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3

类型10416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docx

  • 上传人:kaixinyidian
  • 文档编号:12068912
  • 上传时间:2021-08-26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91.8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10416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docx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10416 工作面是杨柳矿井104 采区 10414 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 位于第五个区段。其上为 10414 工作面。北翼到东翼三条大巷保护煤柱,南翼(切眼侧)以小沈家断层煤柱为界。工作面走向长1160 ,倾斜长 180m ,回采二迭系山西组10 煤层,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开采, 顶板采用自由垮落方式管理。 工作面底板标高-570m -610m 。 工作面位于牛小集背斜右翼。二、井上下关系地面无建筑物,地形平坦,人工沟渠纵横,主要为农田。回采时,地面将形成塌陷区。三、煤层赋存情况(一)煤层条件10 煤层为采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中部,上距铝质泥岩58

    2、.7m , 下距太原组一灰顶界面 60.0m 。根据 10416 工作面 9-4、 9-6、 04-17钻孔综合分析 ,工作面煤层倾角0-5 ,平均4 ;厚度2.87-3.68m ,平均厚度3.20 m ,属中厚厚煤层,以中厚煤层为主。根据变系数及可采性分析, 属较稳定煤层。 煤质为优质焦煤。 104 边界巷煤的硬度化验f=0.56 。根据勘探及三维地震地质资料,工作面有三条断层, F106 正断层,倾角 60-70 , 落差 0-15 米,风巷靠近切眼有两条正断层F107 和 F113。 F107倾角 70 ,落差0-3 米, F113 倾角 70 ,落差0-3 米。(另附 )四、顶底板情况

    3、根据采区资料,工作面工程地质类型为层状碎屑岩类(田类),复杂程 度为中等(二型),即田类二型。煤层顶、底板岩以砂岩泥岩为主,粉砂岩零星分布。顶板类型划分方案可划分为直接顶、老顶,局部有伪顶;底板可划分为直接底和老底两种。老顶: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砂岩老顶厚度 3.199.46m。直接顶板:多数为复合顶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 1.795.48m。伪顶:岩性为粉砂岩。老底: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其次泥岩。直接底:岩性以泥岩为主,厚度为 。2.39m。10416工作面10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统计表孔老顶直接顶伪顶直接底老底号岩性厚度 (m)岩性厚度 (m)岩性厚度 (m)岩性厚度 (m)

    4、岩性厚度 (m)9-6细砂岩9.46泥岩 粉砂岩6.11粉砂岩0.63粉砂岩10.379-4细砂岩3.19细砂岩4.51砂岩26.1404-17细砂岩8.39细砂岩 碳质泥 -uU1.79泥岩2.93细砂岩2.64五、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情况根据采区地质资料,10416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工作面 内主要位于牛小集背斜右翼,共有三条断层、断层赋水性较小。影响工作面回采的充水含水层有两层: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和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是采区矿井充水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一般富水性弱。底板太灰水对工作面开采威胁严重,回采中遇导水性构造,则灰岩水有可能对采区产生突水。由于灰

    5、岩水水压高,易于造成突水灾害,是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之一。工作面充水的通道主要有:构造裂隙、采动冒落带裂隙、 3m 以下小断层。正常情况下涌水以淋水和渗透形式进入工作。根据“大井法”和比拟法估算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 20-30 m3/h ,最大涌水量为 42.5 m 3/h 。六、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瓦斯: 根据东翼轨道大巷和东翼胶带探煤钻孔和瓦斯测试指标, 10 煤 层局部瓦斯较大,暂定为高瓦斯矿井。煤尘: 工作面内目前无煤尘资料,根据地质报告煤层煤尘爆炸指数( k 值)为28.9940,皆大于15,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自然发火倾向: 工作面目前无煤尘资料,根据采区地质报告煤层煤可采煤层烟煤为

    6、不自燃。地温:据矿井地质资料地温梯度为2.072.62 C/百米,平均2.40 C/百米。七、储量工作面储量计算公式:Q=S IXD, S=走向长1160m X倾向宽180m , M为平均煤厚3.20m,煤层的视密度D为1.32t/m3。工作面收作处要留设6370m 回风大巷保护煤柱。地质储量 88.2 万吨,可采储量83.79 万吨。10416X作面综合柱状图系组柱状图 (1:200)层厚0顷角p岩 性 描 述 10.13尼岩:浅灰色,泥质结构,块状,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见有半亮型煤线 ,参差状断口,夹粉砂岩薄层。山* IchiWBB*iaMFMFElII 8.453细砂岩:灰色,细粒结构,

