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12061087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主持人:我们这个单元马上要完成了,我们有四位主题发言人,八位自由发言人。并不是大家的认识所有都一致。第一个我大家认为一致的是经济学统一规范 谁是好的经济学家,谁是不好的经济学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否则的话,同样一个人这个人说很好,那个人说很差,现在标准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我想非常 重要。但是人的层次,研究的方向非常多元化,不同的学校来讲,选人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你的供给和需求。 对经济学来讲,评价的标准还要使得我们行内人成为评价主题,不能过分地受媒 体的导向和左右,但是媒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自己没有一个公认标准,媒体乘虚而入,我们自己要坚强,我们自

2、己有一个标准化体系,媒体起不了那么大 的作用,这个跟激励机制有关,刚才提到的思想也好,方法也好。某些学校有一些激励,我们也要靠专门设计的激励。师资队伍的来源必须多元化,不能单一地,就是过去的老师是学校自己留下来。海闻提的这个,我希望以后能达成共识,中国经济界能够大家一个信息的 沟通,我们现在的经验发现,有时候你打电话问学生,问这系要不要人,他们都说不需要人,但是你找到熟悉的院长,他说我们正需要人呀。我们真的要形成一个市 场,像北大这个是比较严格的,不再有自己的博士生,我们希望我们有优秀的,你们能够接收,你们有优秀的我们也能够接收。真正按照学术的导向培养博士生。博 士生往其他的地方输送去读博士,

3、这个很有意义,他本人在这拟稿这里学的已经够多了,我们很少看到美国一个人从本科到博士在一个学校,我们都敞开大门欢迎, 有这么多的学校你可以选择。主持人海闻:师资的招聘对博士生来讲正好是找工作的时候,我们搞一项每个月有交流,我们也创造一个信息,刚才也讲了,他并不知道哪一个学校要找人,这些信息 你只在自己的网上公布是不够的,希望在全国的高校里面公布。因为我现在是以经济年会副秘书长的身份讲这个话,所以我希望共同创造一个平台,在人才招聘和就 业方面资源共享。第二关于师资培训,我们96年做了,我们教育的学生迅速扩大。明年暑假开始我们中国经济学会的平台,动员清华、北大等一起搞一个师资培训,这样 各个学院的院

4、长可以提一些建议,我们最需要培养哪一方面的师资,我们根据需求,现在很多都从国外回来工作了,比几年前的条件更好。我基本上有这样一个想 法,明年暑假我们专门建立一个平台培养师资,这是我的想法,希望得到各个院系和院长的支持。我们下面讨论的问题是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问题。根据主办者提的想法,怎么样来把资源整顿和协调。刚才第三个问题联合在一起,就是师资队伍怎么 样交流,今天我们请了四位专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研究、有有趣。我们现在先请第一位徐滇庆教授发言。徐滇庆(加拿大安大略大学教授):谢谢海闻,在这里也谢谢这次会议的主办者。经过这两天的思考,我觉得有很多话可以说,中国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稀缺资源,怎么能够把

5、我们有限的资 源最大限度利用起来,提高效率,这个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仔细看一下北美有没有这个现象呢?应该讲还是有的,为什么北美这些最好的大学,都聚集在 美东地区和美西地区,它有一个具体效应,因为在经济学当中称为运输距离,这也因为有一个空间的距离就使得咱们的资源共享也受它的一定约束。这个问题提出来 还需要进一步证实。下面把资源共享提出来了,我仔细想一想,问题很多,与其说我能解决这些问题,不如说我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首先学分共认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因为这是信息识别问题,但是多说宏观经济学,但是不同的学校教学内容大不相同,用的教科书、涉及内容深度都不一样,哪一个学校宏观经济学考多少分每个

6、学校 标准不同。往往是在一个地区的学校,他都比较一致化,所以它能够做到这些学分的互认,离开自己远了,或者到别的国家去了这个问题就很难做。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咱们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教育处就跟我讨论这个问题,加拿大承认中国大学的学分,最后我回答这个是很奇怪的问题,因为你无需跟 加拿大政府讨论这个问题,你应该跟大学讨论,大学是不是承认我们的学分呢?经过跟教授、校长的讨论,他们说谁能不承认,但你必须要参加我们的考试,否则我 不能区别学生实际能力。如果你能够通过考试,那就给你毕业证书,还是识别的问题,否则你转来一个学分,我认还是不认,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认为这个问题在 中国也不好解决。如果倒过来讲,一流学

