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docx

上传人:kaixinyidian 文档编号:12037149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必修课本)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小编准备了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 ) 、衔接内容1、乘法公式:两个数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完全立方公式。2、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与十字相乘法,三种因式分解法。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5、绝对值不等式|a-b|c 与|a-b|0 , ab0)。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8 课时。2、上述五个内容的要求,分别为对四个乘法公式不仅能认清它们的结构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 三种因式分解法要重点突出公式法与十字相乘法能够灵活应用 ;

2、 对韦达定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两类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要求理解它们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用法。3、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两类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因为是提前教学内容, 所以只需介绍其解法, 而不要涉及程序框图。4、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此时不要过多地与其它两个二次纠缠,更不要涉及参数问题 ! 关于三个二次之间的联系以及含参问题到模块必修 5 中的第三章不等式中重点教 学。( 二 ) 必修 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5 课时。2、对于集合部分:要把握好难度,只要求理解集合的描述性定义,不要求对集合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和特征进行讨论,不要求严格讨论是不是集合等理论较深的问题

3、 ; 对较复杂的集合不要求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两个集合相等只要求了解教材中给出的集合运算的最基本性质,不要求补充集合运算的其它基本性质及其证明。3、对于函数部分:函数值域的讨论不宜过难,或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后续内容再逐步加难 ;本章函数的教学应基于具体的函数,有关抽象函数(指不给出具体的对应法则,只给出抽象的符号f(x) 的函数 ) 内容不宜引入 ;复合函数也不宜过多引申 ;对分段函数只是通过一些简单实例了解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即可 ;对有关求函数表达式的问题不作要求 ;研究函数基本性质应局限于具体的简单的函数,不要求讨论有关抽象函数的奇偶性;对,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不要求作严格证明。( 三 ) 必

4、修 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8 课时2、有关根式的运算和化简不宜过繁过难。3、关于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分段函数问题的讨论不宜过繁过难。4、对一般的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和求法都不作要求;5、简单介绍指数与对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发现发展历史,提高对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价值的理解 ;6、可以简单讨论函数y=X+ 的一点性质,不要求系统讨论,主要是从中体验讨论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7、不要求在一般的幂函数上作引申推广。8、注意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让学生感受基本初等函数的演变过程,把握难度和标高,不要刻意追求讨论抽象的理论问题以及盲目引申过多过难的内容。( 四

5、)必修 1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0 课时。2、对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断方法,只要求直观理解和简单应用,不需要给出证明,但要告诉学生仅是直观理解而不是严格证明。3、在实际应用和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要把培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自觉意识作为重点。4、体会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研究数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五 ) 必修 4 第一章 三角函数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20 课时。2、关于弧度制的概念只要求学生理解弧度也是一种度量角的单位,随着后续内容的学习他们会逐步加深理解,在此不必深究,对弧长公式,也不必在应用方面加深;3、用同角关系证明三角恒等式和进行求值计算,教学

6、中不必作太多地拓展、补充。4、突出三角函数的工具性,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三角函数模型 ;5、注意新旧教材的差异及课标内容的变化,突出函数味道6、注意重点解决好几个具体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性 ;二是利用相关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类比学习,加强教学的思想性 ;三是充分利用几何直观,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四是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五是把握教材要求,不搞复杂的技巧性强的三角变换训练。( 六 ) 必修 4 第二章 平面向量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5 课时。2、向量的线性表示应控制在基本要求的范围内,不宜作太多的扩充。3、对于运算只要求会用即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介绍证明方法

7、。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不作严格的证明。5、平面向量的应用主要在平面几何和简单的物理学这两个方面不在其它方面拓展。6、准确把握教学尺度。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光线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意义;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几何表示,向量的加法、线法、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光线向量的含义,共线条件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含义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向量垂直、平行的主要条件,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夹角公式。7、注意突出向量的实际背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8、 注意突出向量的工具性,增强学生自觉应用向量意识向量

8、的重要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向量的语言功能,二是向量的应用功能:向量不但是刻画物体位置、物理量、几何图形性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刻画代数中量与量关系的主要工具,因此向量具有几何,代数双重语言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语言,在用向量解决实际问 题时,必须实现向量语言和其它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消除学生对向量语言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向量的应用功能:在高中主要指用向量解决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问题,处理几何中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在立几中尤为广泛。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向量法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并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体会向量法的优越性。9、突出向量数形的双重性,有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七 ) 必修 4 第三章

9、 三角恒等变换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2 课时。2、除掌握基本要求以外应有所提高,具体体现在下面方面。理解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所体现的向量方法。理解和、 差、 倍角的相对性, 能对角进行合理正确的拆分,但要控制拆分的难度。了解公式特点能进行逆用、变用、活用。了解变换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3、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半角公式等只作为练习,不要求记忆。4、把握新老教材的异同。从知识内容看基本相同从数学变换角度看有同有异从思想方法层面看新教材更多体现多种思想方法从教学方式看新教材更强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从顺序上看新教材安排在三角函数,向量之后仍作为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后续内容的基础,因

