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影子的游戏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2、知识目标: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 ,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3、能力目标:在描画中 ,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教学重难点:在投影仪或灯光前做各种动作和姿态 ,也可剪影或画影子 ,启发想象 ,大胆构思。课前准备:收集剪影作品、尼龙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1、出示范画 ,通过投影仪观察和描画影子。通过阳光照射观察和描画样子。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 ,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
2、,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 ,创作出美丽的影子。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 ,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了解皮影戏 ,试着做做皮影的形象。5、作业要求:( 1)、合理的构图 ,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 ,造型基本准确。( 3)、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 ,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学生作画 ,教师巡回辅导 .6、展评小结( 1)展示与欣赏( 2)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 ,并进行思想教育。1 / 277、板书设计(略)8、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描画和添加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了初步了解。能运用合理的构
3、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效果不错!课后反思:整体绘制不错 ,形状、色彩也比较鲜明突出 ,但个别同学在色彩上有越界现象 ,应予以纠正。第二课走近大自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2、能力目标: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3、德育目标: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教学重难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自然材料 ,如沙、雪、泥堆造各种造型。启发大胆构思进行想象。教具学具:学生自行携带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 )教材、演示工具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二、讲授新课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
4、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 ,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大地艺术沙雕作品讲解。三、讨论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 沙坑。1、指出活动地点 ,根据你手中的材料,你有什么设计思路?2、来到活动地点,进行自然分组 ,划分各组活动场地
5、。并进行讨2 / 27论,根据组里的材料进行创作。3、分组进行拼摆造型游戏。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 ;不打斗、不攘沙、不扔东西。(各组指定地点活动)师巡回指导 ,注意学生安全。4、展评之后收拾与整理。(展示时进行互相评价 ,适时表扬鼓励)。5、进行小结。6、板书设计。课后小结:同学们能够用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他们能够团结协作 ,共同完成作品。第三课花地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 ”拼成一张大地毯 ,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
6、、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2、启发想象大胆创新。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 “小地毯 ”范例 ,演示工具 ,各种颜色的纸。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教学过程:1、 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 ”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2、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地毯?抢答:剪贴、绘画。二、讲授一加一等于二 ,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3 / 27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 ,保暖、装饰房间。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 “小地毯 ”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
7、,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1、地毯的图片 2、图案的书籍3、民间剪纸作品。看了这些图片 ,你有什么启发?你想怎样设计自己的花地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三、指导制作选底色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纸张做地毯的底色。先选择花纹的颜色 ,要和底色成对比色 ,使花纹更加突出。再设计装饰图案。四、教学拓展: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师出示一个带花边的大底板 ,同学们将小地毯拼成一块大地毯。五、收拾与整理:每组一个纸篓将废纸收拾干净。六、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 ,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 ,并进行思想教育。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地毯 ,
8、效果鲜艳 ,不错。反思:学生绘制形状较好 ,个别同学存在着色彩单调 ,不鲜艳。对此我及时指点和演示 ,学生认真修改。第四课分一分、变一变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 ,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教学重难点:重点:画出圆形的蛋糕 ,然后用剪刀剪开 ,再排列 , 组成新的画面。难点:启发想象 ,大胆创新。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蛋糕的范画、各种颜色的纸。4 / 272、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观察与分析1、提问生日蛋糕的用途?吃蛋糕的心情?生:抢