    7、由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组成,见大量菱铁矿, 分选性好,次棱角状,层理清晰,层面见铁、镒物质。一4.374泥岩:灰深灰、泥质结构,块状,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夹粉砂岩薄层, 致密。13.20,50煤:黑色,条痕黑褐色,鳞片状结构,玻璃光泽,以亮煤为主,少许镜 煤、暗煤,平坦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半亮型煤。叠 1.445尼岩:灰黑色,块状,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岩性受挤压,夹粉砂岩薄层。西十mpH3.61g5田砂岩:灰色,细粒结构,块状,由石英、长石,暗色矿物菱铁矿物组成, 硅质胶结,分选性好,次棱角状,水平层理清晰,夹粉砂岩薄层。amGava Hvhin b4重1* IMHMi Kvi?*+H- 4

    8、Mv2.755粉砂岩:灰黑色,粉砂质结构,水平层理清晰,夹细砂岩薄层。系组Bifei *Ki*-*+nq!1.hMId+ +11 Fl!klhHs8.195细砂岩:灰-深灰色,由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组成,硅质胶结,分选性 好,次棱角状,水平-缓波状层理,夹粉砂岩,泥岩薄层,致密。第二章 回采工艺与采场支护设计第一节 回采工艺选择10416 工作面所在的 10 煤层为 104 采区主要可采煤层, 位于山西组的中部,上距铝质泥岩58.7m。下距太原组一灰顶界面约60m。煤层厚2.873.68m,平均厚3.20m,属中厚厚煤层,以中厚煤层为主。煤层原生结构简单,基本不含夹矸。煤层顶板以砂岩、泥岩为主

    9、,粉砂岩零星分布。 10煤层原始沉积发育良好,由于后期岩浆侵入也破坏了煤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0416 工作面所在的 10 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三种。直接顶板多数为复合顶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顶板较完整,属田类稳定顶板,且煤层赋存较稳定,涌水量小。针对 10416 工作面所在的煤层及顶板状况,本着高产高效的原则,依据淮北矿区目前的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现有综采技术和管理水平,我矿选择综采工艺。第二节 工作面支护设计一、依据参考工作面初选支架10416 综采工作面为 10414 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其主要设备选型参照 10414 工作面设备:ZY6800-19/40 型液压支架MG

    10、550/1230-WD 型采煤机SGZ-800/2 X525型刮板输送机二、支架支护强度计算(一)计算冒落带高度EHi=M/(Kp-1)EHi=3.50/ (1.3-1)上Hi=11.6 m工Hi:冒落带高度,m; M :工作面最大采高,m;Kp :岩层冒落碎胀系数。一般取1.251.5,破碎顶板取较小值,完 整顶板取较大值。(二)计算支护强度P= KxBi x 丫cos % 10-6P=2X11.6 25X103 xcos4 10-6P=0.57Mpa;P :计算支护强度, Mpa;丫:冒落带岩层加权平均容重,N/m3;% :煤层倾角,度;K: 老顶来压增载系数,一般取2.0 。三、支架的确

    11、定10416 工作面选择的支架为 ZY6800-19/40第三章 工作面巷道布置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基本巷道布置方式10416 工作面设计为两巷布置方式,即机巷、风巷,主要用于行人、运输、排水、进、回风。10416 机风巷底板岩巷布置在煤层底板25m 左右,主要用于预抽机、风巷瓦斯,掩护机、风巷煤巷掘进。二、一通三防与防治水巷道(硐室)工程设计具体内容要求分别见第五章、第六章。三、联络巷道10416 工作面机巷联络巷:N140, 69.7m (平),联接机巷与东翼轨道运输大巷, 布置在 10 煤层顶板岩石中 ;10416 工作面风巷联络巷:N140, 73.7m (平),风巷通过风巷联络巷、回风