7、校的学生往下去很容易,但是下面的学生往上面的学校去面临很大的问题,你说要不承认那就得罪,要是别的国家的,你承认那要 犯政治错误,你要拿我们的文凭你要考我们的试。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们学校和东北财经大学合办22项目,在大连读两年再到我们那儿读两年,前两年 教什么那是经过协商的,我们还有教授过来讲课。所以必须要有前期的合作才能达到后期的互相承认学分,不是说没有条件的互相承认。另外,中国学生因为学英语学的比较好,到西方一些大学学习问题不大,可是西方一些老外派到中国来读书,读中文就够呛,我们现在不能提供系统的中 文教学课程,所以搞一两年就停下来了,所以还要解决对称的问题。中国专业设置过细也是妨碍

8、资源共享的一个问题。比如说中国现在细到什么程度呢?我还发现对 外投资系,乡镇企业系,细到这一点,资源共享就很难了,因为你只研究乡镇企业别的不研究,这怎么共享?图书馆资料的资源共享这个比较容易,因为这已经纳入了一个比较正规的渠道,我不知道国内Internet设计的怎么样,但是在欧美非常好,你找 一个资料可以到最近的图书馆两三天给你调过来。另外专业协会对资源共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的年会对资源共享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人力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 就是要加强教师、人才市场的流动性,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刚才各位都讲了这是很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市场。一旦挖走了就说

9、明千军易得,一将难 求,这样的流动在欧美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在国内谁要是跳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在西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是一个资源共享。另外我还要强调资源共享是研究成果的共享,所以临近地区经常搞交流,他们经常有一些东西,我们这儿也什么他们过来听,这样的合作对大家都是有好 处的。教学上面的学分互相承认没有涉及到一学费问题,所以相同的大学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比如清华、北大这些比较容易做到,如果大家都差不多,不承认学分, 所以就注定这样的资源共享一定在相差不多的学校。最后,谈一下数据库的共享问题。这个即使在北美都很难做到,它涉及到一个知识产权,数据库因为经济学研究,每搞一个数据库需要大量的时间

10、和金 钱,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办法就是在一楼正在开一个会,王执和我们几个人都参与了,就是我们共同搞了一个规范,每国家都按照规范组织起来,然后大家连接 在一起共享,这个思路我觉得在中国非常值得推广,就是你不一定要付钱,但是你要承担劳动,你要把你承担的数据做好,然后参与到这个组里面,然后你再共享, 但是一般的共享需要10万美元以上,但是我们是不用钱的,所以它是一种不成型的一种公司制度的结构。是大家做股东一起来做。这样资源共享是可以做到的,而 无偿地要用别人的数据库,这个大概很难跟别人谈,偶尔施舍性质的给你一次可,长期用大概有问题,资源共享问题我的见解也很粗糙,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陈志武:人民大

11、学和梁晶工作室这几年对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贡献非常大,每次我回到北京,不得不佩服梁晶的能量和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的能力。本来我讲资源跟数据库的共享,但是刚才都讲完了,我稍微补充一点,就是关于研究资源的共享,像金融这一块儿,还有经济学这一块儿,这些年实际上 在海闻还有其他的同事努力下,我发现资源共享的程度以及Internet的结果非常非常好,像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面经常会有原来没有办法找到的文章和 论文等,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在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不可想象。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在相当意义上说,资源共享方面,美国大学和中国的大学,除了这个以外,在 长沙湖南大学,也是我的母校。当时有老师问我,我们做研究的时候

12、,用到的数据库资源有哪一些是国内没有的,我现在发现越来越很难说,我们现在第一步做的是 到GOOGLE搜索一下,有世界银行那么多的非盈利的组织,他们都把数据库放在互联网上面,如果你到GOOGLE,至少我可以得到我需要得到的资源,尽管 各种各样的研究数据库非常多。除此之外,沃森商学院最近两三年出了一个数据公司,到那个上面去,关于美国和各个其他国家的多种多样的跟金融、债券市场、上 市公司等任何做金融研究想象到的数据库都综合在一起,各个大学跟最原始的数据提供商签约,沃森可以给你提供统一的一个数据库结构,这样大家用起来非常方 便,像我们做计量和研究的人,往往会有一个很共同的经验,就是很多的时候非常多的时