9、答2、你吃过或见过什么造型的蛋糕?生:抢答 ,圆形、桃心形、方形。3、蛋糕的种类和作用?生日蛋糕和结婚蛋糕等等、烘托气氛,表示纪念意义。4、指导绘制蛋糕: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都能画些什么?除了绘画,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装饰蛋糕?二、指导创作1、指导切割蛋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切割方法。2、指导拼摆方法:学生自由拼摆,还可以添点背景。三、收拾与整理:每组将废物收拾干净,扔进纸篓里。四、展评小结: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五、板书设计:(略)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 ,采用多种分割方法 ,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 , 体会到分蛋糕时喜悦的心情。反思:学生参与度高 ,课堂气氛积极主
10、动 ,个别同学绘制作品时 , 在色彩选择上没有选择鲜亮的色彩 ,应予以纠正。第五课有趣的半圆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半圆形进行添加 ,组合变化出不同的景物。2、能力目标: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物体的外形美。教学重点: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添加组合成各种画面。5 / 27难点:启发想象大胆创新。教具学具:师准备印有若干半圆形的纸、范画各种颜色纸等。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教学过程:一、观察与分析1、讨论与发言:半圆形都适合组成哪些动物?景物?(学生自由抢答)。2、欣赏与启发:师出示范画 ,引导创作思路。生发言讲
11、解自己的创作思路 ,相互提示。二、讲授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动物、物品、拓展学生的思维。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想象游戏: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若干半圆形的纸,同学们在半圆形上添画出各种景物,再进行交流 ,比一比看谁变化的最多。(有的变成了小刺猬、小汽车、小乌龟、小玩偶 )刚才我们小朋友用的是绘画的方法 ,想想我们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来设计呢? 剪贴今天老师带了几个小玩偶 ,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用半圆形的卡纸做身体 ,裙子等 ,上面再装上头部。我们比较一下它和平面剪贴有哪些区别 ,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法。三 |、指导创作布置作业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半圆形的物品
12、,也可以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添加、组合成画面。四、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五、讲评(师生讲评)六、收拾整理 ,进行小结课后小结:同学们能够运用半圆形进行添加 ,组合 ,变化出不同的景物。效果不错!第六课摸一摸 ,画一画教学目标:6 / 27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 ,发展视觉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能否采用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2、是否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表示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
13、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2、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色水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感受1、引导学生逐张观察感受范画 ,你在这张画中找到了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2、摸一摸: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 ,我要请你闭上眼睛来摸一摸 ,看你摸到的是什么?摸上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提供哟粗燥、光滑、坚硬、柔软、震动 的物品)二、指导学生进行尝试与感受讲授新课画画就是表达你内心的感受的,刚才我们都摸了一下桌子 ,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是光滑的 ,坚硬的 ,有棱角的 ,冰冷的 , 这些感受我们可以怎样来表达呢?我们可以选择线条、颜色、不同的笔触、用点、面、或
14、其他材料来表现。现在就请用你最自由、最舒服的方式来表现你刚才的感觉。(学生自由用点、线、面、颜色来表现)四、笔触的掌握、色彩的不同运用 ,快速流畅的运笔可以造成光滑的触觉 ,短促凌乱的色点可以产生粗燥的触觉 ,坚挺的直线结构易产生硬朗的触觉 ,蓬松的曲线组合会有柔软的触觉。五、布置作业选用学生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 ,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六、学生作画 ,教师巡回辅导。7 / 27七、讲评:师生共同讲评作品的优缺点 ,同学到展台前展示作品 , 说一说我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摸到了什么?八、教学拓展:欣赏画家的抽象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表现力。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能
15、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感受。反思:学生绘制形状较好 ,点线面应用能较好的体现各种触觉给我们的感受 ,个别同学在绘制线条时 ,有些杂乱无章 ,应予以纠正。第七课纸风铃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培养孩子热爱观察 ,细心观察的习惯。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 ,用添加、组合等方式设计制作纸风铃 ,培养孩子制作的乐趣和能力。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纸风铃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风铃的种类 ,了解风铃的基本结构 , 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废旧物 ,制作和装饰纸风铃
