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压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一、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定桩位埋桩尖:(1)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用经纬仪放出各轴线,定出桩位,埋 好桩尖。(2)每根桩施工前均用经纬仪复测桩位,并请监理人员检查验收。 2、桩机就位:(1)将压桩机移至桩位处,观察水平仪和挂在压架上的垂球,调 平机身。(2)以导桩器中心为准,用垂球对准桩尖圆心,找准桩位。表一桩位的允许偏差项项目允许偏差1带有基础梁的管桩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50+0.01H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3桩径或1/3边长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1/3桩径或1/3边长中间桩1/2
2、桩径或1/2边长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3、吊桩、插桩:(1)驱动夹持油缸,将夹持板放置在适应高度。(2) 启动卷扬机吊起管桩,再将管桩(或桩段)吊入夹持梁内,夹持油缸驱动夹持滑块, 通过夹持板将管桩夹紧, 然后压桩油缸作伸程动作,使夹持机构在导向桩架内向下运动,带动管桩挤入土中。(3)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将管桩压入土中 0.51.0m后,用双向经纬仪调整桩身垂直度。4、压桩压桩工艺流程图通过定位装置重新调整管桩的垂直度, 然后启动压桩油缸, 将管桩慢慢压入土中。压桩油缸行程走满,夹持油缸伸程,然后压桩油缸做回程动作,上述运动往复交替,即可实现桩机的压桩工作,油缸每次压桩行程
3、为 2 米。压桩时控制好施压速度。5、接桩当下节桩压到露出地表0.8m 左右时,应接上节桩,上、下节桩应在同一中心线上,偏差不得大于 5mm ,接桩前应确认管节是否合格,端板是否合格、平整,桩端埋设铁件、特别是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应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接桩就位时,下节桩头宜设置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正接直, 如桩节间隙较大, 可用铁片填实焊牢,结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mm;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3.2mm的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焊条(4mm或5mm),焊条采用E43XX 型,其质量应符合 GB/T5117-1995的规定,并请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压。接桩采用
4、2 台电焊机同时对角对称焊接,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以免桩周土固化,给续压带来困难。表二电焊接桩焊缝检验标准项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上下节端部错口(夕卜径A700 mm)(外径 700 mm)mm2用钢尺量2焊缝咬边深度mm0.5焊缝检查仪3焊缝加强层高度mm2焊缝检查仪4焊接加强层宽度mm2焊缝检查仪5焊接电焊质量外观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直观6焊缝探伤检验满足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6、送桩(1)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送桩器长 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2)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3)送桩器下
5、端面应开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连通。4)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250-350mm ,内径应比管桩外径大 20-30mm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管桩桩头之间应设置1 2 层麻袋或硬纸板作衬垫。(2) 因设计桩顶标高不一,部份桩需送桩。送桩应注意以下几点:1 ) 送桩器的规格和强度应能适应桩顶,其外形不致使贯入阻力明显增大,且易于拔出,又尽可能少带起土体。2)送桩器下端宜设置桩垫,要求厚薄均匀,并尽量与桩顶全断面接触,以免桩顶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桩顶破损现象。3)送桩时要以压桩力控制及桩长控制相结合,压桩力控制为主,相邻桩桩端高差不得大于桩净距。4)桩在压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时
6、,应及时与有关方面研究,确定能否继续施工;压入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变小,桩身出现严重回弹;桩身突然发生显著的偏斜和水平方向移动;桩身严重裂缝,产生露筋或桩顶硅破碎;周围建筑或管线发现异常情况。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当桩压至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可过早停压。否则,在补压进 时常会发生压不下或压入过少的现象。当压桩阻力超过压桩机能力,或者由于来不及调整平衡,以 致使压桩架发生较大倾斜时, 应立即停压并采取措施, 以免造成断桩 或其他事故。(3)终压 , 当压力表反映压力达到设计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和设计标高时即可终压。终压后复压两次。(4)移机满足设计要求停压后移机至下一桩位。及时整理记录,记录要
7、求整洁、完整、及时、真实。并请业主现场代表和监理,验证签字。二、质量控制要点1、油压表必须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并有鉴定合格证。2、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按设计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3、桩端进入-4粉质粘土层时,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4、静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时,宜保持稳压12分钟,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5、静压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处,不得停止沉桩施工。6、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的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
8、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7、压桩施工结束后,应做桩身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和小应变检查桩身质量。8、沉桩质量控制(1)沉桩前,应清除周边和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桩机移动范围内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桩机运行和机架垂直度的要求。(2)沉桩顺序一般采用先深后浅,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3)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4)送桩结束后,应及时用碎石或黄砂回填密实。9、压桩过程中,不能随意中止,如因操作必须,停歇时间要短。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 小时,严禁中途停压造成沉桩困难10 、管桩进场要有合格证,并逐节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者,坚决不准进场。
9、11 、管桩的吊装、运输与堆放。(1)管桩吊装时宜采用两支点法,也可采用勾吊法,吊钩钩于管桩两端板处,绳索与桩身水平交角应大于 45 度。(2)管桩在起吊、装卸、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到平稳,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3)管桩在运输、堆放时的支点位置距二端均为0.207L (L 为管桩长度)。(4)预制管桩施打前管桩吊立吊点位置距一端为0.293L, 距另一端为 0.707L。(5)堆桩场地要平稳坚实,不得产生过大的或不均匀沉陷。支点垫木的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同, 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 堆放层数不宜超过三层。 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
10、堆放, 堆放位置和方法应根据打桩位置,吊运方式以及打桩顺序等综合考虑。12 、 桩位定位采用二次经纬仪校正复核, 并经监理公司复核认可, 测 放精度攵cm。定期复核测量控制点。13 、垂直度保证措施(1)桩机的基础必须稳固,安装必须周正、水平,压桩时,导向压桩架、送桩器和桩身应在同一条中心线上。(2) 采用双向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经纬仪应放在距桩机约 20米处, 成 90 度方向设置。 如发现垂直度超标(0.5% ) , 应及时调整、重新压桩。(3) 严格检查桩顶平整度,保证缓冲垫厚薄均匀。(4) 压桩过程中必须使管桩轴心受压,若有偏移及时调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0.5 。电焊接桩前要校正
11、好上下桩管的垂直度,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小于 5mm 。(3)上下接点平面偏差小于 10mm 。14 、桩位偏差保证措施(1) 制定科学合理的压桩流程,减少挤土影响,避免压桩时影响邻桩。(2)提高就位精度,桩尖与桩心偏差1cmo(3) 提高桩的制作质量,防止桩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4) 提高接桩质量,保证上、下节桩同轴。15 、终压值质量保证措施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管桩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停止 压桩。16 、终桩后应马上进行封底、封口砼的浇注,封底砼高度为 2 米,封口砼从地面下去 1 米放置沙包, 在沙包上浇注0.5 米高的砼, 浇完封口砼后应及时测量
12、桩顶标高并做记录, 待土方开挖后重新测量桩顶标高,与终桩标高相比,确定上浮高度,最终由设计院根据标高上浮程度来确定是否进行复压和复压的数量。三、质量保证体系工程施工建立项目经理部, 下设技术组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内设质量岗,对施工各道工序质量实行24 小时全天候的监督、检查、监控工作, 并及时与项目施工监理方联系,配合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和原材料检查验收与抽样送检工作。 建立行之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明确各岗位质量工作职责, 使工程施工质量纳入有序的控制之中。 为着重解决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难题, 主要关键工序项目经理部将建立有领导、 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参加, 从而在组织上保证工程质量。精品资料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