13、间花在收集数据。收集数据占到研究的80%、90%的时间。沃森就把很 多研究的人,把很多研究的工作他一家都做完了,只要你花了钱购买,你就可以很快从他那里拿到可用的数据库。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其他的数据公司,有了这些数据库之后,大家都想有一份谋生的途径,支持产权的话不要忘了这一点。另外一个题目,简单说一下,其中让我非常佩服梁晶工作的因素之一,比如我们这个会议的文章可以看到在会议资料里面,当然这个是经过了曝光的版 本,大家要想看到原版本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面有,因为关于中国经济学今天的现状和发展的历程,尤其跟英国17、18世纪相比较的话,我个人认为有很 多类似的地方,刚才其他教授都讲到了,看看今天中

14、国的明星经济学家,在媒体上面曝光机会、平台非常非常多,这实际上跟英国当年的情况非常类似,就是说在 17、18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期,经济学在英国形成时间是几百年的时间,都是通过媒体的平台,慢慢把他们的思想通过讨论的形式发表出来的。我这个文章对目前的教学体系比较敏感,所以给组织者带来了不好的麻烦,所以我感觉到在经济学研究跟国际接轨也好,走出自己的路也好,如果在学术 上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的话,你看我这个文章其实也没有什么犯错误的地方,但是也没有办法,我觉得在我们强调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跟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个人觉 得今天我们大家讨论的思路,就是我们非常强调统一,我非常赞同上午有教授讲到的过分的课程设

15、置、教学内容等。清华和人民大学实际上在大学里面有了一定的经 济资源以后,我们都是研究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原则就是竞争。我们在研究经济学教育的时候,太强调大家都统一的话,最后任何的创新。尤 其到北京之外的一些大学,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同仁会非常高兴地跟我说,这学科我们有博士点,这个有硕士点,我们在争取拿到博士点的资格,以后中国的教育 体系和资源的配置都全部由教育部统一的话,我个人觉得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尤其经济学的研究会走的很远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我说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学术资源的共享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除此之外,也许民间的资源方面应更多努力去发挥。我个人想一想,我写什

16、么东西,要说什么?要做什么样的研究,研究什么样的题目,我们的校长和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干涉我,你这研究是可以做的,写论文里面很多话是不能这样讲的,包 括经济上的我不需要向教育部申请资源和经费,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研究的学术自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我可能讲的比较乱,对不起。沈坤荣(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首先非常感谢人民大学、梁晶工作室和梁晶本人的盛情邀请,来参加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根据梁晶的安排,我要参加第四个大学资源的共享体系。 这个发言题目给了我很长时间,但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解决的,我觉得很多问题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有这么几个问题, 可能跟第三个问题师资交流还

17、有一点重叠部分。第一,怎么样利用师资共享的平台,这个我觉得是很重要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增加学校际的资源共享,第一方面是师资的平台。很显然我们在座来参加 会议的,我们不可否认还是有学校之间的师资来源,师资的条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要共享这样的一个资源还是很困难。比如说我们对国内师资条件比较充裕的就是 北大、清华。海闻倡导的师资的选留的问题,千万不要留自己的师资,这样避免近亲繁殖。应该说这种理念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可能违背这个趋势,但是现实 状况这是一个两难的,刚才有院长提到,我们南京大学也有两难的困难。因为当全国所有的高校都不选留自己师资的时候,由于高校资源的太稀缺,高校资源相差太 大,在北京

18、工作跟上海工作有一点差距。在上海跟南京也有一点差距,很显然拿到博士学位,或者有这样的学位准备进入到教师行列,这样一来就会产生自己的困 难。像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我的意思不是不开放,他有他的苦衷,我们这边也有自己的苦衷,同样一个求职者,在光华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选择的时候,我的选择 优势就没有光华管理学院来的强。所以这样我们找不到最优秀老师的时候,我们就退而求其次,看到我手下也比较好的师资我就要留下来。可以想象别的院校,比南 京大学拿到的国家资源更少的,地理条件更差的学校,他们更困难。这个我觉得师资教育的趋势是好的,但是现在现实两难。刚才海闻提到能不能在恰当的时候,办 一个交流的课程,这个应该说是