    12、联巷与东翼总回风巷连接, 布置在 10 煤层顶板岩石中 ;四、其它巷道布置设计我矿初选 10416 工作面支架,体积较大,工作面安装时需重新组装,所以工作面风巷设组装硐室。错车场(风巷变坡点向里20m 处一个 ,切眼上口向外35m 处一个)及绞车窝(切眼上口, 长 10m) 的设计,可根据风巷、切眼的掘进施工揭露情况,在工作面安装前再进行设计。第二节 工作面巷道布置基本参数设计一、工作面推进方向与推进长度设计(一)推进方向1 、推进方向的设计依据10416 工作面为 10414 首采面的接替面,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 工作面 为一走向东西倾向北的单斜构造,工作面倾角不大;该面呈一背斜构造,所以工

    13、作面回采期间,先仰采后俯采。2、推进方向说明10416 风巷 N320 ; 10416 机巷 N320 ;工作面回采期间,先仰采后俯采,保持350仰俯采角。(二)推进长度与切眼位置推进长度: 1160 m ;切眼的位置:距东翼总回风巷1260m , 上限 -558m , 下限 -610m , 方位 N50 。确定的依据: 10416 工作面上为 10414 工作面。北到东翼三条大巷保护煤柱,南(切眼侧)以小沈家断层煤柱为界。工作面走向长1260m ,倾斜长 180m 。机、风巷均沿中线跟煤层顶板施工;工作面回采期间,因回采需要,切眼与机巷保持90-98 o二、机巷与风巷布置(一) 机、风巷的长

    14、度10416 风巷, 1160m (平) ; 10416 机巷, 1160m (平) ;(二)机、风巷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为使工作面等长回采,机、风巷平行布置。机巷拔门点标高:-580.3m ,方位:机巷N140 ;风巷拔门点标高:-580.0m ,方位:风巷N140 。三、工作面(切眼)长度确定依据以下因素确定:1 、煤层赋存条件:工作面煤层起伏不大,工作面构造简单;倾角小;煤层顶板以砂岩、泥岩为主,底板以泥岩为主;煤层硬度1.3-3.97 ;2、开采技术条件:瓦斯含量较大;且10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工作面采取“两巷布置方式” , 该面呈一背斜构造,工作面水能自流, 有利于防治水工作;3、根

    15、据矿区以往多年中厚煤层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综采工作面长度设计不宜过长,过长不利于主动管理顶板及防治水的要求;4、按照综采工作面等长布置的原则。故设计切眼长度180m 。四、机巷、风巷、切眼以外的巷道长度确定1、机、风巷联络巷:分别为70米(平);2、回风联巷:分别为60米(平);第三节巷道布置参数说明、设计巷道布置主要参数一览表巷道施巷道设巷道设巷道施在舁 厅P巷道名称开窝点座标工方位计坡度计平距工层位备注(0 )(0 )(m)岩性1机巷N1400跟顶1160煤2风巷N1400跟顶1160煤3切眼N500跟顶180煤4机巷抽米巷N1400煤层底板25m1170-uU10414风巷5风巷抽采巷N

    16、1400煤层底板25m1170-uU抽采巷向里延伸兼做10416风巷抽采巷二、有关说明:10416机、风巷抽采巷每30m设一瓦斯抽采钻场,深X宽X高=5.5必.5M.0m。第四节巷道轨道线路设计一、设计依据根据巷道断面布置及巷道各类辅助运输要求进行设计。二、轨道线路设计参数风巷、区段车场、东翼轨道大巷的布置: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一条线。轨型:30Kg/m 。轨距:600 mm 。道岔型号 : DK-630/4/12轨枕规格:1200 X200 X200 mm轨枕间距:1 m。机巷的布置: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距离600mm;轨型:30Kg/m轨距:600 mm道岔型号 : DK-630/4/

    17、12轨枕规格:1200 X200 X200 mm轨枕间距: 700 mm 。三、轨道线路设计主要技术要求轨道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铺设要求:1、斜巷轨道的轨距应在误差 十5和-2之间,平巷的轨距应在误差+ 10和-2之间。2、斜巷轨道的接头间隙5 mm,高低的左右偏差2 mm。平巷接头的 间隙10 mm,高低的左右偏差5 mm。3、两根轨道水平误差10mm。4 、 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格的道夹板和 4 颗螺栓固定, 接头与轨枕的布置采用悬接式。5、轨枕的间距1m,并与钢轨垂直,轨枕规格质量符合规定,不准有 浮枕。6、 绞车道内地滚子要齐全, 灵活可靠。 地滚子之间的间距一般为 1520 m ,

