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熟悉其放大原理; 2.掌握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熟悉其输入、输出特 性。,1.3 双极型晶体管,学习目标:,1.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原理; 2.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和基本参数。,学习重点:,一、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双极型晶体管又称晶体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等。,发射区,集电区,基区,三极管的结构特点: (1)发射区的掺杂浓度集电区掺杂浓度。 (2)基区要制造得很薄且浓度很低。,半导体三极管由两个PN 结构成。类型:NPN 型和PNP 型。,c 集电极,e 发射极,b 基极,集电结(Jc),发射结(Je),二、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1、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以NPN管共
2、射放大电路为例,EcEB,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自由电子,发射结正偏,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的扩散运动加强;,发射区自由电子不断扩散到基区形成电流IEN;,基区空穴扩散到发射区形成电流IEP;,发射极电流: IEIEP+IEN ;,由于基区掺杂浓度很低,空穴电流很小,IEIEN;,发射结(Je),(2)自由电子在基区扩散和复合,发射结自由电子浓度很高,继续向集电结方向扩散;,扩散过程中,自由电子与空穴复合。,电源VB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运动不断进行,形成电流IBN;,希望复合掉的自由电子越少越好,所以基区要做得薄,且掺杂浓度低(放大的内部条件);,
3、集电结,(3)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扩散过来得自由电子,集电结反偏,内部电场加强,阻碍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但可将发射区扩散到基区并到集电结边缘的自由电子拉到集电区,形成电流 ICN ;,内电场加强,漂移运动加强,少数载流子的运动,形成电流 ICBO ,是构成 IB 与 IC 的一小部分。,2、电流分配关系,3、晶体管的共射电流放大系数,静态(直流):当ui为零时, uI=EB;,动态(交流):,(1)令u0,即静态,定义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ICBO:发射极开路,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ICEO:基极开路,流过C、E之间的穿透电流。,(2)令u0,即动态,定义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4、共基电流
4、放大系数,定义共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定义共基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三、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曲线,(1)随着UCE增大,曲线右移;,UCE 0 时,相当于两个PN结并联。UCE越大,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自由电子与空穴复合的数量越少,故要获得同样得iB,就需加大uBE;,(2)当UCE1V时,输入特性曲线重合;,当UCE1V时,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且内电场已足够大,基区比较薄,已经可以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大部分拉入到集电区;,(3)存在一段死区;,当发射结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才会有电流iB。,2、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1)IB一定时,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数量大致一定,当U
5、CE1V时,电子绝大部分被拉到集电区,形成IC,所以UCE再增大,IC也无明显变化恒流特性;,(2)IB增大,IC也增大,且IC增大的比IB多得多电流放大作用。,工作状态:,放大、截止和饱和状态三种工作状态,(1)放大区(线性区):iC与uCE无关,几乎仅仅受IB控制, ,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2)截止区:IB0曲线以下,uBE0.5V晶体管截止,可靠截止uBE 0V;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3)饱和区:uBEUon,且uCE uBE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iB的变化对iC影响很小,不成正比, 。,临界状态:uCE=uBE,模拟电路:放大区 数字电路:截止和饱和区,四、晶体管的
6、主要参数,1、直流参数,(1)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2)共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3)极间反向电流:ICBO是发射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CEO是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于发射极间的穿透电流, 。,2、交流参数,(1)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2)共基交流电流放大系数,(3)特征频率fT:使的数值下降到1的信号频率。,3、极限参数,(1)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U(BR)CEO,ICM,(2)最大集电极电流ICM,(3)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CBO、UCEO、UEBO,iC超过ICM,晶体管不一定损坏,但明显下降。,五、温度对晶体管特性及参数的影响,(1)温度对ICBO的影响,(2)温度对输入特性的影响,(3)温度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六、光电三极管(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