19、弥补的很好方法,因为没有整个中国经济学所有高校的参与,共同提升师资质量,最好的我觉得也好不起来。这个不是某一两所大学 的问题,也不是最顶尖的一两所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经济学教育提升的问题。就好比说市场要充分,大家要参考,如果只有一两个大学参与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南京大学专门对选不选留自己的学生进行了很深入的交谈, 最后我们做出决定不排斥一部分优秀学生。第二学生交流,总的趋势是本科生让他到外地求学,这样这样的回报可能更大。现在光华管理学院等搞夏令营,搞夏令营 的目的是培养更好的人才,我们南京大学选择最最优秀的学生参加夏令营,当然这里我也告诉大家一个信息,一开始不愿意留在这里。最近四年

20、开始,这个竞争有一 回流是一个好的现象。这个学生交流最现实的考虑也要有一个平台,本科生需要交流,我感觉上中国的硕士生水平还是很高的,我前两天参加了一个硕士生年会,我 觉得很多硕士生的水平比来的博士要好的多。因为入学的状元本身就是免试,这里面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南京大学最后想到一个办法,我们创造了一个私密的 点,就是学生的交流,现在人民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博士生答辩上有一个亮相。这个交流开始我看中的就保留下来,但是这里面还是有问题。因为条件待遇的问 题,因为光华管理学院的条件比我们这里要高的多。第三学术交流要建立一个平台。我个人参加了很多很多各种层次的学术研讨会。我个人认为学术交流效率是很低的

21、,当然今天除外。一般交流很浪费时 间,所以出现了很多我讲一讲就赶紧走,这里面我们要提高效率问题,不要有行政化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子?还是跟机制、体制有关系。学术研讨会你得让学校认 同它,因为教育考核里面有这么一条,因为他要参加评估有这个东西。副作用好,有兴趣举办研讨会等,但是举办过程中没有一个筛选机制,没有筛选机制该做的不 做,该去的不去。这样效率不高。所以我觉得要增强校际交流要提供师资、学生、学术交流的三个平台。二、要有评估体系要有评估的标准。因为没有标准就没有共同做的事情,教育部也做了很多的评估标准,很多评估的时候就为了应付评估。我发现有的时 候由于市场的分割和教育体系的分也逼着很多高校应

22、付这些评估。所以我们要考虑制定一个真正能够既不是很刚性又能够启发大家创新的导向机制。刚才王老师提到 的道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来评估?世界上很多学者都在关注中国问题的研究,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制定的标准跟人家不一致差距太大,这样就会出现大家往往提出来的 我们排到60位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制定一个标准,让我们这里的国内学者,或者至少让国内工作的学者提供的学术成果,让世界上研究的学者认同,这样我们的经 济学就会进入到一个好的分工体系里面去。如果说在中国研究的学者,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真正交流的平台,这样我觉得非常有价值。这是一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 系要适合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不一定要自己制造一个。除了国际惯例

23、,也不能照抄美国的标准,我们要有自己的效率,结合自己的实际。这个评估体系的建立涉及 到我们经济学能不能形成的问题。三、公共数据平台的建立。如果说我们教育部,这么多好的大学能够拿出一部分钱出来,建立一个公共的数据库的平台,这样使得我们的教师能够利用这 个平台一起来分享这样的数据资源就能够提升我们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基础。因为没有数据做什么研究是不可能的。刚才徐教授提到要付费,国家别的大学也很难分享,所以要有一个机制来分享,还有点税赋,比如说国家统计局,央行,这些共享,而不能说你是公共部门,国家给了这么多钱,为什 么你要卖呢?而且卖的数据质量也不是很高。所以作为一个公共谈判的谈判者都能参与到中国

24、经济学教学当中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形成市场规模,而一 般互动成功的,我想中国经济学国际化也成功了,真正现代化也就成功了,我想中国转型的转型也就是最为重要的。夏业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我们现在在高校工作的同志可能都同感到教育资源分散,重新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拿北大来说,北大除了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光华管理学院以 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里面都有博士生导师,但是这六个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水平极低,我在这里本不该家丑外扬,连北大都做不到,其他就可想而知了。就是各个 平台资源共享太少。第二,在中国目前存在非常严重的现象就是最好的学者都想去当官,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你不当官你就拿不到资

25、源,我提出一个个人意见,我不反对最 好的学者去当官,你要建立一个新的规则。师资共享这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下,也远程授课教师等,最后一项是我们有点儿看不起,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通过媒介和卫星形式传播,但是我教育的对象 是大专层次的,如果讲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的话,现代化的手段是最有效的,现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满足于成人教育,也能满足现代专业教育。现在有些学校没有博士点和很多的专家,这都说明我们资源共享的情况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如果全国范围打通的话,资源还是足够的。我们提出了很多 目标。第三个方面,对年轻的教师来讲,可塑性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很多地方大学,甚至偏远地区的学校,他可以派年轻的学生到清华

