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市工商局2005年整规总结.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0344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工商局2005年整规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工商局2005年整规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工商局2005年整规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工商局2005年整规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工商局2005年整规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市工商局 2005 年整规总结公文 2005 年,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关于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总体部署,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现将我局 2005 年 19 月份的整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05 年 19 月份整规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按照“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大力开展了红盾护农、食品安全、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 9 大类专项整治,全面推行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工作。19 月份,我局(含三县一

2、市局)共出动执法人员 4 万多人次,检查经营户 5 万户次,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 1698 起,案值 834.4 万元,罚没款 233.5 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 4 起,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 2445 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97.79万元。 (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我局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推进“关口前移”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准入制度。 近年来,我局把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2004 年,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我局在全市食品行业全面推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工作,

3、我们通过督促食品经营户建立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流通环节食品退市制度等有关制度,把住食品进入市场的关口,构筑食品安全的防线。对不能提供有效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商标注册、产品检验报告以及购货票等相关证件的商品,全面要拒绝进货、进场。 同时,为了使食品质量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今年,结合我市食品市场监管的实际,我局制定了食品质量购销查验登记制度 、 食品市场巡查制度 、 食品退市制度 、 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 食品经营户(企业)分类监管制度等五项制度,要求各分局、工商所严格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规范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我市各类食品批发市场、商场

4、、超市、食品经营户建立了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食品质量承诺制度、食品退市制度等自律制度的达到 85%以上,各类食品经营户企业亮照经营率达 100%,工商所实施经营户口管理和巡查责任制达 100%。食品监管初步建立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 2.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 (1 )加强日常的巡查,认真开展“六查六看” 。一是查经营资格,看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属超范围经营;二是查进货票证,看是否合法、票证是否齐全,进货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职责;三是查经销食品,看有无质量、卫生检验检疫合格等证明;四是查包装标识,看标识是否虚假,是否属“

5、三无” 、仿冒或过期失效食品;五是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食品广告有无虚假、误导宣传等内容;六是查市场开办者,看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进场经营者履行了资格审查、质量监督等责任。工商所每星期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户的检查不得少于 2 次,对“六查六看 ”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依法查处。 (2 )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我局根据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和梧州市的消费特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三次集中整治行动,分别是: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主要抓好三个重点环节:一是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

6、结合部和村镇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小食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三是依托 12315 网络,建立食品消费安全预警机制,及时查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在今年 19 月份的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中,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 25349 人次,车辆 6156 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 4 万多户次,共取缔无照经营食品 217户,查获私宰肉 3478 公斤,劣质酒类、饮料 7547 瓶,劣质奶制品 125.8 公斤,过期变质的饼干、糖果等食品一大批。 (3 )加强对上市食品的检测工作。 一是快速检测。我局投入资金 30 多万元购置了食品快速检测车,可

7、检测的项目包括农药残留超标、吊白块等 8 大项;每个分局还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箱,定期不定期地对我市的上市食品进行快速检测。到 9 月份止,我局共出动工商食品快速检测车 120 多车次,检测蔬菜农药残留、豆制品吊白块等项目 268 批次 500 多个品种,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蔬菜 173.5公斤、含吊白块豆制品 195.8 公斤,甲醛超标水产品 32.6 公斤。 二是定期检测。根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商品质量投诉情况以及消费的季节性特点,每月制定食品检测计划。如今年 7 月份是检测饮料类,主要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蛋白质等。通过有重点、步骤地开展商品质量抽查,并及

8、时向市民发出警示,努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三是专项检测。今年 7 月我局配合自治区质监部门对我市的桶装水进行了抽检,这次抽检共抽取了 3 家厂家生产的 4 个品种的桶装水,经检测,4 个品种的桶装水全部合格。此外,今年 8 月底 9 月初,我局根据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针对在月饼专项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会同梧州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我市的上市月饼进行了检测。这次监测共抽取了 10个厂家生产的 16 个品种的月饼,经检测,有 2 个品种的月饼不合格,合格率为 87.5%。 (4 )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央编办发2004 35 号)文件精神,我局每月

9、都将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餐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注销、吊销情况通报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以利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商标法活动。今年 4 月 26 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我局以此为契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商标法的活动。4 月 23 日我局在市 xx 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咨询宣传日活动,在活动中共展出商标侵权产品 50 件,接受群众咨询 1000 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3000 多份,发放中国知识产权报 1100 多份,展出宣传板报及挂图 20 多块,收到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我局还在xx 报开

10、辟了专栏宣传保护商标专用权的有关知识,展示我局打击商标违法行为的成果。通过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此外,我局联合市整规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市质监局、市新闻出版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重点检查商标侵权、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盗版图书、盗版音像制品等违行为。行动中查获假冒“xx”洗衣粉一批,收缴非法音像制品 7200 盒。二是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专项整治行动。我局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工作。今年以来,我局结合“红盾护农”工作,重点开展了保护

