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131627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屋面砼浇筑技术交底为了保证屋面砼浇筑后的成型效果及使用功能要求,针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本工程屋面砼的浇筑进行如下交底,希望各分包单位严格按照以下交底内容组织施工,杜绝屋面板底混凝土出现露筋、露石、孔洞、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一、施工准备1 . 材料要求:本工程屋面砼全部采用预拌商品砼,标号C25 其坍落度出厂时不大于 14cm ,至现场浇筑时应不大于7cm 。2 .施工机具:塔吊、混凝土吊斗、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铝合金刮尺等3 .作业条件:.屋面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 完隐、预检手续。.浇筑混凝土用的

2、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班组作业人员分组到位,应做到定岗定人不乱套。二、施工方法1 . 工艺流程:模内清理并浇水湿润-塔吊吊灰、对称下料f先梁后坡、由左至右、由下至上-专人 振捣人工用铁锹及时向上收灰,补灰,连续浇筑-平板振捣器二次振捣,木抹子配合初步找平-斜坡拉线控制好厚度,二次找平,阴阳角收成圆弧状,铁抹子抹第一遍-第二遍压光-终凝前第三次压光。2 .混凝土浇筑顺序:屋面砼浇筑时,应沿着屋脊方向按照由西(东)向东(西)顺序平行推进,下料顺序应由下而上且坡屋面两侧对称下料。混凝土浇筑时,应先在屋脊、屋檐、阴沟等处按照设计标高

3、进行冲筋,然后在冲筋的分格内装填砼,装填时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对称填料3 .混凝土的振捣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满足坡屋面混凝土的功能要求, 砼浇筑时采用二次振捣技术。第一次振捣时按照由下而上顺序连续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坡屋面插入,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cm )。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不得顺坡屋面平行振捣或无序斜振,以免发生“浆盖石”的假象而漏振和欠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 不再有明显下沉、不再有气泡和泌水冒出为度。砼振捣时用铁锹配合收灰,及时补灰,在山尖墙体部位可在板底钢筋表面绑扎一道钢板网,以确保斜

4、坡混凝土在侧压力下不流淌。第一次振捣后按照设计要求表面满铺一道钢板网,搭接200mm ,压进混凝土表面20mm 左右。在第一次振捣完 1 小时后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第二次振捣, 二次振捣的目的在于将混凝土内残存的水分彻底消除, 以减少孔隙和气泡。 二次振捣能够消除砼的漏振、 欠振,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由于屋面坡度较大,施工中选用有经验的专业振捣手分段定点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振捣顺序做到“不漏振、不乱振、不跳振” , 如遇到交接班或更换振捣手,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防漏振。交接班或上下班时,严禁在尚未初凝结硬的砼屋面行走或施加任何荷载。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

5、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h ,否则应按施工缝方法进行处理。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 .混凝土的抹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在初凝前专人进行1 次表面搓毛抹压, 初凝后进行第一遍铁抹子压光,要求全部压到位,不得遗漏,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最后一遍压光,以减少表面水分的过快蒸发,避免表面塑性裂缝和龟裂,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增长。5 .坡屋面板厚的控制:因施工中混凝土的下坠,大坡度屋面板的厚度较难控制,施工中由檐口标高至屋脊标高拉通线控制,厚度

6、尺随时检测复核,阴阳角拉线调整顺直,并用 2m 靠尺检查整坡的平整度。6 .混凝土浇筑完 12 小时后浇水养护,其上覆盖布毯子,要求其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低于 7 天。三、质量要求1 . 砼浇筑完毕后,其表面应光滑平整,无露筋、露石、孔洞、蜂窝、麻面、裂缝、起皮、起砂等缺陷。2 .屋脊、 檐口轴线位置、 标高准确, 阴脊处排水方向、 排水坡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屋脊线、阴阳角顺直一致。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 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 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2

7、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3 .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4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5 .缝隙与夹渣层: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 易造成缝隙、 夹渣层。6 .梁、墙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7 .屋面砼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 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不按照操作工艺标准和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精品资料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