26、、北大来学习。我想 这个访问作用很明显。这个跟我们现在派教师到国外名牌大学学习一样。一部分可以作为基础性的数据共享,应当是免费的,我们有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数据,他在做研究的时候要投入资金,通过其他的形成获得一些回报,当然 不一定收钱,收钱收的很低是也可能的。但是在另外一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改进,批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如果能够在共享平台上发布你不要担心他窃为己有,因为 很多人都看到的。关于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共享。拿北京大学来说,我们都缺乏足够的合格计量学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数量不少,但是不够一定的水准,如果有这样好的老 师,他们能不能把好的方法手段比如搞一个暑期培训班等。在同城,比如说一城市里面,共享开

27、放,共享资源设施。像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等,过去曾经说过这些大学之间可以互承认学分,互用图书 馆,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在施行,像这种情况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比较容易做到。像我们花很多钱,盖大教室、大礼堂等是不是效率很高呢?图书馆,我想到 87年我在多伦多学习时候,我喜欢到社区图书馆借书,你到任何一家图书馆,第二天他的图书管理员就自动识别是谁借的书。我觉得技术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我 们要从大方面考虑,利益方面怎么平衡,尤其像电子图书、期刊等怎么共享。另外像调查研究,我们感觉到如果自己调查,每个省派自己的调查队伍的话,任务是相 当重 的,我们知道现在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的传输研究手术的方案,

28、那我们学术的研究怎么不可以通视频等方式来做呢?比如我们电话普及速率,我们Internet的 普及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国家,因为到欧洲开会感觉到有时候上网不如在国内方便。所以在思想方面的障碍克服以后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的。袁立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刚才很多人发言都涉及了复旦的问题,我要说明一下,复旦并不封闭,我们每年都是在竞争,而且每年都开讨论会,是非常慎重处理这个问题。现在问题 就是刚才有老师讲到的,中国推广事情时期还不成熟,条件还不存在。原因都是从国外回来的,而没有从国内的学生出来的,这样就是说北大、清华的老师流到低档 次的高校去。再往下循环,目前有一点儿,我们没有做到的就是教师和教

29、师之间的竞争。我们认为中国目前从创造程度来讲,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授大量的流动 现象,就是教授一定要跳槽。教授跳槽以后,教授市场就出来了,我就发现这个高校这么有名,还这么大,我难道培养不出自己的教授出来?所以我他看准了白重恩:去年是微观经济学,每个班都是四个月时间有教授来讲,学生自己负责住宿。今年还有两个班,一个是宏观经济学,一个是计量经济学。刚才有 老师说计量经济学老师少,我们连续两年都办了计量经济学培训班,我们还希望继续办下去,这年大概有70个人左右参加。每年我们在6月份或者7月份我们开这样一个国际性的会议,规模比较小,大概不到30个人但是都是找比较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来讲他们的论文,这个我

30、 们也希望光华管理学院和我们合作,搭这样一个平台,希望有更多的其他学校参与。当然我们还有做的不够的地方,我们送通知只是送到学院的办公室,我们应该找 一个人来送,当然找人送我们应该找名人,当我们把通知送到各个学院办公室的时候,希望院领导和和系领导帮助我们转送到每一个老师手里去。这个会应该在6月 中旬,希望明年光华管理学院办的时候,如果光华管理学院把通知送到各院校的时候,希望各学院把通知送到老师的手上。今年11月份我们还会组织一个会议,参加会议的很多人在国际上做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非常活跃的一部分真。这个会议是两天时间,第一天专门讲中国 问题,第二天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不限于中国问题,这个在11月4号

31、和5号召开,到时候我们也会向大家发出通知,这会我们会做的工作更细一点,找一些这方面 的专家,但是人们不能送到每一个人手上,所以我们发信的时候,希望大家给我们转达一下。最后一件事,我们明年7月份会举办计量经济学学会的远东会议,计量经济学学会,听上去是计量经济学,但是这个协会是经济学各个分支都包括。应该 说是经济学唯一的一个,或者最有代表性的国际性的学术机构,明年7月份我们会召开这个远东会议。以前我们国内还没有开过这样的会,明年我们会第一次举办这 样的会议,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这个会议的时间是7月10号、11号、12号。邱东(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下面代表我个人谈两点感想。第一,我觉得我们应