    18、以轨枕、道档无明显磨痕为准。巷道内变坡点应在变坡处增加地滚子。7、上下山绞车道的道岔均要使用标准扳道器,严禁使用非标准道岔。8、巷道内平面弯道半径及竖曲线半径等要满足支架运输要求。第四章 巷道断面与支护设计第一节 巷道断面设计一、机、巷断面设计(一)按工作面进风量计算计算巷道断面S 按下式计算:S=Q/ (v60) =1200/ (2.5X60)S=8.0m 2Q:工作面需风量,取1200m 3/min;V:机巷风速,取经济风速 2.53.0m/s。(二)按机巷设备布置计算1 、计算机巷宽度Bjs 按下式计算:Bjs=Bs+Bp+Bj+Bx+By=500+1400+700+300+1100=4

    19、000mm500mm ;Bs: 机巷胶带输送机与上帮间隙,Bp: 机巷胶带输送机外形宽度, 1400mm ;Bj: 机巷胶带输送机与开关电缆车的间隙, 300mm ;Bx: 最宽设备与下帮的间隙(行人通道) , 700mm 。By:移动变电站或其它最宽设备的宽度,1100mm ;2、计算机巷高度Hjs 按下式计算:Hjs=Hs+Hj+Hq=1800 +300+200Hjs=2300 mmHs:机巷最高设备的高度,1800mm;Hj:机巷最高设备的高度距顶板支护体下缘的间隙,300mm。Hq:机巷起伏对巷高选取的影响值,200mm。(三)按巷道变形计算根据周边矿区生产经验或矿压观测资料,确定巷道

    20、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因两巷均采用锚网喷支护,根据周边矿区综采工作面巷帮、顶变形量的观测,两帮变形量Bb取100 mm、顶底板变形量Hb取200 mm。B=Bjs+Bb=4000+100=4100 mmH=Hjs+Hb=2300+200=2500 mm(四)按支护条件选择我矿 10416 工作面为 10414 首采工作面的接替面, 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考虑巷道一定的变形富余量。高度B 取 3000 mm ,宽度取 5000 mm 。(五)机巷断面的优化确定1、根据以上计算确定机巷宽度( B) 5000mm ,高度( H ) 3000mm2、根据上述计算的B、H值,计算机巷断面积S=15m2,S

    21、 S以上机巷的宽度、高度是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二、风巷断面设计(一)按工作面回风量计算计算巷道断面S 按下式计算:S=Q/ (v60) =1200/(2.5 X60)S=8.0m 2Q:工作面需风量,取1200m 3/min;v:风巷风速,取经济风速2.53.0m/s。(二)根据设备运输需要计算Bjs=Bs+Bp=2500mmBs: 风巷输送支架与上、下帮间隙, 500mm ;Bp: 风巷输送支架的外形宽度, 1500mm ;Hjs=Hs+Hj+Hq=1700 +300+200Hjs=2200 mmHs:取风巷最高设备的高度,1700mm;Hj:取风巷最高设备的高度距顶板支护体下缘的间隙,300

    22、mm。Hq:巷起伏对巷高选取的影响值,200mm。(三)按钻机施工要求计算我矿工作面风巷瓦斯抽放钻机:长X宽X高=2.2M.2X0.8m。,以上初定 10416 风巷设计高、宽度完全满足钻机运输及施工要求。(四)按巷道变形计算根据周边矿区生产经验或矿压观测资料,确定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因两巷均采用锚网喷支护,根据周边矿区综采工作面巷帮、顶变形量的观测,两帮变形量Bb取100 mm、顶底板变形量Hb取200 mm 。B=Bjs+Bb=2500+200=2700mmH=Hjs+Hb=2200+200=2400mm(五)按支护条件选择我矿 10414 工作面为首采面, 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考虑巷

