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论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0482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试论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 德育创新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高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规定着高校德育的目标、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德育是贯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各种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致力于高校德育创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2、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并且是贯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各种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直接关系到 21 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开创高校德育的新局面。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最高目的,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早在

3、100 多年前,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人受物的压抑、限制和否定,造成人的异化、人的片面发展的批判,阐发了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这里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物质基础,人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并消除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对剩余价值追逐的狂热性所造成的自发性和盲动性,消除和克服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精神劳动、物质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并使人的潜能和天资、兴趣和才能得

4、到空前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人的身心、精神(道德)、才能、个性全面而丰富地发展。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实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100 多年后的今天,*同志根据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学说,全面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

5、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阐发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创造的条件。江择民同志关于

6、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实现高校德育时代创新的指导思想。 二、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实现高校德育观念的时代创新 德育观念的时代创新,是实现高校根本任务的前提。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而其中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主要途径。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观念的时代创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首先,要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防止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人格扭曲的泛滥,避免高等教育培养出“只专不红”的、没有灵魂的“机器式”人才。

7、其次,要确立高校德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和先行作用的观念。传统的德育观念只注重德育与社会发展的适应,而忽视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主导和先行作用的发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因此,高校德育就不应只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需要,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培育政治素质高、有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并为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提供精神动力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先驱作用。 高校德育观念的时代创新,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改变长期以来在对人的培养上强调统一标准,用统一模式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强调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一面而忽视“创造性”一面

8、的传统观念,把注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人除去“是什么样的人”这层社会属性外,还要解决“何以成人”这一内在的、本质的问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 “何以成人,何以成为生活的强者”的需求正逐渐上升为大学生的第一需求,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对大学生成为生活的强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除了培育政治信念、道德理想之外,还帮助大学生掌握“可转移技能” ,即与人相处的技巧,健康、乐观的人格心理等。因此,强调德育的个人需求,培养心态健康、适应力强的高素质劳动者,既符合社会利益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 三、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创新 德育目标的时代创新,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的确立,在于对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人的历史局限性与人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的基础上,集中表现在追求人自身完美的观念状态和社会实践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