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粤教沪科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kaixinyidian 文档编号:12013688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沪科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教沪科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教沪科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粤教沪科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粤教沪科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力和机械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 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 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M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2、、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 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 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

3、计、 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 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 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 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1、定

4、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解摭小 静摩擦摩擦力 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 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第六章 力和机械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6、,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7、: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

8、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

9、、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

10、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

11、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

12、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

13、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

14、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15、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

16、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

17、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

18、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

19、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

20、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1、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

22、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

23、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

24、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2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

26、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27、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

28、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

29、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

30、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

31、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

32、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

33、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一、怎样认识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的形变。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 物体的 速度大小 是否改变和物体的 运动方向 是否改变。5、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 N 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35、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 如果没有大小 ,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 力越大 , 线段应越长。8、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36、二、重力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 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静摩擦摩擦力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