    23、道一定的变形富余量。高度B 取 2800 mm ,宽度取 4200 mm 。(六)风巷断面确定1、根据以上计算确定风巷宽度( B) 4600mm ,高度( H ) 3000mm2、根据上述计算的B、H值,计算风巷断面积S=15m2, S S。所以以上风巷的宽度、高度是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三、切眼断面设计(一)按设备安装要求计算1 、切眼宽度Bq=Bd+Bqj=5200+500=5700mmBd: 为支架最小运输高度时的平面对角线长度, 5200mm ;Bqj: 为支架最小运输高度时的平面对角线外缘与煤壁及采空区的两侧间隙之和,取500mm2、切眼高度Hq=Hp+Hz+Hj=400+1900+2

    24、00=2500 mmHp: 切眼安装用平板车高度, 400mm ;Hz:综采液压支架的最小运输高度,1900mm;Hj:综采液压支架装平板车后,支架顶梁上平面距顶板支护体下缘突出面(点)的间隙,200mm 。(二)按切眼变形计算B=Bjs+Bb=5700+100=5800mmH=Hjs+Hb=2500+200=2700mm(三)切眼断面确定10416 综采工作面切眼设计:矩形断面,考虑切眼有起伏,切眼高度可适当加 100mm 富裕量,根据以上数据,最后确定:切眼 Bq :净高 3.0m , Hq :净宽 6.8m净断面积S=20.4m2,掘进断面积21.3m2;净断面积S可以满足支架的安装要求

    25、。四、联络巷及其它巷道断面设计10416 工作面风巷联络巷断面设计:断面设计依据10416 工作面风巷联络巷用途 :主要担负 10416 工作面的回风。围岩类别:中等稳定。10416 工作面风巷联络巷断面确定:( 1 )按工作面回风量计算计算巷道断面S 按下式计算:S=Q/ (v60) =1200/3.6 X60S=5.6m 2Q:工作面需风量,取1200m 3/min;v:风巷风速,m/s ,取经济风速2.53.0m/s2)按10416 工作面运输顺槽联络巷无设备布置根据上述计算 10416工作面风巷联络巷断面积 S =S=8.0m2,所以 S So以上 10416 工作面风巷联络巷 是可以

    26、满足生产的需要。( 3)按进架设备布置计算a 、 计算进架联巷宽度Bjs 按下式计算:Bjs=Bs+BpBjs=2300mmBs: 支架与巷帮的间隙, 400mm ;Bp: 支架的宽度, 1500mm ;b、计算进架联巷高度Hjs按下式计算:Hjs=Hs+Hj+Hq=1700 +300+200Hjs=2200mmHs:取最高设备的高度,1700mm;Hj:取进架联巷最高设备的高度距顶板支护体下缘的间隙, Hq:联巷起伏对巷高选取的影响值,200mm。( 4)按巷道变形计算根据生产经验或矿压观测资料,确定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因联巷为锚喷支护,根据我矿对巷道顶、帮变形量得观测,两帮变形量100

    27、mm 、顶底板变形量Hb 取 200mm 。B=Bjs+Bb=2300+100=2400mmH=Hjs+Hb=2200+200=2400mm13.2m2,而300mm 。因联Bb 取5)按支护条件选择我矿巷道支护条件复杂困难,矿压大,考虑巷道一定的变形富裕量。巷道为半圆拱形式,所以高度H适当放大,取3600mm,宽度B取4200mm(6) 10416工作面风巷联络巷断面的优化确定根据以上计算确定10416工作面风巷联络巷宽度(B) 4200mm ,高度(H) 3600mm。根据上述计算的B、H值,计算10416工作面风巷联络巷 断面积S =13.2m2,而 S=8.0m2,所以 S S。以上1

    28、0416工作面风巷联络巷 的宽度、高度是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五、设计巷道断面参数一览表序号巷道名称断面形状断面规格(净高x净宽)掘进断面积(m2)净断面积(m2)备注110416机巷矩形3.0X5.015.915210416风巷矩形3.0 q.614.8813.8310416切眼半圆 拱3.4X6.821.320.4410416风巷抽采巷 (即10414风巷抽采巷)半圆 拱3.4。812.2811.37已施工510416机巷抽采巷半圆 拱4.0X5.018.4217.32第二节 巷道支护设计 一、巷道支护形式设计(一)设计巷道支护条件说明1 、巷道的围岩条件根据采区资料分析,工作面工程地质类型

