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12074842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4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吉林长春二二年十二月 目 录一、学校基本概况1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2(一)人才培养目标2(二)办学定位2(三)本科专业设置情况2(四)本科在校生情况4(五)本科生源质量情况4三、师资与教学条件情况4(一)师资队伍4(二)本科课程开设情况6(三)本科主讲教师情况7(四)教学条件与利用7四、教学建设与改革9(一)专业建设9(二)课程建设10(三)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开展情况11(四)实践教学13(五)教学改革14(六)创新创业教育16(七)国际化合作教育16(八)立德树人教育17五、质量保障体系18(一)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8(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

2、情况18(三)基态数据库利用情况20(四)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情况20(五)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情况21六、学生学习效果21(一)基本知识掌握度21(二)基本能力运用度21(三)基本素质养成度21(四)培养质量满意度22(五)就业率与就业质量23七、特色发展24(一)实施“能力本位、立体化、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4(二)实施“六位一体”层级、递进、开放式创业教育模式25(三)发挥比较优势,“强鹿兴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5八、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27(一)学校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27(二)师资队伍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27(三)专业和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入28(四)质量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28

3、长春科技学院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为契机,按照“围绕一个目标、遵循两个规律、注重三个坚持、打造四支队伍、实现五个转变”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2019-2020学年长春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总结报告如

4、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长春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由东华教育集团总裁张电达先生创办。前身是1986年创建的吉林省蓝盾汽车驾驶修理专业学校;2000年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创办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建有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金课”建设项目1个、省级特色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

5、、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吉林省高校卓越工程师培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8门、省级优秀课2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省级研究中心(基地)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学校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4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吉林省就业创业

6、先进管理集体”;获得“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军民共建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十二年在“高校文明杯”竞赛活动中被长春市高校工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面向东北,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目标定位: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内涵

7、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增强综合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大学。(三)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学校坚持专业布局与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导向,围绕吉林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布局,设置本科专业58个。初步建立起适应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紧密对接地方相关产业链的以工学为主,以农学为特色,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见表2-1、2-2所示)。2019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51个(

8、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进行试点大类招生),其中当年新增招生专业3个,分别是人工智能(国家特设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家特设专业)和俄语,专升本专业2个,分别是康复治疗学和护理学,暂缓招生专业3个,申请撤销专业4个(见表2-3、2-4所示)。表2-1 长春科技学院一级学科门类专业分布一览表一级学科门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 学农 学文 学医 学艺术学合 计专业数(个)221045461658所占比例(%)37.9317.246.908.626.9010.341.7210.34100表2-2 学校本科专业与吉林省地方产业对接情况一览表序 号地区产业专业群本科专

9、业名称1装备制造产业装备制造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测控技术与仪器。2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汽车产业汽车类专业交通运输、车辆工程。4建筑产业建筑类专业工程造价、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5现代农业涉农近农类专业应用化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物工程、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6医药健康产业医药类专业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7现代服务产业经济管理类、语言类

10、专业工商管理、资产评估、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英语、朝鲜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俄语。8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类专业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表2-3 2020年本科暂缓招生专业情况一览表序号学位门类暂缓招生专业名称1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2管理学旅游管理3工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表2-4 2019年申请撤销本科专业情况一览表序号学位门类申请撤销本科专业名称1工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工学交通运输3管理学会展经济与管理4艺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四)本科在

11、校生情况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为15054人,其中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1252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74.74%,专科在校生3746人,占比24.88%,留学生56人,占比0.37%。(五)本科生源质量情况2020年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为3346人,实际录取3312人,录取率98.98%,报到3055人,实际报到率为91.30%,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率99.93%,其中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生源充足,数量和质量较好。吉林省生源占比最高(详见表2-5所示)。表2-5 2020年学校在吉林省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吉林省录取报

12、到情况吉林省控制线当年录取平均分高出省控线录取人数占比(%)报到人数报到率(%)文理文理98033.1997399.293713365641三、师资与教学条件情况(一)师资队伍1.教师数量满足需要,队伍结构渐趋合理。目前学校共有教师876人,其中专任教师521人,外聘教师35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68:1。折算后教师总数为822人,按照折合学生数15054计算,生师比为18.31:1(见表3-1)。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7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4.78%;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5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8.37%;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39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6