16、。难点:学习纸风铃的串联方法、各种材料的配合使用 ,制作形式新颖的纸风铃 ,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彩色纸、吸管、麦杆、果核、落叶、野花、纽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2、老师准备风铃、纸杯、细绳、彩色卡纸、剪刀胶水、针线等材料。教学过程:一、观察与分析:1、师出示多种挂饰范例:讨论哪些物品可以成为挂饰?你准备做一件什么挂饰?(项链、手镯、手链等等)8 / 272、都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挂饰?纸材、针线、塑料管等等。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材料适合制作哪一种挂饰?学习穿针引线和打结,师演示学生练习。二、指导制作1、技巧设计的指导:规律性:左右对称材料统一或少数几种
17、, 避免杂乱无章。2、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创作 ,每位同学制作 1-2 件作品。三、收拾与整理四、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 ,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五、板书(略)六、课后小结:同学们根据学习任务 ,收集的工具材料串起来 ,制作小挂饰。美化了环境 ,效果好!七、课后拓展在节日里 ,制作一串精美的挂饰 ,送给朋友和师长同学们根据学习任务 ,手机的工具材料串起来。制作小挂饰。美化了环境 ,效果好。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一)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瓢虫的特征,学会绘制漂亮的瓢虫。2、欣赏和感受瓢虫美丽的花衣裳 ,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绘制方式,大胆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瓢虫。3、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18、美热爱美创造美这一过程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表现出有趣、漂亮的瓢虫。难点:表现的瓢虫与众不同。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图画纸、范画、演示工具、水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一、观察与分析:(认识瓢虫)1、身体结构形状:身体圆形头半圆形9 / 27触角两条腿六条2、外观特点:身上有斑点 ,例如七星瓢虫等。3、生活习性:属于昆虫 ,生活在植物丛中 ,大多数瓢虫以 ,吃蚜虫为主 ,是益虫。4、确定创作的内容:瓢虫在哪里 ,干什么 ,右击自己、有几只?二、指导创作与绘画:1、指导画瓢虫:顺序:身体头眼、触角四肢斑点。2、同学们自由创作:画一幅拟人性质的有关瓢虫的儿童画。3、师巡回辅导 ,个别指导。三、展评小
19、结:1、展示与欣赏。2、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四、板书设计(略)五、课后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参与性较高 ,大部分同学塑造的都较好 ,个别同学绘制形状欠佳 ,应予以纠正。第 8 课瓢虫的花衣裳(二)教学过程:一、 观察与思考:1、出示几种范例学生欣赏激趣。问题: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抢答。2、思考:这些材料为什么适合做瓢虫?他们哪些地方符合瓢虫的身体结构特征?生抢答。3、讲解几种玩具瓢虫的制作方法:纸贴瓢虫:用手工纸剪出瓢虫身体的各个部位,再进行粘贴组合。二、 指导制作:10 / 271、瓶盖瓢虫:用圆形瓶盖做瓢虫的身体,在用手工制纸进行各部位的装饰。2、毛线瓢虫:用毛线球作
20、瓢虫的身体,再用手工纸进行各部位的装饰。3、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教师指导。三、 整理与收拾:要求学生将废旧物收拾干净。四、 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五、 板书设计略六、课后小结:在这节课上 ,同学们进步了一大块 ,作业效果要比上节课好多了。第九课生活中的趣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生活的趣事的绘画作品。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创作出充满童趣的儿童美术作品。如何启迪学生大胆想象。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纸。2、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范画
21、 ,欣赏激趣导入新课。二、观察与思考1、师出示一副学生的绘画作品 ,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所表现的故事 ,生积极举手发言。2、师运用多媒体指导创作的方法 ,明确主题 ,确定人物 ,添画相应的背景。3、比较欣赏:师出示一副儿童画作品 ,生分析与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11 / 27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生进行自由创作。三、课后拓展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四、展评小结:1、展示与欣赏2、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五、版书设计(略)六、课后小结:整体上作业绘制效果良好,个别同学绘制形状欠佳。课后反思:在绘画内容上 ,同学们描画的人物很有趣 ,动态可爱简单。在颜色上还
22、应多一些色彩来丰富画面。第十课泡泡飞呀飞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 ,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 ,并通过讨论相互启发 ,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教学重点:1、是否能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3、是否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12 / 27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只可以吹泡泡的物品 ,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2、老师准备色彩纸,图钉、气球等。教时数: 2 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组织学生
23、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边玩吹泡泡游戏边观察:你在飞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三、新授泡泡把我们抱在了怀里。有的小朋友觉得泡泡是五颜六色的 ,泡泡是透明的 ,泡泡飞到哪里 ,就会有景色在泡泡里 ,就像凸透镜一样。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想象泡泡被风吹起来了 ,它吹到了哪里 , 你希望它里面有什么景色呢?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欣赏书中图例 ,除了用绘画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可以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来表现泡泡的特征 ,还可以在这些物体上装饰、美化 ,表现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欣赏图例 4、 5、6四、布置作业先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泡泡的特征。注意点:表现