11、涉农商标专项行动。13 月,开展了以查处食品、药品、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产品商标侵权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3 6 月,开展了以集中整治侵犯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坑农害农行为,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19 月,立案查处商标案件 28起,移交公安部门 2 起,罚没款 11 万元。其中涉农商标案件 4 起,端掉制假窝点 4 个。在查处商标大要案方面也有所突破。xx 工商局于今年 4 月查处的 xx 厂擅自仿冒生产法国著名LUIS VUITTN(路易威登)商标和国内注册商标 KAISER(凯撒)手袋商标侵权案件,涉案总值

12、达400 多万元。三是与企业联合打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局与市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的企业建立了打假联系点,实行专人负责,指导、协助企业进行打假维权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商标专用权被侵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局深入指导企业打假 12 次,先后协助奥奇丽公司等 5 家企业到全区各地进行打假 5 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100 多万元,受到企业的好评。 (三)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我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围绕服务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扎扎实实开展红盾护农行动。 一是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为了加强农资经营户的自律意识,我局把农资商品管理作为“关

13、口前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行农资经营“两账两票、一卡一书” ,给农资经营户发放了统一的进销货台账登记薄、 “农资商品销售信誉卡”和“工商服务三农、红盾护农公示卡” 。为保证“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到实处,辖区工商所执法人员还定期对农资经营户的“两账两票一卡一书”进行检查,并把检查情况记录到经济户口管理资料中,建立对农资产品经营的全程监管机制。 二是大力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涉农违法经营行为。我局结合 xx 市的实际情况,把“红盾护农”行动分为“打假保春耕” 、 “打假保三夏” 、 “打假保秋播”三大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以基层工商所为依托,以县局、分局、经济检查大队、市场科(股

14、)为主力,以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为重点,围绕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重要农资商品,采取查登记档案与实地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农资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查处农资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进一步强化杀鼠剂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制售毒鼠强的违法行为。截至今年 9 月底,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 4183 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 1581 户,检查农资市场 27 个,查处无照经营 19 户,查处农资案件 52 起。涉案 40多万元。其中查获假冒伪劣化肥 247.15 吨,假冒伪劣农药 128 公斤,假冒农用柴油机 37台。其中,岑溪市工商局查处侵犯“溪丰”牌注册商标复混肥一案已移交公

15、安机关处理。 (四)开展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专项整治。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年,我局根据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制定出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的工作方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 3 次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以 “拉人头”和“金字塔”形式的各种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份 1 万多份,出动执法人员879 人次,端掉传销窝点 28 个,遣送传销人员 470 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传销骨干分子5 名。依法没收一批用于传销的皮具、西服、化妆品等。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局还会同公安部门,对出租屋进行重点监

16、管,对以往有涉嫌传销活动窝点的出租屋、旅店进行定期不定其的复查,防止传销死灰复燃。 (五)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 一是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为了能及时查处以“消费处值”等名义用高额回报作为诱饵的商业欺诈行为,我局及时成立了清理“消费储值”及其类似非法经营活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在媒体上发布消费警示,提高消费者的防范能力。我们还对“清仓价” 、 “跳楼价”等误导宣传、虚假打折等欺诈性行为进行认真整治,责令拆掉此类宣传广告 85 条,对有关业主进行了严肃的警告教育。二是开展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整治。我局以监管拍卖和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工作作为加强合同监管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加强对消费品、生产资料、房地

17、产、旅游、劳动力等市场的合同监管。19 月份,共检查了合同 398 份,金额1000 多万元,调解合同纠纷 18 起,暂未发现有合同欺行为。三是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教育活动。我局按照自治区工商局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在企业中开展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建立“合同帮扶”企业活动。同时,为了使诚信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还开展了“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宣传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倡导诚信经营,努力营造诚信兴商的氛围。召开了全市部门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的“倡导诚信兴商、共建和谐社会”动员大会,发放以讲诚信、反欺诈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 5000 多份,制定发布“诚信兴商的”公益广告 10 多条

18、,在媒体上发表以宣传 “诚信兴商”为内容的稿件 13篇。 (六)规范粮食交易市场 今年,我局根据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资格准入制度,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和违规收购粮食的行为,严防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同时,组织全局执法力量,对全市范围内的粮食收购、经营单位和各饭店、饮食摊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通过加大对粮食经营户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粮食市场秩序。 (七)开展汽车、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场整治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局能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抓住重点,明确责任,严格按照工商职能,依法办事。采取局所联动、市场巡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 12315 举报投诉网络的作用,对全市范围的废

