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秋天的诗.pptx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097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44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秋天的诗.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秋天的诗.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秋天的诗.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秋天的诗.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秋天的诗.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秋天的诗,秋月 宋 程颢秋风引 唐 刘禹锡,秋月,宋 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翻译,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赏 析,程颢(1023-1085),字伯淳,河南(令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学者称明道先生。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进士。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将其与程颐著作同编

2、入二程全书。 在这首秋月中,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呢?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

3、真是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翻译,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赏析,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

4、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意。 这首诗表面写

5、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秋天的诗句还有许许多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古风二首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