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湾安徽教育中心第一期培训班学习感忸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纪迎春“传承中华和谐文化,共谋两岸人民福祉” ,为积极促进两岸,特别是皖台之间教育资源交流与合作, 学习和了解台湾教育理念和有益经验, 搭建皖台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平台, 共同提升两岸教育服务水准。 在省教育厅和省台办的支持下, 由合肥师范学院与铭传大学合作在台湾铭传大学设立安徽教育中心。 2011 年 4 月 16 日,合肥师范学院吴昕春副院长带领部分高中校长和省教育厅、 省教科院领导一行 30 人( 21 位高中校长) 作为台湾安徽省教育中心第一期学员在台湾进行了为期 20 天的学习考察。 4 月 20 日,安徽省省长王三运, 国
2、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铭传大学校长李铨一起为安徽教育中心揭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臧世凯,副省长花建慧,及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省长助理邵国荷,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和安徽访问团成员, 铭传大学师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仪式。 教育中心揭牌后,王三运省长、吴伯雄荣誉主席到教室亲切看望了我们 30 位首批学员。王省长勉励我们珍惜机缘,充分利用短短20 天时间,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加强协作,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积极作为,既要当好学习者, 又要做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使者, 深入民众, 加深了解,增强两地人民的友谊。 吴伯雄荣誉主席希望铭传大学积极做好教学工作,鼓励我们与铭传大学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3、、一起进步,担当起促进皖台交流合作的共同责任。短短20 天的时间内,我们共聆听了 19 位专家教授的教育讲座、参访了 10 所学校。虽然培训的时间很短,参访学校也只是走马观花,但接待的热情周密、专家的睿智儒雅、师生的礼仪学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对培训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让我们感触颇多。 现将学习参访之所获和所思简要汇报如下。一、台湾基础教育概况:台湾基础教育体制与大陆基本相同, 台湾的学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幼稚教育、国民教育(国小、国中) 、高级中等教育(高级中学和高级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专科、独立学院、大学、研究所) 。其中国民教育属义务教育。学制:国小为6 年,国中(等同于大陆的
4、初中)为 3 年,高中为 3 年。入学方式:幼稚园(没纳入国民教育)是自由入学,国民教育是就近入学,其它均为考试入学。国小升国中 99.73% ;国中升高(职)中 97.63% ;高中升大学 95.56% ;高职升大学 76.91% 。虽然考不上大学比考上大学还难,但学生仍然很用功、家长很关注、学校很下劲。 这点和大陆一样, 国中要考好的高中明星高中 (当地最好的高中) ,高中要考好的大学。所以尽管我们所参访的学校在介绍办学理念时都无一例外的提出了 “全人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和“五育并重”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的教育思想。但高考成绩、 奥赛成绩、 考上名校的人数也无一例外的被摆在学校介绍的首
5、位。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深入到两岸人民骨子里的文化传统, 从所见所闻来看台湾学生的家教比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大多数学生晚上和周末都参加各类补习班 (台湾学校不上晚自习) ,台北市有一条著名的补习一条街南阳街,街上各类补习班琳琅满目, 知名补习班还分黑板区和转播区, 报名晚的只能到转播区听课。提高素质、全面发展虽然是两岸教育人士的共识,但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和对功利的追求使应试教育也成为两岸学校不敢有任何闪失的首要工作,就像大陆很多高中有奥赛班、实验班一样,我们所参访的高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数理质优班、 人文社会班等各种资赋优异班。台湾的明星高中,由于历史的原因长年吸收好生源,
6、创造了很高的升学率,使家长趋之若鹫,在培养人才方面有贡献,但也使国中阶段学生升学压力挥之不去。 政府也拼命想扭转, 近年来增设特色高中,如科学高中(重科学) 、国际高中(重外语) 。增加偏远地区高中职学生升入知名大学机会, 以平衡城乡以及名校与普通高中的落差 ,但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高职提供了 100% 的机会, 明星高中、 名牌大学的迷思使大家争相挤进窄门。 因此国中和高中教育阶段, 升学 压力很大,也使台湾的基础教育产生很多问题如:偏重智育,扭曲国民教育的目的, 学生课外上补习班普遍, 主课教师抢副科老师的课等等。台湾中小学教师每周五天半工作日,每周上课在20 节以上,导师(班主任)减少4
