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后,受到商业银行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各商业银行已建立了依托该系统的信用风险审查制度, 将查询申请人信用报告作为信贷审查的固定程序。 个人征信系统在提高审贷效率, 方便广大群众借贷,防止不良贷款,防止个人过度负债,以及根据信用风险确定利率水平方面开始发挥作用。第一类案例:帮助商业银行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银行、企业的经营效率。1 征信系统开通后,人们感受最大的就是申请信用卡的周期大大缩短了。 2005 年以前, 申办一张信用卡的审批时间至少需要2 周。现在信用卡的审批时间普遍缩短到了 1 周内, 部分银行还缩短
2、到了 3天。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在市区大型购物广场推出即时办卡服务,信用状况好的消费者在40 分钟内就可以申请到一张信用卡。2 工商银行某分行在审查一笔120 万元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时,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有一笔23 万元的贷款,还款付息正常。 查询结果与客户本人声明相符, 间接证实了客户的信用度。结合客户提供的抵押物、还款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该行做出放贷决定, 贷款额度确定为 100 万元。 使用个人征信系统使原来需1个多月的贷款时间缩短为 2 个星期。3 宁波银行办理前 5 万张信用卡用了 30 个月,从 5 万张卡增至 20 万张卡用了 15 个月,从 20 万张卡增至5
3、0 万张卡用了 11 个月。 宁波银行反映发卡速度的爆炸式增长是和征信系统的支持密不可分的。4 . 某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反映, 2004 年底以来应用个征信系统拒绝为不良客户发卡19 万多笔。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反映, 截至 08年 6 月信用卡审批部门共对近660 万份新卡申请查询了个人征信系统,其中发现信用不良而拒绝的信用卡申请量约为 52 万份,占比近8% 。案例分析“使用个人征信系统使原来需1 个多月的贷款时间缩短为 2 个星期” 体现了良好的信用记录能为个人积累信誉财富, 获得快捷的金融服务。第二类案例:帮助商业银行了解客户在异地、他行的借款以及还款记录,客观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或还款
4、意愿,规避潜在风险。1. 某客户向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期限10 年、金额 11 万元的住房贷款一笔。 该客户申请资料显示其拥有私家车1 辆, 具有一定经济实力。 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在其他银行办理的一笔汽车消费贷款已形成不良贷款, 余额为 7 万元。 该行判定该客户恶意拖欠贷款意图明显,信誉较差,故拒绝了其贷款申请。2.2005 年 4 月,某客户到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7 万元,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除在工商银行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4.8 万元外,在另一家银行还办理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31.3 万元,且已逾期 15 次(分期还款情况下,在约定的还款日期如果
5、借款人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当期应还款金额, 商业银行一般将其视为逾期 1 期或逾期 1 次,下同)拖欠贷款本金4.41 万元,拖欠时间超过 180 天。鉴于该客户存在严重的不良记录,该行做出了拒贷决定。3.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信用卡,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3 家银行有信用卡,且均存在逾期时间较长的情况,目前逾期总额近2 万元,最长期限达到212 天。该行拒绝了其信用卡申请。4.2005 年 4 月,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办理准贷记卡。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在其他银行已有2 张准贷记卡和1 张贷记卡, 且 3 张信用卡都有逾期记录, 其中 1 张准贷记卡透支天数达
6、180 天以上;而且在其他银行还有1 笔金额 2.5 万元的贷款,有 5 次担保人代还的记录;另外,该客户还为他人贷款担保1 万元。综合该客户各方面的信息, 该行认为其信用风险过高, 因而拒绝了其准贷记卡申请。案例分析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不是 “黑名单” 。 它只是如实记录个人原始的信用记录, 不加任何主观判断生成你的信用报告, 它是个人信用状况忠实的记事本,它不会写上任何好与坏的评语。第三类案例: 帮助商业银行全面了解客户及其家庭的总体负债情况,客观评价客户的还款能力,规避潜在风险。1. 某客户,月家庭综合收入 2 万余元, 2005 年 11 月向上海浦发银行某分行申请10 年期个