    29、为层状碎屑岩类(田类) ,复 杂程度为中等(二型),即田类二型。煤层顶、底板岩以砂岩、泥岩为主,粉砂岩零星分布。顶板类型划分方案可划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三种;底板可划分为直接底和老底两种。老顶:细砂岩、中砂岩所占比例最多,占51.7% ,砂岩老顶厚度4.2028.83m 。直接顶板:多数为复合顶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1.7916.06。伪顶: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老底: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占 58.6% ;其次为细砂岩、砂泥岩互层,占 24.1% ;泥岩老底较少,占 10.3% 。直接底:岩性以泥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厚度为 0.250.80m。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是顶板砂岩裂隙水,顶板

    30、可能有淋水;2、巷道的空间与时间条件10416 工作面为首采工作面的接替面, 受 10414 工作面采动影响; 预计 10414 工作面 2011 年 12 月份回采结束,在2010 年上半年,掘进开始施工。3、巷道功能与断面条件10416 风巷、风联巷作为进架主路线,其宽度和高度比较大;机巷为机轨合一巷,不仅需布置皮带机,机巷还需要布置轨道、设备 列车;综采面切眼导峒和刷大部分宽度为 6.8m 左右;以上说明,如满足综采工作面生产需要,各个巷道的设计不能小,而断面大,将增加支护的难度。(二)巷道支护方式设计1 、根据巷道支护条件设计为满足综采工作面生产需要,机、风巷断面不宜过小,且需加大巷道

    31、的支护强度,避免二次修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2、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根据地质资料分析,10416工作面煤层顶板属于II类,与童亭矿区10煤层工作面地质资料相似; 10416 工作面两巷皆采用锚梁网索支护,经过验证,该支护能满足生产需要,根据工程设计类比法,设计10416 工作面机、风巷均采用锚梁网索支护。切眼宽度 6.8m 左右, 跨度大, 根据邻近矿区工作面切眼的支护状况验证,采用复合支护能够满足装面要求。(三)设计巷道形状的确定10416 机、风巷:矩形。10416 机、风巷抽采巷:半圆拱形。二、巷道支护参数设计(一)架棚巷道支护参数设计10416 机巷、风巷:断面设计为矩形,采用锚梁网

    32、索支护 ;机巷:宽X高=5.0M.0m。风巷:宽X高=4.6M.0m。10416 工作面风巷抽采巷:10414 风巷抽采巷作为 10416 风巷抽采巷;断面为半圆拱形,锚网喷支护;宽 X 繇3.8 M.4m。10416 工作面机巷抽采巷:10416 机巷抽采巷后期作为 106 采区回风大巷使用;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形,锚网喷支护;宽 X 繇5.0 4.0m。(二)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10416 工作面机、风巷抽采巷,施工层位沿煤层底板25m 施工,处在稳定的岩层中,故采用锚网喷支护。2 、支护材料说明锚杆规格:020 2200 ;锚固剂型号:Z2950;托盘:0150;护表材料: 金属网规格120

    33、0 X900mm,网格150 M50mm ;水泥为标号425#普通硅酸 盐水泥,黄沙用粗中混合沙,粒径 0.33mm,速凝剂T25型。2、锚杆支护参数设计锚杆布置方式:眼位按线布置,两帮对称布置,中顶锚杆不偏离中线;株排距 800 X800mm ;锚杆布置的角度:在整体岩层中,锚杆应垂直巷道轮廓线,在层状岩层中,锚杆应垂直岩层层面,角度不小于 75 。锚杆的锚固方式:采用锚固剂锚固;锚固剂型号与数量: Z2950 ,每眼两卷。锚固长度:半锚,软岩时,加长锚固;设计初锚力为300N.m ,锚固力A8t。技术要求:1 )锚杆眼位按线布置,株排距均匀,对称布置两帮锚杆,中顶锚杆不偏离中线且最下一排帮

