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2012年开展以来,由开始注重资金管理方面的评价逐渐转到注重绩效目标实现方面的评价,经过几年的探索,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规章制度建设近年来,我市陆续制定出台了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吕梁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吕财资2013394号)、吕梁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吕财资2013438号)、吕梁市市直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实施办法(吕财资2014696号)、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吕梁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吕政办发201532号)等。今年我们将绩效目标定位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按照先项目资金后整体资金原则,
2、制定出台了吕梁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吕财资201715号),将市级部门预算管理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明确了绩效目标管理职责,规定了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批复、调整及应用,建立起层次分明、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各县也出台了相关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编制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预算执行监控的主要内容,又是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将所有重点项目支出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编制的引领作用,并对绩效目标进行严格审核和批复,为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筑牢基础。在年初安排预算时,明确要求,预算单位
3、在申报重点项目资金时要填报完整详细的绩效信息,包括立项依据、项目内容和目标、实施周期、投入总额、已投入金额、本年度预算目标和金额等。财政部门对单位申报的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审核、合理保障,所有的重点项目支出必须有明确的范围、对象、标准及测算过程,对没有明确政策依据或申报理由不充分、不合理的项目,以及未按规定要求填报项目信息的项目,一律不得列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随年初预算一同批复给单位。2017年,全市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691545.29万元,占本市财政支出的25.49%,占本市项目支出的67.41%;市本级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133709万元(其中:纳入市级转移支付绩效目标
4、管理的项目资金66545万元);县(市、区)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557836.3万元,占县级财政支出的比重24.98%,占县级项目支出的比重62.52%。三、加强绩效监控预算单位在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完工的各阶段,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绩效自评,提高预算单位对预算应有“绩+效”的新认识,充分发挥“以评促效”的积极作用,辅助单位逐步改进“有产出、无效果”的项目,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例如:市政法经费绩效评价时,市局行政政法科全过程监督、指导,资金按时足额全部到位,到位率达100%,保证了政法机关工作运转和办案所需。同时,建立了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月报表制度,按月掌握政法转移支付资
5、金进度,按季检查政法经费使用情况。市直公检法司机关制定、修订和完善了经费支出报销审批程序、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及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和管理制度,使政法机关财务运行管理日趋规范。全市纳入绩效运行监控的项目资金672378.35万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24.78%,占全市项目支出的65.54%。四、实施绩效评价今年全市共选取601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资金395252.9万元,占本市财政支出的14.57%。涉及重点民生评价金额274611.29万元,占评价资金总额的69.48%;第三方独立评价的资金45531.21万元,占评价资金总额的11.52%。市级今年印发了吕梁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市直单位绩效
6、评价工作的通知(吕财资20179号),商预算科选择了19个2016年已完工的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项目或重大民生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45610万元。包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配套资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8+2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扶贫发展专项资金等重点民生项目。本次预算绩效考评工作落到实处,按照资料审核、现场勘查、综合评价结果反馈的步骤,对各专项资金拨款单位开展考核。其中;涉及三农资金12900万元;教育资金1910万元;医疗卫生资金953万元;社保和就业资金4632万元;节能环保资金10313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3800万元;其它方面资金120641.61万元,共计45610万元
7、,占市本级项目支出的34.11%;开展市级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数量63个,涉及金额53092万元,占市级专项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81%;预算部门开展的部门评价资金21554万元,占本级项目支出的16.12%。2017年19个评价项目平均得分89.53分,最高得分97分,最低得分75分;其中: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评价等级为优秀的有14个,占比73.68%;得分80分(含80分)-90分、评价等级为良好的有4个,占比21.05%;得分70分(含60分)-80分、评价等级为中的有1个,占比5.26%。13个县(市、区)按照本县情况各自组织开展工作,纳入绩效评价范围的项目共582个,涉及金额34
8、9642.9万元,占县级财政支出的15.66%,占县级项目支出的39.19%。其中:交城、临县率先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建立了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从中随机抽取中介机构,本着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完成本年度支出绩效评价。五、推动结果运用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评价报告提出的建议,督促预算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到预算编制的实际工作中去,2018年预算编制时我们参考了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预算1760万元。另一方面,财政相关管理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资金的安排紧密挂钩,作为编制中期财政规划、调整支出结构和完善政策制度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较好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对使用了财政资金而效益较差的项目,在下一年度减少财政资金。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