八十一,为最最大,这时年龄达到 15 岁,称为童男。这时可以比拟为人体内的阴、阳二气运化比例相当,好象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从此以后,人体的元阳之气开始被消耗,真气逐渐消散,一直到真气衰弱产生疾病最终衰老死亡。【名词解释】 ,来自百度。4黄芽:原系外丹家用指丹鼎内所生芽状物,
5、视其为生机方萌之象,又其色黄,故名。内丹家借用,谓先天一炁萌生的象征。 悟真篇:“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 ”即指入静之中,先天真气渐生渐聚,如同方萌黄芽。又为“药物”的异名。太初:道家哲学中代表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 (这里是指精卵相授的最初状态)太质:“太质者,天地清浊之质也,其质如卵,而玄黄之色,乃太空之中一物而已”,这里是指人体最初的物质形态。(这里是指母体内最初的胎儿)太素: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 (这里指一诞生的婴儿。 )【原文】平生愚昧,自损灵光;一世凶顽,时除寿数。所以来生身有等殊,寿有长短,既生复灭,既灭复生,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
6、,透灵于别壳,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旁道轮回,永无解脱。或遇真仙至人,与消其罪报,除皮脱壳,再得人身。方在痴瘖 (音因) 愚昧之中,积行百劫,升在福地,犹不免饥寒残患,迤 (音以) 逦(音里) 升迁,渐得完全形貌,尚居奴婢卑贱之中。苟或复作前孽,如立板走丸,再入旁道轮回。【直译】人出生在世自而生愚昧,自己损耗自己的元灵性光,这5一世只知道 消耗自身真气,随着时间增长而使寿命越来越短。所以人们的身体因为因缘不同,而寿命也是长短不同,出生后经历几十年又归于死亡,死亡后又再转世,这样反反复得而不能领悟大道,如果这样世世都坠落,就会使灵魂失落于非人类,使灵魂寄托到非人类的身体,原本的根基丢失,不在成为
7、人类,这样就坠入了旁道,永远都无法解脱。如果遇到真正的仙人,帮他消除罪报,除去了非人类的皮壳,再次得到了人身。在痴迷于愚昧之中,积累行功行,历经劫难,能够提升到了有福分的环境,仍然是免不了要受饥饿寒暑病患相侵,如此在不断的磨练中上升,才能逐渐获得以前的形貌,但仍然是生活在比较卑贱的环境之中,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不去珍惜重复以前的错误做法,就像在立着的板上滚动圆珠,只是走了一个上下来回,仍会再次坠入旁道轮回。痴瘖:痴愚者(来自金山词霸 2007)迤) 逦:亦作” 迤里” ,曲折连绵。 (来自百度)【原文】吕祖曰:生于中国,幸遇太平,衣食稍足,而岁月未迟。爱者安,而嫌者病;贪者生,而怕者死。今日得面
8、尊师,再拜再告,念生死事大,敢望开陈不病不死之理,指教于贫儒乎?6【直译】吕祖问:生在我们中国,有幸生存在太平的世界,穿着和饮食充足,岁月在流逝,喜欢的是安逸,嫌弃的是疾病,贪求的是生存,惧怕的是死亡。今天能见到尊师,真心的求教于恩师,感念在生死的事情是人生最大的事,请求您能说明能够不生疾病长生于世的道理。【原文】钟祖曰: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常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为人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直译】钟祖答:人如果想免去进入轮回,不再成为非人的异类,使身体没有疾病、死亡的痛苦,健康的生存于天地之间,要使自身阴阳平衡,成为健康的人,而不至于病死为鬼,在
9、人的基础上修炼自身而成仙,在以仙为基础继续修炼而上升至天界。【原文】吕祖曰:人死为鬼,道成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直译】:人死了以后变成鬼,通过修炼可以成为仙,仙己经是一等了,为何还要在仙中还要升入天界呢? 钟祖曰:仙非一7也。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为鬼。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为仙。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随分也。【直译】:钟祖答:仙并非就一种。全是阴气而无阳气的是鬼,全是阳气而无阴气的是仙。阴气阳气都存在的是人,只有人能死后成鬼,修炼成仙。人在年少的时候,不注重保养身体,放纵情欲,到
10、老年身体生病后死亡了就是鬼。如果学会养生,知道如何修炼,超脱于凡人,达到圣人境界,摆脱了凡间而进入仙界。然而仙也是分成五等的,同时修炼的方法,也有三种不同的级别。如何努力修炼,是人的主观因素,至于是否能成功也有一部分个人缘分的客观因素。【原文】吕祖曰:法有三成 ,而仙有五等者,何也?钟祖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8至此,钟祖指出,道教修行,法有三成,仙有五等鬼最低,近于鬼, 天仙,最高修练的功法,也是从低开始,三个层次【原文】吕祖曰:所谓鬼仙者何也?【
11、直译】:吕祖问:所说的“鬼仙”是什么样的呢?【原文】钟祖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直译】:钟祖答:所说的鬼仙,是五仙中的最低的一层,是在阴界中超脱,神像不清,在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然不入轮回之中,但也不能得道成仙,最终没有真正的归宿,也就是能重新投胎而己。【原文】吕祖曰:似此鬼仙,行何术、用何功,而致如此?【直译】:吕祖问:要成为鬼仙,是什么样的方法,和修练的功法才能有这样的结果呢?9【原文】钟祖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
12、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释门真大得手者便是金仙) ,诚可笑也。【直译】:钟祖答:修持的人,不能明司大道的真正道理,只是想追求快速成功。身形就象槁木一样,内心就象死灰,只中神识内守,而专心于某一方面,在入定的时候而修出阴神,这是清灵的鬼形,并不是纯阳的仙人。所以他的一点阴灵不会消散,所以说叫“鬼仙”。虽然名为仙,实际还是在鬼的范畴。这里论述了鬼仙,仍是不得方法,最后还是入鬼道而不能升仙道。【原文】吕祖曰:所谓人仙者,何也?【直译】:吕祖问:所说的“人仙”是什么样呢?【原文】10钟祖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
13、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 交 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直译】:钟祖答:人仙,是五仙中排列在第四的。仍是修真的人不能领悟大道的道理,只能得到其中的一种方法,只是深信此法而立苦志,一生不会变通,五行的气交合在一起,身体形质变得坚固,外界各种邪质、瘟疫不能侵害身体,身体建康而很少得病,这就是人仙。【原文】吕祖曰:似此人仙,何术何功,而致如此?【直译】:吕祖问:像这种人仙,是什么样的修炼的方法和功法才能有这样的结果?【原文】钟祖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 (音咽) 者,咍( 海平声) 吐纳之为错;着( 音酌) 采补者,笑清净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