    34、锚杆距底板不应超过500mm 。2)锚杆的孔深和锚杆的长度配套,锚杆孔的直径必须和杆体、锚固剂直径相配套,选用d 32mm孔径,配套 29mm树脂卷。3)安装锚杆前,应用压风扫眼器将孔壁冲洗干净,将孔内岩渣、积水用压风吹净。4 )锚杆施工要求严格执行“五不”制度,即: a 、巷道断面不符合设计要求, 浮矸活石不处理, 险情未排除, 验收员不划眼位; b 、 验收员不划眼位,打眼工不打眼;c、不按规定打眼或打眼不合格,不准安装锚杆;d、锚固剂质量不合格,不准使用; e 、杆杆、托盘不符合规格要求,不准使用。5)树脂药卷安装要旋转推进,使药卷充分搅拌混合,严禁将杆体用锤击入锚杆眼,并应采用快速安装

    35、工艺,即:搅拌树脂卷、上托盘、拧紧螺母一次完成。6)锚固力应达到设计要求,必须按规定进行锚杆拉拔力测定,测定要有记录,拉拔力不小于8t 。3、加强支护设计喷射砼,砼的配比,水泥,黄沙、石子 =1 : 2: 2,水灰比 =0.47 ,初喷厚30 50mm,复喷厚470mm。(三)复合支护巷道参数设计10416 工作面切眼断面较大, 跨度为 6.8m 左右, 故采用复合支护。 切眼采用“锚带网索单体工字钢”支护, 当顶板破碎或过异常带不宜采用该支护时,直接采用“工字钢梁架棚并配合单体支柱套棚维护”1 、支护材料说明锚杆规格:M22 X2800mm ;锚索:017.8mm ,长6.3m钢绞线;锚固

    36、剂型号:Z2550;钢带采用M型钢带;托盘:0 200;护表材料:金属网规 格 1200 X900mm ,网格 150 x150mm ;2、锚杆支护参数设计顶板锚杆布置的数量为: 8 根,锚杆布置方式:眼位按线布置,株排距800 X800mm ;锚杆布置的角度:在整体岩层中,锚杆应垂直顶板,在层状岩层中,锚杆应垂直岩层层面,角度不小于 75 。锚杆的锚固方式:采用锚固剂锚固;锚固剂型号与数量: Z2550 ,每眼两卷。锚固长度:半长锚固;设计初锚力为300N.m ,锚固力A8t。技术要求:(1)锚杆眼位按线布置,株排距均匀。(2)锚杆的孔深和锚杆的长度配套,锚杆孔的直径必须和杆体、锚固剂直径相

    37、配套,选用 28mm孔径,配套 25mm树脂卷。(3) 安装锚杆前,应用压风扫眼器将孔壁冲洗干净,将孔内岩渣、积水用压风吹净。(4)锚杆施工要求严格执行“五不”制度,即:a、巷道断面不符合设计要求,浮矸活石不处理,险情未排除,验收员不划眼位; b 、验收员不划眼位,打眼工不打眼;c 、不按规定打眼或打眼不合格,不准安装锚杆;d 、锚固剂质量不合格, 不准使用; e 、 杆杆、 托盘不符合规格要求, 不准使用。(5 )树脂药卷安装要旋转推进,使药卷充分搅拌混合,严禁将杆体用锤击入锚杆眼,并应采用快速安装工艺,即:搅拌树脂卷、上托盘、拧紧螺母一次完成。(6 )锚固力应达到设计要求,必须按规定进行锚

    38、杆拉拔力测定,测定 要有记录,拉拔力Kt。3、锚索支护参数设计导峒及刷大部分均需采用锚索进行补强支护,采用双排三花布置。锚索间排距: 4m ,围岩破碎时要加密,改为每3m 安装一套 ;锚索的布置角度:在整体岩层中,锚索应垂直顶板,在层状岩层中,锚索应垂直岩层层面,角度不小于 75 。锚索的锚固方式:采用锚固剂锚固;锚固剂型号与数量: 1 卷 K2550 型和 2 卷 Z2550 型;锚固长度为加长锚固;预紧力 200N.m ,锚固力A20t。技术要求:(1 )锚索眼位按线布置,株排距均匀。(2 )锚索的孔深和锚索的长度配套,锚索孔的直径必须和杆体、锚固剂直径相配套,选用 28mm孔径,配套 2

