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功率因数的作用与供电效率的关系功率因数是指电力网中线路的视在功率供给有功功率的消耗所占百分数。在电力网的运行中,我们所希望的 * 率因数越大越好,如能做到这一点,则电路中的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以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力系统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当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不但可以充分地发挥发、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线路损失、改善电压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为用户本身节约电能。因此,对于全国广大供电企业、特别是对现阶段全国性的一些改造后的农村电网来说,若能有效地搞好低压补偿,不但可以减轻上一级电网补偿的压力,改善提高
2、用户功率因数, 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能损失, 减少用户电费。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会是非常显著的。一、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首先我们来了解功率因数产生的主要原因。 功率因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交流用电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还需要无功功率。当有功功率P 有一定时, 如减少无功功率P 无, 则功率因数便能够提高。在极端情况下,当 P 无 =0 时,则其功率因素=1 。因此提高功率因数问题的实质就是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 影响功率因素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一)异步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异步电动机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 而异
3、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的。 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变压器消耗无功的主要成份是它的空载无功功率,它和负载率的大小无关。因而, 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其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二)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 10% 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 110% 时,一般工厂的无功将增加 35% 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
4、所提高。 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三)电网频率的波动也会对异步电机和变压器的磁化无功功率造成定的影响我们知道了影响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些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要寻求一 些行之有效的、能够使低压电力网功率因数提高的一些实用方法, 使低压网能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四)交流异步电机和变压器的材质选用对功率因数有一定影响我们知道,随着变频器的问世各大企业选用了变频电机,变频电机与普通电机的不同之处除了是否带编码器和铁芯压制工艺不同之外最重要的是铁芯材质不同。 变频电机的铁芯材质要好一些,目的是减小铁损, 提高
5、电机性能。 这在变频器作辨识时, 通过观察励磁时间一目了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变压器价格差别很大,除了绕组导线分铝芯和铜芯外主要区别是铁芯材质和制作工艺的不同。是否选用了国标优质紫铜线和优质铁芯对变压器铜损铁损有直接关系, 从而影响电网功率因数。 同等条件下材质差的变压器噪音大温升相对高, 损耗大, 投入后功率因数低。(五)负载对功率因数的影响三相负载不平衡电网的功率因数低,另外变频器、逆变器、晶闸管调速装置等设备的使用比例越大,功率因数越低。二、低压网无功补偿的一般方法低压无功补偿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 跟踪补偿。 下面简单介绍这三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
6、方式的优缺点。1 . 就地补偿就地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偿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有效减小开关、电缆回路的电流,适当减轻开关和电缆的负担。就地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特点。2 .随器补偿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 配变空载无功是农网无功负荷的主要部
7、分, 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 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电费单价的增加,不利于电费的同网同价。随器补偿的优点是: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电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补偿无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 .集中跟踪补偿集中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 0.4kv 母线上的补偿方式。 适用于 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 可以替代就地、 随器两种补偿方式, 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
8、运行更可靠。 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 但当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 应优先选用集中跟踪补偿方式。三、采取适当措施,设法提高系统自然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在不添置任何补偿设备,采用降低各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减少负载取用无功来提高工矿企业功率因数的方法,它不需要增加投资,是最经济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下面将对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作一些简要的介绍。1 . 合理选用设备合理选用电动机的功率,使其接近满载运行。如果减少变频调速器、晶闸管调速装置、逆变器等这类设备的使用比例,也可改善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在选择电动机时,既要注意它们的机械性能,又要考虑它们的电气指标。 若
9、电动机长期处于低负载下运行, 既增大功率损耗,又使功率因数和效率都显著恶化。 故从节约电能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观点出发,必须正确地合理地选择电动机的容量。2 .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实验表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子间的气隙变动时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3 .采用同步电动机或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提高功率因数由电机原理知道,同步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取决于电动机上所带机械负荷的大小,而无功取决于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大小, 在欠激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吸取”无功,在过激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送出”无功。因此,只要调节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其处于过激状态,就可以使同步电机向电
10、网“送出”无功功率, 减少电网输送给工矿企业的无功功率, 从而提高了工矿企业的功率因数。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就是将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适当连接并通入直流励磁电流, 使其呈同步电动机运行,这就是“异步电动机同步化”。因而只要调节电机的直因而只要调节电机的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过激状态,即能向电网输出无功,从而达到提高低压网功率因数的目的。4 .合理选择配变容量,改善配变的运行方式对负载率比较低的配变,一般采取“撤、换、并、停”等方法,使其负载率提高到最佳值,从而改善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通过以上一些提高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自然功率因数的叙述,或许我们已经对“功率因数”这个简单的电力术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