10、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握本章的关键点公式 C- 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八 ) 必修 5 第一章 解三角形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0 课时。2、不必增加立体情况下求解三角形的问题,这类问题可在立几学习中适当拓展,此时过早。3、应用问题应限制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上。4、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但不要求太复杂或繁锁。5、要注意体现例题的教学功能。6、要突出问题性和探究性。7、要重视实习作业。二、高一年级2019 年春季学期教学内容与建议( 一 ) 必修 5 第二章 数列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6 课时2、复杂的递推关系不作要求。3、已知数列前n 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习题不必太难

11、。4、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应重点加强。5、重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推导方法,能利用这些公式以及求证方法求一些特殊的组合数列的前 n 项和。6、理解 Sn 与 an 的关系,会处理与之相关的问题。7、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8、重视探究题、练习题、阅读与思考等内容的学习。9、重视纵横联系,既突出数列的个性特点,又要体现数列的函数特征。10、控制难度,淡化特技。( 二 ) 必修 5 第三章 不等式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8 课时。2、加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的过程。3、加强从具体到抽象地呈现内容。4、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思想性。本章内

12、容虽在代数变换上的要求有所减弱,也没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过多展开,但在知识的联系和思想性方面有较多的加强。突生三个二次之间的联系,强调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5、不等式的学习不是一次到位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后续内容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不等式选讲中不断推进与加深,因此,本模块对不等式的推理与证明要求不高,有关含参问题,不要过分展开,只要达到最基本要求即可,不要在用最基本不等式证明上加大要求,也不要在等号成立条件等细节上过分纠缠。6、有关线性规划的教学要求了解抽象模型的过程,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由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加以解决,要选择恰当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简

13、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概念: 线性约来条件、 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 ( 组 ) 解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几何意义,理解边界的概念及实路虚线边界的含义。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 ( 组 ) 表示平面区域,能画出平面区域。掌握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抽象模型画可行域数学化解析化具体化图解法不必将后续内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提前。7、关于基本不等式的教学,重点突出用此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不必推广到三个变量以上的情形。( 三 ) 必修 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0 课时。2、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培

14、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利用感性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重视实物与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不仅会画三视图,而且要能用结构特征想象出空间几何体; 由三视图、直观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4、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只需通过实例概括,不必证明,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也不必深入挖掘。5、对复杂物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要适当控制难度。6、关注新旧教材的三个变化。内容的变化:三个角安排在选修2-1中,多面体及欧拉定理安排在选修系列 3 中,增加了三视图。几何定位也发生了变化,课标教材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把握图形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几何直觉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教学要求的变化:(I )大纲教材要求了解概念掌

15、握性质。课标教材要求认识柱、锥、台、球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把重点放在了空间想象能力上,对概念性质则降低了要求。(n)对知识发生的过程提由了较高的要求。处理方法的变化课标教材: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柱、锥、台、球点、线、面大纲教材:点、线、面柱、锥、台、球( 四)必修 2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4 课时。2、课堂教学要求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认识过程展开。教学中应认长方体模型中的点、线、面关系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再认识空间中一般的点、线、面关系。3、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的转化,这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16、的着力点。4、关于空间中的角与距离。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线面距。面面距。理解:线面角。对于这些角与距离的度量问题,只要求在长方体模型中进行说明即可,具体计算在本章不作要求。5、关于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有关性质定理要求证明和掌握并会用,而有关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不必补充。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距离及有关概念不作要求。6、有关课本中例题,习题的结论以及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不能作为解题中推理的依据!( 五 ) 必修 2 第三章 直线和方程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1 课时。2、贯穿坐标法的思想突出解析几何解决问题的五部曲:建系:坐

17、标表示建立几何关系直译:几何问题代数化化简:通过代数运算简化方程形式翻译: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3、关注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坐标法应贯穿始终、数形结合要不断体会,感受运动变化问题中的函数思想,善于用好方程这一工具来定量。4、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应突出数与形的特征,能用三角函数描述斜率。5、关于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要求掌握点斜式、斜截式(特别要注意分析方程中k和b的几何意义) ,两点式并能熟练运用。理解一般式含义,能将其它形式化为一般式,知道各种形式的局限性。截距式只作为了解,直线与直线方程的对应关系要求了解。6、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公式不必记忆。7、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借助信息技

18、术探求轨迹的形状等等。( 六 ) 必修 2 第四章 圆与方程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约 12 课时。2、继续贯穿坐标法思想。3、注意加强与实际问题和其它学科有关问题的联系,体现其应用价值。4、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几何图形圆与代数方程二次项系数相同的二元二次方程之间建立的联系,并且了解这一联系在研究、解决问题时的作用。5、在基本要求之上还要求学生能够研究圆上任意点与直线上任意点之间距离的最值问题,体会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的思想方法,通过圆与直线对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体会解析法思想。6、关于空间直角坐标系,重点应放在对坐标系的理解上,即:理解空间中点的坐标的意义会表示,会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能建立空间坐标系表示一些特殊的几何体( 如正三棱柱)。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