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思品课的教学实效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注重思品课的教学实效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学要得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研究。一、善于学习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很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我先后自费进修了中文专科、本科学业;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自费订阅德育报纸杂志,并且积累了厚厚的教学一得、教学回顾等。我不仅学习大量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尺度的准绳,对于那些积极反映社会动态日常小事我也留心收集,这对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思品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为我努力成为合格的德育教师
2、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善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化难为易,真正理解教育观点,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问应先易后难,设计巧妙,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也得以维持。提出问题还应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求知欲望,从已知到未知,由具体感知到抽象分析,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自己较熟悉的事例入手,去主动弄清问题,明确道理,才能增强学习效果。如讲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从四季的更迭,日、月的升降圆缺,体会事物在发展变化。在学生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位哲学家的名言:人的脚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请
3、同学们判断正误。学生刚开始不加思索:“不对!”我鼓励性地引导:“为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解释,渐渐地露出了破绽,终于不能自圆其说,这时许多同学经过审慎思考认为:“对!”我追问:“为什么?” “这说明什么?”通过讨论辨析,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得以确认和深化。三、善于取材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动脑筋,教师必须积极提供可供思维的感性材料,广泛应用各方面知识充实内容,借以明确道理,提高教学的思想性。善于取材,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趣味性,直接关系一堂课的气氛和质量。所以,取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一)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现象,具有丰富内涵的;(二)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有助于对教材理解的;(三)是学生普遍关注又迫切希望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