24、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颜色要丰富。构图要饱满。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工具材料。二、复习导入1、组织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边玩吹泡泡游戏边观察:你在飞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2、假如泡泡飞到了我们凯旋王国,你最希望里面是什么景色?三、学生继续作业。先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泡泡的特征。注意点:表现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颜色要丰富。构图要饱满。五、学生作画 ,教师巡回辅导六、讲评七、小结13 / 27这节课作业 ,大部分同学塑造的都较好,个别同学绘制形状欠佳 ,色彩不够丰富 ,应予以纠正。第 11 课 太空里的植物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
25、制作太空里的植物。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是否能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彩纸、吸管、橡皮泥、 KD 板、陶泥、喷壶等各种材料。2、学生准备水彩笔,垫板、报纸。教时数: 2 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创设情境让每位学生做一回太空人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哪些奇异的植物。讨论并相互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 ,要求与常规植物有不同的地方。二、讲授你觉得太空中的植物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很奇特 , 五颜六色的 ,形状很怪异 , 有很多手和脚 ,还会说话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你想到的太空
26、植物画一个草图,并在小组里交流 ,修改。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太空里的植物大概是什么样的。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如果由你来画你会怎样来画。三、布置作业学生运用画的方法来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14 / 27四、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六、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做了一回太空人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各种奇异的植物。这节课我们用手工的方法来表现太空里的植物。二、讲授你觉得太空中的植物应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最好呢?可以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 ,彩色纸或者陶泥 ,以及其它的废旧物表现太空里的植物 ,最主要是要表现出它的奇怪。现在请小朋友们欣赏图例
27、:小组里交流 ,讨论 ,修改并研究出自己做的植物的方案。三、布置作业学生运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来大胆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四、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作业指导要点:1、根据自己的设计 ,通过彩色橡皮泥的捏、接、做出太空植物的主体 ,并适当加些其他的材料如彩纸、吸管等作为点缀。2、可用彩纸卷成太空中植物的形状 ,如喇叭形 ,并用各色彩纸条卷成圈 ,粘在喇叭形的太空植物上作为点缀。3、将 KD 板做成太空植物的主干 ,再将彩色橡塑板剪成须状 ,作为枝干点缀物。五、讲评六、小结反思:这节课作业 ,大部分同学塑造的都较好 ,个别同学绘制形状欠佳 ,色彩不够丰富 ,应予以纠正。第十二课妈妈的节日教学
28、目标:1、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 ,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2、知识目标: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妈妈的辛苦与喜好。15 / 27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表现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妈妈的辛苦与喜好。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表现妈妈的生活。教具学具:水彩笔、记号笔、蜡笔、油画棒、绘画纸彩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范画图片进行激趣欣赏。二、启发与引导1、你知道母亲节这个节日吗?母亲节在什么时间?师: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星期天。2、小组交流:我想做一件什么礼物送给妈妈!(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3、集体交流:我们都可以送给
29、妈妈一些什么礼物?(贺卡、粘贴画等)。三|、指导制作学生自由进行制作,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创作,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贺卡、粘贴画、立体贺卡、剔色画、黑白(彩色)版画 , 及各种小制作等。师巡回辅导 ,个别指导。四、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 ,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五、板书设计(略)课后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兴趣浓厚,绘制形式多样 ,效果不错。反思:在本课学习上 ,同学们都非常认真 ,兴趣高涨 ,在运用不同绘制形式来表现课题。人物塑造大部分同学塑造的都较好 ,个别同学绘制形状欠佳 ,色彩不够丰富 ,应进行改进。16 / 2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用工艺的方式表现妈妈的辛苦与喜好。重
30、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表现妈妈的生活。教具学具:范例、演示工具、油画棒、彩纸、卡纸等手工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范画实物欣赏,激趣导入新课。二、 启发与引导1、你知道母亲节这个节日吗?母亲节在什么时间?师总: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星期天。2、小组交流:我想做一件什么礼物送给妈妈?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来制作。3、集体交流:我们都可以送给妈妈什么礼物?(贺卡、粘贴画等)4、确定自己想要送给妈妈一件什礼物?三、 指导制作1、学生自由进行制作。2、根据自己手中已有的材料进行创作 ,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贺卡、粘贴画、立体贺卡、剔色画、黑白彩色版画、及各种小制作等、3、师巡回指导 ,