32、该真正相信市场。为什么加“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听了一天的发言,因为有的时候有一点儿不必要的担心,比方说有的专家提到 媒体经济学家和真正做科研的这个问题。还有提到我们应该让市场做出选择,让市场知道什么是好的科研成果。再比方说我们在某一个问题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 之所以经济学的教育能够有这么大的发展,我们现在谈到资源共享的问题,资源的流动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有可共享的资源,有可供流动的资源。这个资源和我们在 座的专家努力贡献有关,但是我想根本的一点是由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有这个最根本的市场驱动力,才有我们工作的平台,有展示的机会, 才有进步,所以有一些担心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33、规范关键是怎么样实现规范,不是我们领头的院校提出,下面跟着做,其实有的时候,这些名校你们自己做的不 对,甚至你们不做,你们吵着下面做,举一个例子,北大的人事改革。有的国家可以做科研,也可以做媒体,比方说来的一财经学家,到中央财大他的科研论文几十 篇,他的媒体论文也是几十篇,但是有的只能做媒体,不是做研究的,但是我认为这个不要紧,这就是将和家的区别,真正成家的很少。有的人能够成家,有的人不 能够成家,将的工作代替我们经济学教育这是好事。市场会根据他们的条件做出他们理性的选择。第二个感受,我觉得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和回顾和展望,或者从事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今天一天很紧凑,但是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坐在最

34、小的这一圈 里,概括起来就是显学的名家。刚才有教授说了,美国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是美国的经济学。你们发言的内容主要也是你们所关注的问题,但实际上学校分层的,市场 是分层的,我们觉得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做这个回顾和展望。我觉得今天这个展望仅仅是一次集中的讨论而已。还应该接着从事这种讨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我 们都关注,经济学教育本身应该是开放的,但是我觉得关注国外市场的时候,是不是美国我们讲的多一点,田先生讲经济学教育在美国,我觉得应该更开放一些,当 然美国是一流的,但是欧洲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楼下在开投产大会,我在想什么在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或者什么以后会危机到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刚才 谈到

35、数据问题,我觉得中国做现实经济分析,中国的GDP总量和各省的全部GDP和各省的GDP之和这个数有多大,这是一巨大的剪刀,一开始是全国高于各省 的数,现在是各省区加总数大大超过全国数,差额有多少呢?从03年开始超过了广东省GDP,占的比重是18%。各位GDP这个数,我们地方经济结构分析这 是必须用的,这两个数差额这么大,我们做地区经济结构分析的时候,你究竟怎么做?所以我们很多的分析是建立在沙漠基础之上。这是整个社会的体制问题。我们 经济学界类似于这样,因为我们以后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它是要经济学分析提供支持。因为应用分析靠数据,如果数据不详细的话,实际上是建立在沙漠基础之 上。就像我们说建立中国

36、的信用体系,中国在信用层面上体系建立的重要支撑是信息的全国联网问题,因为大学生贷款毕业之后你找不到他。荣兆梓(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首先谢谢梁晶工作室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我觉得这个会上有两种,或者说两种倾向性意见,一种说法是就是要规范和国际接轨,另外一种说法是多元 化,当然不是绝对对立的东西,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还是要多强调一点儿多元化为主。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国的经济学刚才大家说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高速 发展的一个学科,而且现在无论是院校数量也好,从在校学生人数也好,可能都是全国第一大学科,这么一个大的学科,就不能像中国小学科这样就一个规范,一个 标准,一种声音,它很难完全统一起来。再加

37、上中国的经济学发展有路径的复杂性。今天在座可能还是海外归来的多,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路径复杂性决定了它也应该 是多元的。另外从我们这样一个学校,多一些目标,多一些有特色的院系在前面,多些选择我们可能就多一些希望,像杨瑞龙那个地方,他是不是也一样和北大、清 华拼,多关心一点儿传统经济学的发展,更多一点儿给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们多一点儿发展的空间,我想多一点儿选择对我们后面的院系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现 在没有博士点,好象山东大学有四个博士点,我们在完全没有博士点的情况下,就有这么一点儿差距,我想我们如果能够再拼一拼,赶超还是有希望的。我有一个想 法,大家都在讲留自己博士的问题,我们的情况跟你们完全不一

