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26241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清楚,并仔细核准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第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mm 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历史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 和第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全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第卷 ( 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2、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导致商朝灭亡的事件是盘庚迁殷国人暴动牧野之战葵丘会盟王充认为“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非自然也。”这主要是批驳佛教的“因果报应”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道教的“长生不老”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东晋时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其形成原因不包括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推行劝课农桑政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下列今天的省份,在元朝时属中书省直接管理的是河北山东河南陕西- 1 - / 16清朝雍正帝的政绩有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设置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地区近代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排

3、列正确的是南京、苏州、镇江重庆、汉口、上海上海、镇江、沙市苏州、九江、重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同之处是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迫于形势未能真正实施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俄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是极力反对保持中立姑息纵容鼎力相助辛亥革命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国家支持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不赞成暴力革命的方式资本主义国家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资本主义国家找到袁世凯作为其在华代理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首先采取的行动是召开八七会议组建工农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某旅行社设计的“重走长征路”的线路,符合当时实

4、际的是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会宁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会宁瑞金遵义泸定桥会宁吴起镇遵义瑞金泸定桥吴起镇会宁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的共同点是打击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以反帝为运动的惟一目标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血战台儿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百团大战始末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2 - / 1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都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是为了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回应西方国家的孤立遏制政策积极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

5、系恢复在联合国的各项合法权利年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主要原因是广大群众对“左”倾错误的自觉抵制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彻底覆灭周恩来批极左思潮,恢复调整经济邓小平采取全面整顿的措施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三大内容的是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对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研究成果的评述,不正确的是否定了中世纪天文学的理论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文艺复兴深入发展的产物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最早提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一观点的文献是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殖民统治,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在反

6、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造成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领导阶级不同斗争方式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下列有关普法战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战争对双方而言都有侵略性战争导致了法国政局的动荡战争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战争直接导致同盟国的形成世纪末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有生产设备是否及时更新垄断组织发展程度的高低政府调控经济的力度资金是否满足生产的要求导致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激化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 3 - / 16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助澜读欧洲共同体图,其中不属于欧共体首创国的是制约当今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

7、主要有科技研发能力弱环境恶化劳动力资源紧张工业底子薄弱第卷 ( 非选择题共分 )二、材料解读题:本大题共小题。第题分,第题分,第题分,共计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问题提出 】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阅读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 (分封 )而延,秦郡邑而促 (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4 - / 16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

8、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探究回答 】() 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分)() 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 分 ) 结合上述材料, 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成归于夷不止。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卷材料二李鸿章说: “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

9、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卷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一心,教养有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回答:() 指出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分 )()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

10、点。( 分 )()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 分 )()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分 )阅读下列材料:- 5 - / 16材料一美国在独立之时虽然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却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首先,美国是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观念上认同于科学、自由、理性。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大大有利于科学的创新精神。立法者们十分看重知识,认为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而且,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教育应独立于政府而发展,以免受政府的限制和控制。钱满素美国文明材料二( 世纪 )年代, 原子物理学发展迅速。获得原子能

11、的理论准备虽然是在欧洲完成的,但在技术上获得和利用原子能却是在美国首先实现的。战前欧洲大批优秀科学家移居美国,这是世界科技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材料三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沮丧地说:“呜呼,哀哉。”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世界上下五千年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 不得摘抄原句)( 分)() 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原子能技术迅速发展的原

12、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 分 )() 材料三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并评述这一变化。(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小题。第题分,第题分,第题分,共计分。简述战国、隋唐、明清 ( 鸦片战争前 ) 三个时期商业发展的简况,并分别说明商业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所起的主要作用。 ( 分 )- 6 - / 1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不断进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回答:() 概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政治方面的政策举措。( 分 )() 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上的创新

13、构想和实践成果并分析其产生的国内外影响。( 分 )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处于大变革时期。指出这一时期法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变革的突出表现。与英美相比,法国的变革有什么特点?结合史实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分 )- 7 - / 16- 14 - / 16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分。每小题分。二、材料解读题:本大题共分。答案要点:() 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二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说明:写出暴政具体表现同样给分。) 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分 )() 没有关系。 ( 分 ) 制度创

14、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朝的衰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分)( 说明:意思相近者亦给分。)答案要点:() 观点:不学习外国技术。( 分) 理由:中国人才多、科技先进;学习西方会影响清朝统治。( 分 )() 变化: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分) 评价:认识到引进西方技术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 分) 但未能看出在学技术的同时也要学制度。 ( 分)() 早期维新派。 ( 分) 设议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分)() 由盲目排外到主动学习;由学西方技术到学西方制度。( 分 )答案要点:() 启蒙思想影响,观念解放;社会自由度大;立法者重视科学知识;科学教育独立于政

15、府。( 分)() 欧洲大批优秀科学家移居美国。( 分 ) 法西斯实施种族灭绝和文化专制政策。( 分)() 迅速消灭德国法西斯。( 分 ) 变化:反对使用核武器。( 分 ) 原因:德国已经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握。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分 ) 评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爱因斯坦富有正义感,人格高尚。( 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分。答案要点:战国:统一的中原市场形成;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分 )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分)隋唐:市场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货币;商人众多;城市繁荣。( 分) 推动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分)明清: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

16、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全国性商贸城市大量出现;江浙农村地区普遍兴起了市镇。( 分)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分 )( 说明:隋唐商业发展答出点、明清商业发展答出点即给满分。)答案要点:()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大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总任务;- 15 - / 16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分)() 构想: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分) 影响:洗刷了民族耻辱;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范例。( 分 )答案要点:表现: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 分)特点: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分 ) 原因:启蒙思想的影响,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的推动和雅各宾派采取的革命措施。( 分)法国工业革命阻力大、发展慢。( 分) 原因:由于中、小企业和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导致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劳动力相对缺乏; ( 分) 由于高利贷资本发达,导致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分 )- 16 -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