7、 节,一般是上午 7 : 00 到校, 8:00 上课,下午17 : 30 离校,中午有一小时午休时间。台湾中小学教师没有职称,教职工在正常情况下每年都晋升一级工资, 表现佳、 绩效好的年终还可以享受奖励。台湾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 我们所参访的学校硕士以上学历都在80% 以上, 每一所学校都有博士学历的教师。 每年教师缺员增补常引得数十倍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候选人竞聘 (其中不乏知名大学的毕业生) ,原因是台湾教师属政府公务员系列,待遇略高于财政、银行职员,退休后的待遇优厚,因此教师职业受到社会羡慕。二、值得借鉴的地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们参访的所有学校都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校园内
8、到处都是孔论孟语、诸子百谈;很多学校的班级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来命名;注重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对学生的熏陶,把立高远志向、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劝学惜时、做品行修养高洁之人作为国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国学考试文言文占50% 以上, 。台湾的专家、教授、学生待人接物非常注重礼仪、热情、风度、文明。各学校在办学宗旨上,常常十分突出“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庸之道” 。台湾整个基础教育,台湾的基础教育,遵循“有教无类” 的古训从教材到教学设施, 所有的学校都十分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孟之道” 。每逢母亲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给家长献花的活动, 每逢教师节学校也会安排学生、 年轻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向老
9、教师献花的仪式。二是家长与社会资源的开发, 所有学校都成立有家长委员会, 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 我们参访的每一所学校校方都邀请了家长委会会长参加, 家长在休息时间来学校做义工成为常态, 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推动、 资助贫困学生与资助办学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三是教师专业的提升机制, 台湾中小学教师没有职称, 在学历一样的情况下, 工资只随工龄逐年提高, 但同样工龄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每月工资要比本科生高 6000 10000 台币, 再加上多元研习进修和教师终身进修等激励制度, 使台湾的中小学教师十分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的素质非常高,不仅学历高、而且有很多教师(非外
10、语专业的教师) 懂几国语言, 也为学校的双语教学和开设小语种课程提供了保证。四是高中学校在狠抓学业成绩和奥赛成绩的同时, 也注重全人教育,既不放弃和不畏惧升学,也注意通过实践激发学生潜能,实现人 格与学涯的平衡。台湾学校的学生社团非常多,各社团主要有学生发 起,社团制度完善,时间固定,在加上社团中学长的传帮带,所以各 社团活动活跃,社团成员也注意不学科学习,尽量不影响学习,以获 得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群、美方面的均衡 发展。三、值得探讨的地方:一是台湾高中尤其是明星高中多以男校或女校为主, 虽然大多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男女学生在校外也有交往的时间,但男女分 校必然会
11、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影响。二是高职学生升大学的机会大增,使大部分高职毕业学生皆以升 学为主,使职业教育不再以就业为导向,名并不符实。三是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学校、教师和家长并不是完全的盟 友也有些家长没事就往学校跑,对学校和教师提这样、那样的条件, 如让孩子担任某个职务;要求学校换教师;无节制的打老师电话等等。 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很多困惑,家长的权利高涨也对学校和老师形成 冲击。四是升学竞争压力大,学生负担重。国中及高中的学生除了在校 正常的学习时间外,晚上、周末时间,家长都要为学生找家教上补习20 天的时间虽然来去匆匆,但所见所闻充实而有意义。台湾与 大陆本是同根同宗,在教育方面也是大同小
12、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两岸家长的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台湾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警惕与防范。比如说,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的一些做法。 在德育教育方面, 我们也要和台湾一样,充分借助社区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校友会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作用,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来支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文化、 体育等部门也可借鉴台湾的做法, 所有的公园、 博物馆、 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并为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特别是建立规范的继续教育体系,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两岸关系的“破冰” ,两岸之间的交流将会越来越多。衷心期盼海峡两岸永久和平,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