13、.20%;专任教师以中青年为主,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体的69.29%(见表3-2)。表3-1 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表专任教师总量外聘教师(2年及以上)数量外聘教师(1年以上、不足2年)数量折合在校学生数(人)折算后教师人数(人)生师比521247(*1)108(*0.5)1505482218.31:1注:生师比按照评估办法规定:专任教师及外聘教师2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不足2年且超过1年的系数为50%计入的办法。表3-2 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表项目专任教师外聘教师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总计521/355/职称结构正高级8716.70621

14、7.46其中教授7714.784713.24副高级16531.6714440.56其中副教授13325.5311532.39中级14127.0611030.99其中讲师11021.118423.66初级12023.033910.99其中助教11221.50359.86未评级81.5400.00学历结构博士529.985114.37硕士34566.2216145.35学士8616.5111432.11无学位387.29298.17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16030.718122.8236-45岁20138.5811933.5246-55岁6813.0510028.1756岁及以上9217.66551

15、5.49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具有省级高层次人才12人,其中2019年当选1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评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6人、教学新秀15人。2.培养培训措施得力,整体素质稳步提升。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确保制度化、常态化。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牵头,人力资源处、教务处、科研处、信息化中心等部门配合,以校内外教师培训专项平台为依托,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行业技能结构为导向,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形成了促进教师人才培养综合能力提升的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学校共制定各项配套制度18项。

16、二是实施“长春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腾飞工程”(长青腾工程)。2019年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累计开展面向全校教师的教学资质培训、教学业务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和专家讲座16场,参加培训教师6357人次;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平台,选派优秀教授参加国内访学。通过访学进修,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的提升,增强创新意识。2019-2020学年教师培训进修、交流达228人次,其中境内培训进修205人次,25名教师到国内外高端访学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8名教师完成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51名教师获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三是不断推进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结合专

17、业特点,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6人。四是将师德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作为教学能力评价的首要指标并贯彻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学校每年举行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与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比活动,形成重师德、精业务、比技能、做贡献的良好氛围。上述措施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2019-2020学年共立项省级及以上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8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19项及吉林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12项,实施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建设工程、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专项建设等,共审核立项57项。获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1项;获著作权1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共11本。

18、学校有25名教师在“首届吉林省本科院校教师说课大赛”“吉林省高校精彩一课比赛”“首届吉林省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等省级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二)本科课程开设情况2019-2020学年,学校开设本科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共1284门、2863门次,选修课828门,占总课程门数64.49%。具体课程班额情况见表3-3所示。表3-3 2019-2020学年课程班额情况班额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30人及以下2.4920.0036.6331-60人50.8880.0032.9661-90人5.570.0019.9490人以上41.

19、060.0010.46(三)本科主讲教师情况学校严格按照教师聘任和能力考核制度聘任教师,坚持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度,主讲教师全部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岗前培训或试讲不合格教师,经帮助不能胜任的教师,一律不得担任主讲教师。为确保主讲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技能培训。2019-2020学年,学校主讲本科生课教授为136人,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占教授总数的91.28%。教授承担的课程为349门,占总课程门数的27.18%。(四)教学条件与利用1.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优先保障教学经费。2019年学校教学经费总支出4625.64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870.15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9

20、13.69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257.22元,生均实习经费为213.46元,较好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见表3-4所示)。表3-4 学校2019年教学经费支出情况一览表项 目金额学费收入(万元)21756.5教学经费总支出(万元)4625.64教学支出占学费收入的比例(%)21.26其中:教学日常支出(万元)教学改革支出(万元)专业建设支出(万元)实践教学支出(万元)2870.15 124.51842.52529.61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重视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了环境优雅、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美丽校园。教学行政用房、教学附属用房、体育场馆、游泳馆、大学生文体活

21、动中心、学术报告厅、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齐备,能满足教学、各类会议、学生活动及科技文化活动需求,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见表3-5、3-6所示)。表3-5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基本情况表序号教学基本条件总面积(万m2)生均面积(m2)1学校占地84.7256.272建筑面积47.2731.403教学及行政用房30.3620.174实验室、实习场所10.406.915图书馆3.382.256体育馆3.452.297体育运动场7.484.97表3-6 学校各类教室及计算机配备情况一览表一般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教学用计算机个数座位数个数座位数百名学生配备数座位数百名学生

