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docx

上传人:kaixinyidian 文档编号:12015917 上传时间:2021-07-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相三线制电度表的接线方式和计算为什么要用三相输电?与单相电比较,三相电具有许多优点:1 .从发电方面看,对于相同尺寸的发电机,采用三相的比单相的可以提高功 率约50%效率高2 .从输电方面看,在输电距离,输送功率,功率因数,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 等相同的输电条件下,输送三相电能教输送单相电能可以节约铜25%节省材料3.从配电方面看,三相变压器比单相变压器更经济,而且三相变压器更便于 接入三相及单相两类负载;止匕外,在用电设备方面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具有结 构简单,价格低廉,坚固耐用,维护使用方便,且运行时比单相电动机振动小等 优点。经济实惠由于一般10kV及以上的高压系统均采用三相三线的供电

2、方式,所以高压系 统大多采用三相两元件电能表计量电能。 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接线并不复杂,但由 于疏忽,特别是附有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电能表,错接的机会较多。三相三线电能表错接线时会产生许多怪现象: 有的不转,有的反转,有的随负载功率 因数角的变化有时正转,有时反转,有的虽然正转,但计量出的电量数与实际不 相符。由于电压互感器的电压相序可由相序表判断, 错误的可能性较小,本文着 重讨论电流互感器错接线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如果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接错, 共有八种接线,其中1种可以正确计量电能,有2种电能表不走,有3种电能表 反转,有2种电能表虽正转,但计量出的电能是错误的。图一假设三相负载是平衡对

3、称的,即有如下关系:UA=UB=UC=U, I a=I b=I c=I , aa=b b=(|)c=小,正确的接法所计量的功率为:P= UAbI Acos(30 + 小)+ UCB ccos(30 小)=UI(cos30 0cos 小一sin30 osin 小)+ UI(cos30 0cos 小 + sin30 osin 小)=2UIcos300cos 小=%;3 Ulcos 小式中 UAb= UCb= U, I a= I c= I其中有功功率为P=3 UIcos(I),无功功率为Q=13 UIsin小。下面分别列出在负载对称时,不同接线方式下的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和 60接线无功电能 表的计

4、量功率表达式。一、A C两相元件接错时(1)第一元件接入Ic,第二元件接入Ia:根据向量图分析得出:有功计量功率为:Pi=Ud ccos(90 -小)Pn=UCB aCOS(90 +。)P=P+Pn=UIcos(90 -小)+UIcos(90 + 小)=0式中Pl第一元件所计有功功率Pn-第二元件所计有功功率P- 表计计量总功率(2)第一元件接入I C,第二元件接入I A时,根据向量图分析得出有功计量 功率为:Pi =UAbI Ccos(90 0 +6)Pn =UCB acos(90 小)P=Pi+Pn=UIcos(90 +(|)+UIcos(90 0 (|)=0以上两种接法,计得有功功率为零

5、,有功电能表不走,无法计量有功电量。由此也不考虑无功电能表的计量。(3)第一元件接入Ic,第二元件接入I a,根据向量图分析,可知:有功计量功率为:Pi=UbI ccos(90 0 6)Pn =UCB Acos(90 小)P=Pi+Pn=UIcos(90 小)+UIcos(90 0 (|)=2UIsin 小无功电能表中第一元件通入电压 UBo电流Ic;第二元件通入电压UAo电流I A,且由于电压线圈回路中电阻R的作用,使电压磁通向量与电压向量由原来的 90变为60,相当于各相元件相应电压相位超前30角,所以无功功率计算可以写成:Qi=Ubd ccos(150 +30 +(|)尸-Ulcos(|

6、)Qn=lkd /cos(150 +30 +(|)=-Ulcos(|)Q=Qi+Qi=-2UIcos(|)式中CH-第一元件所计无功功率Q-第二元件所计无功功率Q-表计计量总无功功率无功表反转(4)第一元件接入-I C,第二元件接入I A根据向量图分析有功计量功率为:Pi=UbI ccos(90 +(|)Pn=Ubd /COS(90 +。)P=pl+pn=2Ulcos(90 +(|)=-2Ulsin 。无功计量功率为:Qi=Ubd ccos(30 - -30 尸Ulcos GQn=lkd qos(30 -(|)-30 尸Ulcos(|)Q=Qi+Qi=2UIcos(|)这种情况下有功电能表反转

7、,无功表正转。二、A、C两相元件极性分别接反时(1)第一元件接入-I A,第二元件接入IC根据向量图分析可知:有功计量功率为:P:=lkd /cos(150 -(|)Pn=UbB ccos(30 -6)P=Pi+Pn=UIx(cos150 0 cos d+sin150 sin 小)+(cos30 0 cos 小+sin150 0 sin 6)=UIsin 小无功计量功率为:Q尸UBC(cos(90 0 +30 +6)=UIcos(120 + 小)Q =UAd acos(150 0 -30 0 -6)=UIcos(120 -6)此时,无功表反转。(2)第一元件接入Ia,第二元件接入-Ic为:根据

8、向量图分析可知:有功计量 功率为:Pi =UAeI acos(30 0 +6)Pn =UCB ccos(150 0 +小)P=P i+Pn=UI x (cos30 0 cos d-sin30 0 sin (|)+(cos150 0 cos d-sin150 sin (|)=-UIsin 小无功计量功率为:Q尸UBC acos(90 0 -30 0 -小尸UIcos(60 -小)Q =UACccos(30 +30 +小)=UIcos(60 +小)此时,有功表反转,无功表正转。(3)第一元件接入-I A,第二元件接入-I C为:根据向量图分析可知:有功计量功率为:P产UAeI acos(150-6

9、)Pn =UCB ccos(150 0 +小)P=Pr+Pn=UIx(cos150 0 cos 小+sin150 sin 小)+(cos150 cos 小-sin150 0 sin 小)=-3 Ulcos(|)无功计量功率为:Q尸UBC acos(90 +30 +小尸UIcos(120 + 小)Q =UAd ccos(30 0 +30 +4 尸UIcos(60 +小)这种情况下有功表和无功表皆反转。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结果, 见表1。表一 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对应的功率查对表电流相序启功功率无功功率I A、I Cv13 UIsin 小V3 UIcoss 小I C、I A0/、考虑-I C、 I A0/、考虑I C、 I A2UIsin 小2UIcos 小-I C、I A2UIsin 小2UIcos 小I A、I CUIsin 小(J3/2)UIcos 小I A、I CUIsin 小(V3 UIcos 小I A、 I C v3 UIcos 小J3 UIsin 小当然,电能表的错接线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电压相序错误、电压断线、电流断线等情况,但只要能根据实际的接线进行向量分析, 得出实际的有功功率与无 功功率的计算表达式,也就可得知计量失误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