7、人住房贷款40 万元。查询个人征信系统,该行发现该客户已有两笔个人住房贷款50 余万元,月还款金额6000 元。经过细致调查,该客户贷款用途确系购买自用住房,同时欲将原有住房赠予父母居住。 考虑到相关房贷政策及合理控制风险的需要, 该行最终同意发放个人贷款28 万元, 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不下浮。2. 某客户因自办公司经营需要, 以其配偶名下的评估价值545.77万元的商业门面为抵押物, 向重庆市商业银行某支行申请经营性贷款300 万元。此笔贷款初审抵押足值,风险不大。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已有10 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和商业 房贷款各一笔,贷款余额分别为 34 万元、
8、 839 万元,其配偶在其他 银行也有 10 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和商业房贷款各一笔,贷款余额分别为 157 万元、 500 万元, 家庭累计负债1530 万元。 如果继续贷款,将会大大加重家庭负债负担, 贷款安全也没有保证。 该行因此拒绝了该笔贷款申请。3.建设银行某分行在审查某客户的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时,查询其内部业务系统发现, 该客户及其配偶在本行已各有一笔贷款, 余额为114.50 万元;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及其配偶在其他银行还有十一笔个人住房贷款,而且都发生在近1 年内(其中 2005 年25 月就有 7 笔,金额为 237.50 万元) ,总贷款余额约 696 万元,月还款额共
9、计8.7 万元多,与其收入相比,偿还能力明显不足。该客户及其配偶的13 笔贷款,虽然还款记录正常,但在短期内连续多笔贷款购房的行为已经不属于个人住房消费, 具有明显的投机倾向, 信用风险较高。该行拒绝了其申请。4 .某客户于 2006 年 1 月向中国光大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19 万元,期限180 个月。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已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一笔, 金额 21.4 万元; 个人汽车贷款一笔,金额 17.3 万元。两笔贷款,客户每月共需还款6888 元,而该客户提供的收入证明显示家庭每月总收入为 4311.2 元。同时该客户办理的个人汽车贷款有逾期 5 次的纪录。 综合以
10、上情况, 该行认为该客户19 万元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有一定困难, 因此拒绝了其贷款申请。5 . 工商银行某分行在审查一笔89 万元的住房按揭贷款时,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已有两笔5 年期住房按揭贷款188 万元,同时还发现,作为其共同申请人的男方尚有10 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150 万元。 尽管该客户身为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其共同申请人自办一家公司,双方都有一定经济实力,但其投资性购房意图明显,如果此笔贷款申请成功,共同负债将高达427 万元,每月需还款7 万余元。 该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还显示, 该客户已出现数次逾期还款的情况,风险已经显现。该行拒绝了此笔贷款申请。6 某客户向建设银行某
11、分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该客户资产实力较强,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存在车贷逾期记录。经与本人核实, 该客户具有真实的购房意愿和还款能力。 为控制风险,该行将首付比例提高至50% ,利率上浮30% ,申请人接受且至今还款正常。7 某客户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某分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成数为 6 成,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申请人虽无贷款记录, 但是其配偶有多笔住房贷款记录,贷款余额达140 万元,虽然申请人夫妇双方的职业较为稳定且收入较高, 但是比较分析借款人家庭整体负债水平和还款能力后,该行决定将其贷款成数降为 5 成。案例分析决定您能否获得贷款的是银行等信贷机构。 征信中心会如实地提
12、供用户的信用报告, 作为银行等信贷机构决定是否给用户贷款的重要参考之一。第四类案例: 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借款人真实身份, 防范恶意骗贷情况的发生。1 .某房地产开发商一次性向广东发展银行某分行上报客户按揭贷款申请十笔,从申请资料上看这10 个客户的工作单位各不相同,打电话核实也没有发现问题。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这10位借款人所在工作单位都是该开发商。 经再次核实, 证明这是开发商为了融资而虚报的一批假按揭。该行果断拒绝了这批贷款申请。2 . 某房地产开发商工作人员带着5 份个人贷款申请材料 (材料齐全)到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贷款,金额共计800 多万元。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了很多疑
13、点: ( 1 ) 该批借款人的工作单位为该开发商或其关联公司, 其中 2 人的工作单位与为其出具收入证明的单位不一致; ( 2 )这 5 人在其他商业银行已有700 多万元贷款余额,且每月收入不足以偿还其已有贷款的月还款额; ( 3 )这 5 人都有过逾期记录。 经分析, 该行认为这5 份个人贷款申请有很大的套贷嫌疑。当该行信贷人员把这些疑点向该房地产开发商工作人员询问时, 该工作人员无言以对,主动撤回了贷款申请。3 某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在2007 年 7 、 8 月间收到一批贷记卡申请表, 申请人填写的职业信息均为某上市航空公司, 职务均为机长或中层管理人员,并出具了单位收入证明。但是,