    39、5mm树脂卷。(3 )安装锚索前,应用压风扫眼器将孔壁冲洗干净,将孔内岩渣、积水用压风吹净。(4)锚索布置在巷道顶板中间,施工滞后迎头不得超过10m 。4、加强支护设计(1 ) 单体工字钢套棚: 导峒采用 3.0m 单体配合 2.8m 工字钢“一梁两柱”套棚,刷大部分采用 3.0m 单体配合 2.8m 工字钢“一梁三柱”套棚,单体要穿鞋,初撑力不小于 50KN,滞后迎头不超过 3m,棚距800mm,误差土 50mm ,单体之间要用防倒绳连接。(2 )架棚支护:巷道遇断层、过地质构造异常带、顶板破碎带、淋水区时,必须采用架工字钢棚支护,架棚支护仍采用导响施工,在异常上下 多架设10棚,且导响及刷

    40、大部分的支护形式要保持一致,工字钢棚中间腿要用半圆接实劲,棚子用道连成一整体,具体位置梁中一处,梁下1.5m各 一处;导响及刷大部分支护规格:梁X腿=2.8m.2m;采用塘材、笆片要 帮过顶,巷道保持道面以上高度 2.8m ,棚距600mm ,误差50mm ,并且 上山用单体配合圆木打“一梁三柱”顺山挑棚。切眼施工顺序:a、施工导响一打锚杆一打锚索一单体工字钢套棚架工字 钢棚支护;b、刷大一打锚杆一打锚索一单体工字钢套棚架工字钢棚支护。三、设计巷道支护参数一览表序号巷道名称巷道形状支护形式支护参数(mm)支护材料规格(mm)备注锚杆:M22X2500mm (顶)锚杆株排距:M20 X2200m

    41、m (帮)锚梁800mm ;锚索:6.3m钢绞线1风巷矩形网索锚索排距:4000mm钢带:M4型长4800mm支护8#菱形铁丝网:5600X1000mm金属网:1200 X1000mm塑钢网:1200 X1000mm2机巷矩形锚梁网索支护锚杆株排距:800mm ;锚索排距:4000mm锚杆:M22X2500mm (顶)M20 X2200mm (帮)锚索:6.3m钢绞线钢带:M型长4800mm8#菱形铁丝网:5600X1000mm金属网:1200 X1000mm塑钢网:1200 X1000mm3切眼矩形复合支护锚杆株排距:800mm ;锚索排距:3000mm锚杆:M22 X2500mm锚索:6.

    42、3m钢绞线钢带:M型8#菱形铁丝网:5600X1000mm金属网:1200 X1000mm单体:3.0m工字钢:腿X梁=2.8 8.24机、风抽采巷半圆拱锚喷锚杆排距:800mm ;锚杆:M22 X2000mm锚喷厚4120mm5第五章“一通三防”系统工程设计第一节通风系统设计一、掘进期间通风系统设计(一)局部通风系统1、八区段车场施工局扇位置:东翼轨道大巷距七区段车场西 10米处进风路线:东翼轨道大巷距七区段车场西10米处一八区段车场 一迎回风路线:迎头 一东翼轨道大巷 一七区段车场一七区段回风联巷一 东翼回风大巷2、机巷局扇位置:东翼轨道大巷距七区段车场西 10米处进风路线:东翼轨道大巷距

    43、七区段车场西 10米处一机巷 一迎头回风路线:迎头 一机巷 一八区段回风联巷 一东翼回风大巷3、风巷局扇位置:东翼轨道大巷距七区段车场西 10米处进风路线:东翼轨道大巷距七区段车场西10米处一七区段车场一风 巷迎头回风路线:迎头 一风巷 一七区段回风联巷 一东翼回风大巷岩巷车场采用2X15KW对旋局扇,风筒直径600mm。机、风巷煤头采用2M0KW 对旋局扇,风筒直径 800mm(二)局部通风系统图局部通风系统图见“工作面平面设计、剖面、断面图”。二、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一)工作面风量计算综采工作面风量确定表项目计算单位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 采=100 Xq 采 XKch4=100 X8.9 X1.3=1157m3/min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 采=60V 采(smax + smin) /2ki =60 X.59X1.2=972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0416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20689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