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 生物科学研究在20 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 DNA 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 这标志着 21 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 随着与物理学、 化学、 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 资源危机、 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
2、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研制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 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 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 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能够在责任感、 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一、课程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是研究生物现象和
3、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 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二、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现因材施教, 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
4、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 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本标准 规定的课程目标、 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AAA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 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设计思路标准的设计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基本
5、精神,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 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 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1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 标准选取了 10个主题 :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考虑到具有关心、 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结合生物学
6、科特点, 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 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两类作用最大的生物,因此, 将生物圈中的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各列为一个主题。 动物和细菌、 真菌等生物在生物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考虑到各门类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比较繁多, 其中很多生理知识和人体生理知识有较大的相似性, 因此, 除了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列为一个主题外,其他知识主要分散在相关主题中。考虑到生物技术发展迅猛, 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每个普通公民的生活和发展,因而安排生物技术主题。考虑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之一, 也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单列健康地生活主题。标准
7、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 因此, 课程内容标准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议和案例。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 .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 .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 .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具体目标(一)知识1 .物体的结构
8、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2 .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二)能力1. 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 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三)情感态
9、度与价值观1 .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 .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 .探索生命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4 .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5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 标准 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 10 个一级主题:1 科学探究 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 生物与环境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 生物圈中的人 6 动物的运动和行7
10、 生物的生殖、 发育与遗传 8 生物的多样性9 生物技术 10健康地生活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 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 活动建议列举了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建议。一、科学探究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 交流。 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 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体验科
11、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本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之中。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 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 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1、理解科学探究(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
12、假设。( 3) 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 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 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 实验、 调查, 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 1)提出问题: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2)作出假设: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制定计划: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13、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5)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理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教师应提供机会, 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3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具体内容标准:( 1)
14、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2)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具体内容标准: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具体内容标准: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三、生物与环境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
15、环境,同时,又能适应、 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 一个池塘、 一块农田等生境的研究, 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 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 爱护生物的情感,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具体内容标准: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具体内容标准: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
16、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具体内容标准: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 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并对维 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植物分布广泛,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 蔬菜、 瓜果、 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探究的内容, 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
17、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具体内容标准活动 建 议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过程。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的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4活 动 建 议具体内容标准境中的环不同植被收集或实测 盐。描述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说明绿 分较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 腾作用。色植物的蒸绿析 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 3议 标准活 动 建具体内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
18、绿阐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产产上的应用。 调查生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描述生物圈有重大作用4绿色植物对议活 动 建 具体内容标准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并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列举若干种动概述绿绿色植物的关系。开持生物圈中 分析这些食物与量。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极参与绿化设计并积的碳氧平衡。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展校园或社区动动。 相应的活循环中的作用。参加绿化家园的活五、生物圈中的人足满养物质, 以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组织、 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环系统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排出体动协调
19、活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器官, 人体产生的废学生理识对调节。 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外。 人的各种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具有生习惯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 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 自觉养成卫解人体结重要作用。类认识人教师应从生物圈的高度, 引导学生开展人和生物圈关系的多种探究活动,应生物圈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 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责任。尽的境环 1人的食物来源于成;概述食物的;描述人体消化系营养物质统的组具体内容标准: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谱。关注食品安全。过程;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给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组的环;描述人体呼吸
20、系统系标准 :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具体内容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细说明能量来自换过成;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程;解。为和行物的运动六、动于依赖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 动物的运动 动物运动和行为识的知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动物行为一定的结构。 动物行产关系密切。类与人的生活和生围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并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帮助学生在学 教师应习过程中理解结习兴趣。察能力和学,培养学生的观物的运环境中去观察动动和行为七、生物技术效益, 并正在越来越多地经济发 生物技术的迅猛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类影响人的
21、生活和社会发展。 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的术, 丰富学生和着手, 通术过各种实验实践活动对生物技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教师应的作用; 鼓励学生感性认识术; 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信息,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学生参与有关的社会决策打下一面影响, 的正面和自主收集资料、 分析生物技术负为5定的基础。1.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具体内容标准: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说明食品腐败原因;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2生物技术具体内容标准: 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先响。十、健康地生活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 学习有关青春期
22、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药常识等知识对健康地生活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 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开展学习活动, 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 认识吸烟、 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以及吸毒对自身或他人和社会的危害。1.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具体内容标准: 描述青春期发育特点;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2传染病和免疫具体内容标准: 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 、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3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具体内
23、容标准: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注癌症的危害。4酗酒、吸毒的危害具体内容标准: 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拒绝毒品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本标准 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提高贯彻课 程目标的自觉性生物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 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 要充分考虑