22、配备数总台数百名学生配备数83627215116489109.53260017.27297819.783.加强实践条件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一是加大校内实验室建设投入,保持较高比例的持续增长。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11051.2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0.73万元,2019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583.94万元(见表3-7所示)。二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企业合建校内实习实训中心3个、省级工程中心(研究平台)2个。三是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按照企业规模、实习开展的持续性以及提供岗位与数量等要素,将现有26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分类建设,提高使用效

23、能,扩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四是保证实习实训时间,各专业均能按经管类专业不少于14周,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11周,理工科专业不少于16周,医学类专业不少于20周的要求,严格执行计划。表3-7 2019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生均值一览表项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单价10万元以上实验仪器总值(万元)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元)数值11051.20583.940.9082764.448069.68备注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填报要求。4.文献资料不断丰富,网络信息服务良好。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2019年学校新增纸质图书41

24、536册(见表3-8所示),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0.0Mbps,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总数为5095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1.7G,进一步提升了师生上网速度。表3-8 学校2019年图书和电子资料建设及使用情况一览表纸质图书总量(册)当年新增纸质图书(册)生均纸质图书馆藏量(册)电子期刊(万册)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万篇次)电子资源访问量(万次)11587004153676.9711.3225.891210.99四、教学建设与改革(一)专业建设1.满足行业社会需要,优化专业结构体系。一是实施校内评价和省内评价相结合的常态性专业综合评价,通过“余量消减、增量优化、存量升级”手段,构建“招生

25、培养就业”的专业建设联动机制。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吉教高20203号)和关于公布吉林省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学校申报增设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俄语3个本科专业于2020年3月获批,当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二是根据专业结构布局需要,重新组合二级分院,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将原信息工程学院、汽车机械工程学院合并为智能制造学院,将原工商管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合并为商学院。将原生物食品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合并为生命科学学院。教学部门调整后,打通并构建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形成了课程教学团队或课程组,调整了专业方向,

26、为促进管理重心下移,提升二级学院自主运行能力,促进专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为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2020年9月学校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就中医药、康复、护理等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展开合作。2.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一是根据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二是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长春科技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由评建办牵头,组织评审专业工作组,覆盖学校现有8个学科门类,用时近4个月对学校36个本科专业开展第一轮专业综合评价。并将专业评价结果与专业招

27、生计划结合起来,整改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共撤销本科专业4个,暂缓招生本科专业3个。顺利通过保险学、护理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15个新增本科专业学位授权评估。2020年7月我校中医学、金融工程、车辆工程、康复治疗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资产评估、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与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眼视光学等12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审核结论全部为A。三是重点开展省校两级高水平、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育13个校内重点建设本科专业。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专业群,实施“专业招生、按类培养、专业(方向)选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吉林省教育厅提交11个本科专业辅修第二学士学

28、位申请,进一步促进专业融合,促进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已获批,于2020年开始招生。学校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2个、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4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3个专业被推荐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是获批吉林省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项目1项,商科虚拟仿真大数据应用实训中心获得省级民办教育发展扶持资金187万元。现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建设项目7项,并根据学校发展持续补充。(二)课程建设1.注重课程平台建设,形成合理课程链条。一是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四个平台和必修课、

29、选修课两个课程模块,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行业岗位群需求相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宽口径人才培养相统一的完整课程链条。二是突出专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结合”的教育内容,构建必修课程组、限选课程组和任选课程组。三是根据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发展需要,重组课程模块。2.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长科一流课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丰富考核形式等改革内容,系统组织实施“一师一优课”课程建设项目。要求每名教师至少确定1门课程,对标“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要求,按照“校院两级建设、重点课程引领、一师一课示范”的

30、工作思路,以“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为重点,以各教学单位为实施主体,以组织教师说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清晰的建设思路,强化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制定可行的建设路径。学校213门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有3门课程被吉林省教育厅确立为“学科育人示范课程”。5门课程被推荐申报“吉林省首批金课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胡铁军教授作为负责人的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注重课程资源建设,逐步夯实通识课程。一是通过自建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学校积极与超星集团合作,充分利用课程平台和网络资源,推进课程现代化建设,为专任教师提供一对一的课程资源建