38、样,我在三年前的时候,在复旦大学我就讲,我们就两个达到博士学位的,现在在读的拿到博士学位 的,只要追赶的话,目标要明确。下个月安徽大学要开一个国际改革的研讨会,今天在座的很专家都答应要去,我想这样一个会议也是资源的共享,我们安徽大学的学生能够听到一流专家 的报告很不容易欢迎大家在座的各位,包括还不知道这次会议信息的专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希望来参加。梁晶:我说两个问题,第一,资源共享我想应该包括,比如说我们有些地方的大学资源、经济上没有重点大学那样的实力,但是可以在国内高校之间互相 访问,比如说我一直有这么一个设想,比如我们人民大学,我们一些课程是从国外请老师上的,像田国强给我们上经济学等。这些

39、国内顶尖级的教授给我们学生上 课,如果按照这种要求,全国一般的大学,如果他们到我们学生来听听,我想对他们的老师也是一个跟大的提高。第二,在我们实验班当中,有一些经验是别的学校可以采纳的,比如说清华也是因为有钱,请了很多老师来上课。我们就利用这个资源,我们用很小的代 价,我们的学生受益最大,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都有学生到那么那儿听课,你看冬天很冷的时候,有时候赶到下雪,我就看实验班的学生没有一个叫苦的,到清华 上这个课早了或者晚了没有,我想自己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受益。张维迎:在座的也有很多管理学院的院长。每年都花数百万人民币的代价,现在有在座的管理学院的院长,一些最优秀的学者可以来。第二,我们考

40、虑本科生也开 放一些本科生的交流,你可以送一两个优秀的本科生,可以跟我们开三个月的课,因为我们的学生也在出去,去美国、欧洲等。除此之外,我们每年都有运用经济学 和金融的主题班,这个主要是本科生的。我们希望本科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这个也已经办了两年、三年了。我们是加大开放的力度,能够为更多的商学 院提供服务。徐康宁(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我觉得资源共享主要是三个层面,一个是共用信息,这个分两类: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外。从我们研究的角度来讲,国内有两个,一个是高校,一个是 政府,问题最大的是政府,我们现在在江苏,用江苏的数据比较好办一点,为政府做事,争取一点儿信息不大。问题是全国,

41、全国这一块儿也应该让大家来共享。第 二,高校,刚才有教授讲了,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学校拿到了基地,一千多万元的基地,做出来的东西要值一千多万,但是至少有一个,如果你做的公共信息,作为 相应的能够共享的数据库,能够为全国研究经济学的教授和学生使用,这个就值了。还有学生的交流,现在北大、清华做的很好,我们每年都送一些学生来,效果非常好,希望能够继续做下去。还教师,教师共享,一个是教授讲学,我们 也请了很多教授去过,包括很多在座的教授都去过。但我觉得这也有一点儿,一年来好多次,最最主要的这只其中一种方式,一些好的大学优秀资源能够共享这个很 重要。也希望北大、清华还有其他的知名大学,人大、南开等等能够多

42、搞一些研讨活动,多搞一些培训,现在因为体制原因我们走的过快可能做不到,但是这种方式 可能是最好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韩立岩:现在很多学校经济学硕士培养当做重点,现在我要提到的问题,包括硕博连读,但是市场的需要,把辅助岗留给本科生,把主要岗位留下给硕士生。今天 在座的都是在中国岗位,掌握重要发现权的人。我们没有经济学的博士,我们有管理学的博士,一般比较好的学校,我们要求三年、四年做下来,但是读博士的,不 一定要读五年,实际上给他的钱只能四年,最后一年由教授养他。像我们有一非常优秀的学生,被部委的一很好的研究院录取了,你说他答辩不答辩?所以能否实行 资格制,他拿到资格以后允许他毕业,这种可能性有没有

43、?谢谢大家!海闻:我们这个主题讨论了一小时五分钟,但是我相信有一些非主讨论。基本上我们有四个主要发言,八个自由发言。我把主题发言简单归纳一下,谈一 些我自己的想法。第一个问题学生的交流,这个问题不大,我们现在学生的交流他们的积极性比我们创造力、主动力比我们要强。经济学年会以后研究生的联合,他们之间 的合作比我们学校老师的合作要多。这个不是大问题。第二个学术的问题,不是不让你们来听,只怕没有人来听,关键像北京的这些学校,包括外地的学校,如果组织活动的话,我们怎么更好地把信息传达 到,这个也没有太大的障碍。第三个刚才谈到学生选课的问题,这里面我们要做一些设置,学分互相承认了,目前来讲至少现在还没有