14、经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信用报告中记录的信息与申请表所填信息严重不符,申请人近期有多次向他行申请信用卡的查询记录, 而且所有寄卡地址均为家庭住址。于是,该行进行了深入调查,最终证实该批申请件为假冒航空公司员工办卡的欺诈申请,有效避免了欺诈风险。案例分析“银行拒绝贷款申请” 体现了征信对个人的意义中的 “信用提醒” :对信用报告中记载的曾经借钱不还的记录, 银行在考虑是否给您提供贷款时必然要审慎对待。第五类案例:帮助商业银行回收逾期贷款。1. 某客户曾在重庆市商业银行某支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15 万元,但该笔贷款累计出现27 次逾期未还的记录,已进入该银行的不良贷款名单。 2005 年,该客户准
15、备向另一银行申请个人贷款时,得知个人征信系统已开通,因而立即将原拖欠的贷款全部结清。2.2005 年 2 月,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曾于2002 年 4 月向中国银行另一分行贷款12 万元, 用于购买汽车, 贷款期限 3 年, 截止 2005年 2 月,该客户尚未还清该笔贷款,贷款余额为 8.1 万元;同时个人征信系统还显示该笔贷款累计逾期 26 次。在贷前调查过程中,该客户得知该行已了解其信用记录后,为了使此次贷款申请得到审批,2005 年 3 月初,将其在另一分行的贷款提前还清。3. 某客户,职业稳定,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办理信用卡
16、,其提供的申请资料比较齐全, 符合该行办卡要求。 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 2004 年有一笔透支被另一家银行核销。该行拒绝了其信用卡申请, 并要求该客户归还核销金额, 最终为银行挽回了损失。4. 某客户在中国银行某分行有一笔车贷已逾期 1 年未还, 客户经理催讨时发现该客户已搬离原住所并变更联系方式。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 该客户用新地址在另一银行申请了信用卡。 该行马上到新地址与客户商谈还款事宜。当客户了解到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后,还清了全部拖欠款项。案例分析“得知个人征信系统已开通, 因而立即将原拖欠的贷款全部结清。 ”体现了信用报告影响个人的信用行为。“该行查询个人征信
17、系统后发现, 该客户用新地址在另一银行申请这主要归功于信用档案数据库中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数据在征信系统内部的共享。第六类案例: 帮助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为他人担保情况, 全面审查潜在负债风险,合理做出贷款决策。1. 某客户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贷款8 万元, 贷款期限 5 年,家庭收入月均 3400 元,初步符合该行贷款条件。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申请人同时为他人担保1 年期贷款 5 万元,一旦承担担保责任,将影响其按时偿还每月还款。因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该行拒绝放贷。2. 一小企业业主,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住房贷款6.6 万元,贷款期限 10 年,该客户月收入 3000 元,初步符合该行贷款
18、条件。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申请人已办按揭贷款4 万元, 同时为他人担保 1 年期贷款 5 万元。如果发放贷款,申请人合计负债金额达15.6 万元,存在潜在风险。该行拒绝了该笔贷款申请。3. 某客户为私企业主,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贷款39 万元。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查询,该行发现其为他人承担了 11 万元的担保,结合申请人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后,同意发放贷款35 万元。案例分析“为他人承担了 11 万元的担保” 体现了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范围, 在此涉及到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这一项。第七类案例: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1 2005 年 9 月,某公司股东以其房产作抵押向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
19、中小企业贷款200 万元。该行考虑到小企业多为私人公司,股东个人的信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信用, 于是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查询该公司股东个人信用情况,结果显示该公司 1 名股东在 2 家银行都有个人住房贷款,且存在12 次逾期记录;申请人2005 年 4 月的借款, 也出现 4 次逾期记录。 经过核实和讨论, 该行最终做出拒贷决定。案例分析企业不讲信用的主要形式有5 种, 主要表现在: 有约不遵、 拖欠贷款、逃废债务、仿冒制假、恶意欺诈。第八类案例: 帮助借款人防范信用盗用风险, 增强维护自己信用的意识。1.2005 年 11 月,某客户向上海浦发银行某分行申请一笔 4 万元的车位贷款。 该行通过