31、设指导服务。2019-2020学年学生累计通过网络课程平台选课871门,参与选课人数达到5571人、9238人次,总点击量达到1022468次,周末和课余时间点击量达到467946次,占比45.77%,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学风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稳步推进优质课程建设和团队建设,2019-2020学年评出校级教学名师5名,校级教学新秀10名。三是加大人文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力度,依托语言文化学院、视觉艺术学院以及超星泛雅在线平台,形成了国学经典、艺术赏析等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4.完善教材选评机制,加强校本教材建设。一是学校重视教材选用工作 ,加强对选用教

32、材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教育部推荐教材、获奖优秀教材占比56.2%;学生对选用教材的整体满意度为95.15%,使用效果良好。二是学校加强教材建设工作,积极鼓励教师编写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教材和实践指导教材,2019年公开出版自编教材7部。(三)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开展情况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学校认真落实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吉防办发【2020】36号)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自2月24日全面启动线上教学,教学管理部门科学谋划,各教学单位认真落实,全体教师务实操作,学工办、质检办、信息化中心相互配合,合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线上课程开出与资

33、源情况。疫情期间,学校把线上教学目标与“一师一优课”的课程建设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课程建设的主体作用,“自建线上教学资源”成为主要形式。1617门课程实施线上教学,其中通识基础课程21门、专业类课程1596门。700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整合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自主完成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日历、教案、课堂笔记、课堂测验、出勤登记表、成绩登分册、考核方案、考查课结课材料,考试课A/B卷,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报告等线上教学课程相关资料均较齐备。医药学院刘宏群老师(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获得者),自行研究设计微课制作交流视频,总时长30分钟,分为理

34、论篇、实操篇、案例篇三个短片,分别从微课制作的内容要求、技术技巧、完整制作案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微课制作的经验分享。基础部以课程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认真制定教学方案,调整教学内容,重新设计线上教学方案, 围绕“课前准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效果反馈”采取了六项重要举措。2.平台使用和利用情况。平台使用呈现“一主多辅”的特点,即以超星课程平台为主的学习平台,同时辅以智慧树、学堂在线、钉钉、腾讯、中国大学MOOC网等16个线上教学平台。商学院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智能仿真与竞赛对抗平台”,全程采用分组对抗与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技能。 3.教学形式与教学设计情况。教师线上教学形

35、式的选择呈多样化特点,主要分为三种:即自建速课、使用其他共享平台资源、自建速课+其他共享平台资源。三种形式互得益彰,各有特点。“自建速课+其他共享平台资源”以及“自建速课”,学生认可度较高。通过线上实践,教师们已经逐步探索并形成了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和课程特点的线上教学方式方法。“学生预习(教师教学任务点+PPT+拓展资源)+线上直播+互动活动+作业答疑+定期阶段性测验(鉴于课程教学进程,该环节暂时开出率不高)”的设计成为主流模式。学校推送的大学外语II课程为吉林省本科高校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并在“吉林省教师发展联盟平台”进行集中展示。智能制造学院组织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选题,通过pr

36、otus软件进行设计图纸仿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电子产品设计能力。视觉艺术学院与吉林省漫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出的虚拟现实技术、3DMAX三维软件等课程在B站平台直播,很受学生欢迎。4.教学辅助与情感达成情况。为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辅导员通过家国情怀的思想引导,线上学习方法技巧的学业指导,线上主题班会的情感沟通,学生课程助理的自主管理,结合专业的二课堂竞赛等措施,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军事体育部成立了体能抗“疫”系列课程工作组,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结合“居家”特点,体能抗“疫”系列累积浏览量突破3万人次。于4月19日举办了“居家健身云动会”,师生积极参与,家长评价很高

37、。(四)实践教学1.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四个平台”,即基础训练平台、专业能力训练平台、综合能力训练平台、拓展能力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见图4-1所示)。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基础训练基础实践能力基础实验、实训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训练专业调研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专业实训生产实习综合训练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实习拓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企业岗位文化体验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图4-1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2.加强实践条件整合,加大实践教学管理,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一是依“功