44、做到。但是有一点儿我们可以做,能够允许他去 选修,不是你拿来我承认你的学分,我们经济学院系例如别的院系制约,所以这一方面的资源作为我们自己能做到的经济学院能做到的就是更加开放的姿态,有些课 你让学生到别的学院去选。第四个问题是老师的问题。老师教育大家觉得比较重要,尤其我们有些学校缺乏师资,这里我们应该开放一种短期的访问。刚才大家谈到很多的流动,一 个老师真的跳槽不一定很容易,他这跳槽牵扯到人事档案等等。这里需要互相的工作,你不必要把这个人挖来,你可以请他来教一个学期,教一年,所以教师方面有 更多的灵活性你就来一年,这一年时间你可以给他工资高一点儿,这一年里面,至少要比他本单位工资高一点儿,他来

45、做访问他很高兴,你不需要给他养老,你就把 他这一年的工资给的高一些,吸引他来,这个方法我认为还是可行的。你不能说你这个老师必须在我这儿教,但是你至少不能阻碍一个老师的流动,你不能规定一个 老师必须在一个学校教,你不能到其他学校去。我认为老师的短期流动还是可行的。老师这个东西人才不断出去,用不了五年,国外回来的人不会到北大、清华去了,就像香港一样,十年前我们毕业谁都不去香港,后来香港任何一个大学 的工作你都找不到了,所以不用着急,再过五年,你就是买方市场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会回来,所以短期的问题不要造成长期的失误,留下的人你请 走就很难了。比方我们今后可以公布我们有访问的规定,三年以

46、后能访问的就留下来,不能流动的就走。用这种办法解决暂时的长期流动的问题。我想用不着五年我 们的师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五,数据的问题,刚才这个问题大家也谈了很多。这里面我顺便讲一下,我们平台也不能创的太多。已经现有的平台大家共享,比方说明年清华要搞计 量经济学培训,我们就搞别的培训,就是不要有很多重复的东西。清华你搞了这个培训,人大可以搞另一个培训。另外,政府方面的东西,我们只能呼吁,老实讲我们应该做的东西多了,我们希望媒体多帮我们呼吁呼吁,政府的资源应该开放。但是在没有的情况下, 我们至少应该把我们学院的资源能放的往上放,你至少也可以得到你的资源。关于设备方面的共享我比较悲观。总的来讲

47、,这次讨论会的主要大家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创造一个各个圆系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大家之间的合作, 而且更主要是我们合作起来跟国际竞争,我想中国经济学界的合作使整个中国经济学的水平达到世界上的水平,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通过今天的会,也希望通过我们年底的经济学年会更多地把我们资源共享这一块儿做起来。这一部分的讨论到此结束。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最后讲几句话,我的感受是第一个是感动,第二个是感应,第三个是感悟,第四个是感情,第五个是感慨,第六 个是感谢。感动我原来有很多担心,但是现在该请的该到的基本都到了。不仅基本到了,在会场上9个小时,绝大部分坐在那个地方没走,我参加了很多研讨会,

48、这 么高频率没有走,这让我非常感动,这说明大家对中国经济学教育非常关心。第二,感应,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尽管大家有不同的背景,但是我觉得大家的心是相通的。大家有一个内在的感应,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现代化这么 一个主旋律上面大家还是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第三,感悟,有一些东西原本没有想到但是一点就通了,我想大家今天谈的经验、做法,我想没有什么知识产权,大家可以模仿。第四,感情,在这个会议上面,我非常同意海闻的说法,我们就竞争,确实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现在有竞争是好事,但是在竞争当中确实要合 作我相信今天这个会,合作的背后要有共同利益,但是肯定要有感情,我觉得这样的会多举办一点儿,我们有感情的时候,我们就能在合作当中竞争,共同提高。第五,感慨,在竞争当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可以改变历史。尽管我们面对着前面有很多困难,但是没有困难那才没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很多困难 了,我们才去克服它。套用一句俗话,道路是曲直的,前途是光明的。第六,感谢。发自内心的感谢。我要特别感谢没有发主题讲话的,就是说怎么样让大家都有讲话的机会,这次会议上我们分配有一些问题,这个项目好在 我们加了系列研讨会之一,我相信转型当中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变革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以后希望我们兄弟院校再合作,我们系列2、系列3继续讨论下去。特别感 谢,我们作为东道主,我们感觉到我们的辛苦没有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