19、旧金属回收点、汽车维修厂、汽车零配件经营户、加油站进行了一次清理检查。19 月份,检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汽车维修点等 578 家,检查加油站 214 家,立案查处非法收购旧汽车案件 2 起,无照经营汽车维修、废旧金属回收和机动车零配件案件 26 起,查处销售不合格成品油案件 6 起,没收不合格成品油 21 吨。(八)惩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自治区工商局关于开展虚假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做好广告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一是严厉打击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等虚假违法违章广告行为。19 月 ,共立案查处广告违法案件 25

20、起,其中药品广告 4 起、医疗广告 3 起,房地产广告 10 起,食品广告 2 起,罚没入库金额为 6 万元。二是加强广告监测工作。我局通过建立广告监测台帐,指定人员对市内各媒体的广告按药品、房地产、食品、化妆品、医疗服务、家用电器等八大类实施分类监测,及时发现问题。19 月份,共监测各类广告 2651 条,发出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的整改通知 80 份,同时将广告违法情况通过各媒体及时向社会公示,至今共发布广告违法警示公告9 期。三是提高广告经营者的法制意识。我们召开了全市广告经营单位会议,向其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强了对媒体单位发布广告行为的监督和指导,督促建立广告审查制度,有效地降低了

21、违法广告的发生。 (九)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 在行动中,我局对全市范围内现有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了全面清理。共检查职业介绍机构138 户,用人单位 19 户,劳动力市场 8 个。严查其合法资格,对无劳动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一律予以取缔。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职业介绍机构都能守法经营。但有个别职业介绍机构超经营范围经营家政服务。执法人员对其发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十)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其他专项整治 今年,我局还根据自治区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开展了打击无照生产经营、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盐业市场、清查“黑网吧”等专项整治行动。在打击无照生产经营专项整治中,我局切实加强对重

22、点企业、旅游景点景区、文化娱乐场所、年货市场、农资市场等的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食品、烟花爆竹、化学危险品等的违法行为。行动中,共查处无照经营 78 起。在清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中,我局重点清查出版物市场,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19 月份,共收缴非法出版物 874 本,非法音像制品 1521 张,取缔无照经营的卡拉 K、酒吧、电子游戏机室、网吧共 16 家。在盐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局会同公安、卫生、盐政等部门开展声势浩大的联合执法行动 2 次,主要对食盐批发经营户、学校食堂、饭店、酒家、食品加工企业等的用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发现无碘生盐 14.5 斤,散装食盐 30 斤。 二

23、、经验与体会 2005 年 19 月,我局在整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确保我市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 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是做好整规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局领导对整规工作高度重视,每次专项整治,都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时作出部署,制发实施方案,做到方案措施落实、督查检查落实、责任目标落实。局领导经常亲临执法第一线,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从而保证各项行动都取得好成绩。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做好整规工作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局以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和强化内

24、部监督为切入点,以“人人会办案”为目的,加强了法制教育。除了定期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外,在日常的执法中,我局还要求在执法文书的填写、统计报表的报送、案卷装订归档等方面,力求统一规范。 (三)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依靠人民群众的配合,搞好协调,形成合力,是做好整规工作的保障。如在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盐业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盐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查处案件中形成合力,切实保证了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构筑舆论监督氛围是做好整规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我们抓好系统内部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广大工商干部克服厌倦情绪,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

25、展的高度做好整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从舆论上大造声势,大案要案局记者站全程跟踪报道,及时曝光。今年,19 月份,共在各级媒体上刊登反映我局整规工作的稿件 365 篇,专题论文 3 篇,编印整规简报 17 期。从而保证了整规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开展。 三、存在问题 2004 年,我局的整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我们的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对流通领域食品的相关标准、对抽样检查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程序还不够了解,对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基

26、础知识还没有很好地撑握等等。 (二)推进商品质量准入监管的法律支撑不足。我们在准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工作的过程中,虽然通过制定商品准入制度,(本文权属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查看 )明确了市场开办者和经营户商品质量管理的义务和责任,但由于无法定的依据,市场开只者和经营户不可避免地出现推诿、应付的态度。 (三)工商部门对商品质量检验的技术手段不够,抽检经费不足。目前,工商部门在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监管和鉴定,有时仍沿用看(查看) 、闻(闻味) 、尝(口尝) 、摸(手摸)、比(比较)等陈旧的方法。这种原始的鉴别方法已难以适应对利用高科技、新工艺进行制假、贩假的食品质量进行鉴别。由于自身手段的局限和落后,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涉嫌质量问题的商品,主要是采取送有关部门和检测机构检测认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费用过高、送检时间过长,难免影响了对违法经营活动的及时查处。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