20、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一笔住房按揭贷款有连续6 期的逾期记录, 于是决定拒绝这笔贷款申请, 并向该客户说明了具体原因。该客户当场就提出异议,并解释说:他曾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某公司为其购置了 1 套住房, 该公司承诺每月负责还款, 房子在其服务期满后归其所有。 但该客户在服务期间离开了该公司,也退出了房子,但该公司每月仍然以他的名义还款。针对银行提出的问题,他与原公司进行了交涉,该行也做了许多配合工作,最终公司答应以后按月及时还款, 并对逾期记录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 该客户表示非常感谢个人征信系统揭示了原公司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贷款, 使他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并且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信用教育
21、课。2.2005 年三季度, 某客户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办理个人贷款,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此人在其他银行已经有10 万元贷款,目前余额为 6 万元, 但该客户矢口否认此项贷款, 并对此提出异议。 经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调查协调, 结论是他人利用该客户证件在其他银行办理了贷款。3. 某客户向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一笔5 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 该客户已在其他银行办理过一笔 5 万元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且已严重逾期,因而做出拒贷决定。但该客户反映其长期在外打工,并未办理过个人贷款,当即提出异议。后经查实,系因其身份证被他人盗用造成。4.2005 年 9 月,某客户向建设银行
22、某分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其配偶在异地有商业住房按揭贷款16万元且逾期 4 个月,于是拒绝申请人的贷款申请。申请人提出异议, 称其配偶是为开发商贷的款, 由开发商每月负责还款, 逾期记录都是 开发商造成的。 进一步调查发现, 其配偶的贷款实际是开发商假借个 人名义搞的假按揭。案例分析此类案例涉及信用报告出错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以及信息报告出错会对信誉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想要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需要做好以下 3 点: 1 、尽早建立个人信用记录。 2 、努力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3 、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第九类案例: 帮助借款人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 无论欠款金额
23、多少,都会影响个人信誉。1 2009 年春节前后,各大商业银行7 折优惠房贷利率陆续浮出水面。四川某市市民蒋先生去银行申请7 折优惠房贷利率时被拒,原因是银行在调取了蒋先生的个人信用报告后, 发现他有一次逾期还款记录,而按照该行出台的政策,不符合享受 7 折优惠利率的范围。蒋先生承认2008 年时确实出现过一次逾期还款, “我那次也只是少还了 6分钱,心想应该不会有啥子问题嘛!哪晓得会”他明白要按时还款, 但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信用记录是否优良, 也不知道自己的信用报告是怎样的,总觉得偶尔一次逾期不算什么, “毕竟绝大多数时候我还款还是很积极的。 ”殊不知,就是他平时的不太在意,却让自己付出了较
24、为惨痛的代价。 根据蒋先生21 万元的贷款余额和 14年的剩余贷款期限,如果执行8.5 折利率,他累计要承担的利息为83315.82 元, 而如果执行7 折利率, 他累计承担的利息为 67373.03元,两者之间足足相差了 15942.79 元。2 上海的王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区区 300 元的固定电话费欠款, 竟使他失去了一次极具商业价值的交易机会。 那是一套紧靠一个著名商业区的住宅,王先生申请房贷的时候没有得到批准,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位,住宅已经到了他人的名下。一年以后,住宅所在楼盘升值,王先生至少损失了 50 万元。回忆起此事,王先生痛心疾首。案例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有关人
25、士分析: “银行在进行贷前审查时,并不是仅仅看贷款申请人的个人信用记录就做出是否授信的决定,他们会做很多种分析,像以上这种情况,银行在审查时要分析:对方的这 300 元话费的欠款是怎样形成的?欠费的原因是什么?欠费的时间有多长?此前债务人与债权人是否有过纠纷?欠费期间双方是否有过交涉?如果完全排除了债权人一方的过错, 银行可能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如果你没有恶意,而是因为没有能力偿还,那么,我怎么敢把贷款发放给一个连300 元话费都还不起的人?如果你有主观恶意,是有钱不愿意还,我怎么敢把贷款发放给一个连300 元话费有能力还而不想还的人?” 如果银行经过查询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于信贷安全,银行当然会锁住自己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