38、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要求,加强对校内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中心的资源整合与建设力度,将原208个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室按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整合为60个功能型实验室,提高使用效能。二是按计划2019-2020学年共开设各类实验项目1863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1146项,占比61.51%。三是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技能竞赛、教师课题立项研究、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等需要,探索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面向师生开放实验室19个,开放实验187项。四是将现有26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分类建设,合作效果显著增强。2019-2020学年学校共有1677人次本科学生到

39、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各类实习实训。五是依托北京中软国际集团公司、苏州德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校企共建实习实训中心,开展“实践教学项目化、实习环境企业化、实践过程真实化”的实践教学改革试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3.扩大实践开放力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以毕业设计、教师课题、专业社团、大创项目、学科竞赛等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力度,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鼓励学生开展根植于专业知识的创新活动和二课堂活动。其中“吉林省第六届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大赛”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创

40、业大赛”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4.规范毕业设计管理,强化综合能力训练。学校加强2019届毕业生论文(设计)的选题管理和过程管理,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实际的论文题目占比78.46%。2020年,学校引入中旭科技公司论文管理平台和论文检测系统平台,对有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2321名学生,实施全程线上指导控制和论文查重、答辩。学校在吉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毕业生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工作中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学校按照“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思路,不断丰富现行考核形式与考试内容,增设考试命题审批表和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加强对命题质量管理,更加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

41、位和课程地位与课程性质要求。2020届毕业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为1896份,占比82.43%,优秀论文73份,占比3.17%。(五)教学改革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育人。一是以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定并实施了“能力本位、立体化、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式有机结合。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开创多主体育人的新局面。积极建设校企共建专业、共研课程、共制标准、共编教材等产教融合样板产业学院。以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双创教育等教学形式为载体,形成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广泛参与

42、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一是不断吸收引入最新最前沿的理论,最新的技术与方法。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职业和岗位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行“1+X”证书试点,将新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关键环节,并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认证,实行学分互认。2019-2020学年认定5872名学生的素质拓展成绩,累计28728学分。3.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实施教学方法改革。一是继续实施长春科技学院教学方法改革方案,通过政策激励、培训引导、典型示范、研究促进、交流推动等手段,加强启发式、案例式、

43、讨论式、情景模拟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二是教师积极探索自主式、合作式、项目式、案例式、模拟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积极推广“组群式项目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三是探索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按照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体系需要,实施基础课程分类教学。2019-2020学年校院两级共举办公开教学300门,举办校内教学方法经验交流会60次。“一师一课”的优质课程建设工程有213门课程已入教学改革计划,并执行开展建设。4.注重过程性考核,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探索从重视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向注重全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过程考

44、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如视觉艺术学院实行专业课程集体评分,重点课程现场答辩的考核方式在艺术类专业教学评价中得以全面推广。二是改革试题内容,更加关注过程性考核,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试新形式。开放性、应用性、综合性题目所占比例要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地位与课程性质要求。不断丰富课程节点性考核、组群式考核、角色考核、模拟仿真考核等形式。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管理改革。一是坚持将教学研究、改革创新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质量监控与保障、教学方法改革、转型发展等研究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形成工作方案或规章制度,用以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二是

45、加强教学改革研究,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任务、发展实施路径、人才培养改革、专业课程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等重点、热点,开展前瞻性问题导向性研究。探索尝试重点项目委托制。2019-2020学年共立项省级及以上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8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19项及吉林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12项。由赵中岳教授主持“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18年度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能力本位、立体化、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20年度吉林省教学改革示范项目A类。学校获批吉林省教育厅“新农科”“新医科”项目2项。二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持续实施学分制改革,坚持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课,注重个性化培养。2019-2020学年学校7582名学生网上自主选网络课程476门,均为选修课程。(六)创新创业教育1.注重双创平台建设,融入专业教育全程。一是以“课程教学平台、项目竞赛平台、实践孵化平台”三个平台为载体, 将“理论教学、模拟实训、项目引导、竞赛驱动、实践体验、园区孵化”六个环节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构建并固化了“六位一体”层级、递进、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实施创业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放。2019-2020学年按计划开出全校性及各专业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7门,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1门。三是加强项目引导,扶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事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