24、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 考虑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例如, 在知识经济时代,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二)引导并组织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 也是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这种有目的、 有步骤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 描述、 提出问题、 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1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
25、,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62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3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5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
26、课程目标。(三)加 强 和完善生物实验 教学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列举的一些活动建议中,相当部分就是实验。1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实验。2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低成本实验; 可以采用生物材料设计实验, 也可以设计模拟性实验;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应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3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
27、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士月小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4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如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实验药品(酒精、酸、碱等)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四)落 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标准 多层面、 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内容标准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学会健康地生活、 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解决农业、医药、 环境等实际问题, 也提出开展联系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许多具体活动建议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
28、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 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2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性的、国家的、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生产、 发展相关的问题。 特别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问题, 培养他们爱祖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更应关注上述问题。3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 开展调查研究, 理
29、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二、评 价建 议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本标准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同时, 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7评。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 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 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
30、价。 通过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 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1) 对 学生的探究能力 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 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 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2) 对 学生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 的发 展状况 进行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
31、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例如, 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不仅应该评价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应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保护环境的意识、 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提倡采用 档案 夹 的形式记录学生的 发展采用档案夹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兴趣。 档案夹封面贴上学生的姓名、 所在班级等情况。 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 逐步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 探究活动的报告或小论文、 小制作或小标本、查阅的文
32、献资料、收集的生物图片和照片、剪报、获奖证书等。分阶段展览学生的档案夹, 教师和学生根据各项成果的评语和评分, 结合发展变化的情况,共同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1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标准规定的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 固此, 应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建设, 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 实践环境, 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 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在规
33、模、环境、师资、资金以及体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学校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及时配备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具等常用仪器设备, 购买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 满足实验、 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 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进展知识的渴求。 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源泉。 学校应调整图书结构, 并通过调整和延长服务时间、 改变服务方式、方便学生借阅等措施提高使用效益,切实
34、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服务。3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以及周 围的自然8环境。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 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 社区中存在着很多生物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的不足。博物馆常常陈列、 保藏自然标本, 是科学技术、 文化的传播机构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各地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中就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古生物与古人类的标本。这些标本在揭示自然发展、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动植物标本馆则是生物标本陈列、 保藏的专门场所。 多数动植物标本馆建立
35、在 院校以及部分中等学校。 各地科技馆、 少年宫也常常建有专项标本馆, 如蝴蝶馆、昆虫馆等。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普通的公园,其中收集、饲养、种植、引种了大量的动植物。各地海洋公园、龟鳖馆、水族馆和农村的养殖场、良种场、实验田等,都是生物课程的社区资源。自然保护区能够完整地保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 堪称生物物种的天然资料库和基因库, 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实验室,依靠自然界可以开展许多探究活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 (和生命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 实验技术人员、 生产实践人员等)也是生物课程资源,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还有学生家庭。 教
36、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用具、材料、图书资料等开展相应的活动。4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例如,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一些学生领略过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家禽家畜或种植过稻、麦、果树、花卉的经历;一些学生感受过传染病的痛苦;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观察动物行为的甘苦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5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包括各种生物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交互性和模拟功能显示出它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
37、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 包括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 提高教学效率。伴随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传递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教育信息,如动植物的图片、课件、动植物的趣闻、 最新生物科学进展等。 这些信息也应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 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本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教材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一)教材内容的选择1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本标准内容标准的设计思路。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 结合生物学
38、科的特点, 突出了人与生物圈, 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学会健康地生活。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同样应当体现内容标准的这些思路, 并且应当进一步落实。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生物学知识, 从各种媒体上还接触到一些生物科学及其新进展的信息, 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不少与生物学有关的经验, 但是, 他们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比较浅显的,生9活经验也是有限的。 从思维特点来看, 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 但仍然是偏重于经验型的。 因此, 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又要难易适度,避免
39、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3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 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巨大的推动作用, 也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代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又都依赖于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教材编写应当融生物科学、 技术和社会于一体, 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 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注意介绍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发展。4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应当通过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来实现。 教材应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
40、活动。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 标准对此未做统一的规定,只是就部分内容提出了一些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参考。 教材编写者应在这些活动建议的启发下, 编写出更有特色、 对学生的发展更有价值,同时更加简便易行的活动方案。5教材选取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 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在按照内容标准编写必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或选做的活动,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材中编入一些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设计一些选做实验
41、和进一步探究的活动等。(二)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1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当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学科逻辑与学生的认识逻辑是不尽一致的。 例如, 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基础, 这是学科的内在逻辑,如果按照先结构后生理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 学生固然能够接受, 但是, 不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理功能出发, 提出有关形态结构的问题, 再引导学生探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学生的兴趣就会增加。 还应当指出, 内容标准的框架不等于教材的体系。 内容标准中的一级主题并不等同于教材的篇章要目, 其排列顺序也不等同于教材的篇章顺序。 一级主题与相应的二级标题和具体内容标准之间, 也不
42、具有严格的逻辑或从属关系, 也就是说, 同一个一级主题下的内容, 在教材中既可以编写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编排在不同的单元中。例如,关于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既可以放在生物圈与人这一单元中,也可以放在生物与环境或人类与环境等单元中。2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有些探究活动的材料和步骤,在教材中可以不作详细的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在教材
43、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应当做到图文并茂,以提高可读性。各水平的要求及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理解水平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10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应用水平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模仿水平 :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尝试,模仿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运用,使用经历(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体验,参加,参与,交流反应 (认同) 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 态度和价值判断; 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关注,认同,拒绝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确立,形成,养成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