31、个别指导。四、 展译小结:1、展示与欣赏。2、师生共同讲译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五、 板书设计: (略 )六、课后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兴趣浓厚,绘制形式多样 ,效果不错!反思:在本节学习上 ,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兴趣高涨。在运用不同绘制形式来表现课题 ,人物塑造大部分同学的都较好 ,个别同学绘制形状欠佳 ,色彩不够丰富 ,应进行改进。17 / 27第 13 课各式各样的水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水果模型。2、能力目标: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造型 ,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3、德育目标: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学会用彩泥制作各种水果造型。2、是否能积极
32、动脑,大胆构思、创作。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准备一些彩泥、垫板、尺、铅笔、牙签、和一些实物水果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范例实物进行欣赏,激趣。二、 观察与分析:1、观察课前准备的新鲜水果的造型与色彩,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2、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些水果?(抢答)3、师总:我们今天就尝试利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造型。4、展示尝试的作品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各式各样的水果。5、可以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三、 指导制作:向学生介绍一些制作技法。团、搓、接、压、印、刻等方法。四、 收拾与整理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有趣的水果 ,要求每组要把废物收
33、拾干净。五、 展评小结1、展示与欣赏。2、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进行思想教育。18 / 27六、 板书设计(略)七、 课后小结:同学们兴趣高涨 ,绘制效果佳。个别同学形状欠佳。第十四 课 可爱的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捏塑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了解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2、观察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形象 ,欣赏不同造型色彩的优秀泥塑作品 ,运用捏、揉、搓、卷、压、拼、绕、刻、粘等造型活动的方法 ,制作不同的立体彩泥动物。3、体验捏塑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观察动物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爱护动物 ,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 ,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不同造型的动物彩泥作品等。生:黏土 ,
34、彩泥 ,牙签 ,小油滚等。重点:时捏 ,揉 ,搓 ,卷,压 ,拼,绕 ,刻。粘等捏塑造型方法的运用与掌握。难点: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形体进行概括,夸张性的表现 ,有创意的表现捏塑动物的趣味性。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欣赏视频动物图片。分组讨论各种动物的造型、色彩特点、谈自己对动物的喜好与感受。2. 师生共同探讨小动物的美术表现形式 ,引出用捏塑的方法能立体地表现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3. 发展阶段:师生示彩泥范作 ,师生共同探讨彩泥的制作方法 ,(捏 ,揉,搓,卷 ,压 ,拼 ,绕 ,刻 ,粘)等。4. 师示范 ,用彩泥捏塑一个小动物。(从色彩的搭配特点 ,造型的概括与趣味性 ,以及制作方法的运用
35、等方面提示)。5、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 ,独立完成捏塑作品 ,师巡视指导。19 / 276、展示与评价:以小组为单位 ,将完成的泥塑作品以动物世界等形式展出 ,再由学生评选我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7、收拾与整理。8、课后小结:在捏制过程中 ,同学们认真 ,兴趣浓厚 ,可以独立完成泥塑作品 , 并且有的同学捏制形态生动有趣 ,效果佳。第 15 课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轮船是重要的水上的交通工具。2、能力目标:学习用画的法方表现轮船,进行造型活动。3、德育目标: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难点: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大胆的表现各种轮船的造型。重点:学习轮船和海景的绘
36、画方法。教学具:范画、演示工具、课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欣赏激趣导入新课。二、 观察分析:1、通过欣赏你对轮船有哪些了解?(生举手回答)2、你最喜欢哪艘轮船?为什么?(师指名回答)3、讨论:我们乘上大船去干些什么?(学举手抢答)4、大船的身体是什么形状?(学生抢答梯形)。轮船和帆船有什么区别:轮船上有楼房 ,用机械动力前进。帆船上有风帆 ,用风力劲力前进。我们怎么装饰我们的大船?(学生答:挂满彩旗)。三指导绘画:1.构图好 ,铅笔起稿。2.勾边笔勾边。3、颜料或水彩笔、蜡笔等上色。20 / 274、整理完成。课后小结四、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 ,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进行思想教育
37、。五、 板书设计(略)六、 课后小结:这节课作业 ,大部分同学塑造的都较好 ,个别同学所画线条和形状欠佳 ,色彩不够丰富 ,应予以纠正。第十五课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目标:1、学习用其他的方法表现轮船。2、学习用撕、剪、拼贴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3、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重点:学习轮船的不同制作方法。难点: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大胆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表现轮船的造型。教具:范例、演示工具、课件等。学具:尼龙笔、油画棒、纸工工具等用品。教学过程:一、 导入(欣赏图片 ,激起兴趣)二、 观察与分析1、讨论:我们除了绘画的方法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大轮船?(生抢答)2、欣赏课件:课件中的范例,哪些是我们
38、没想到的。3、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形式的大船?(学生抢答)4、检查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制作适合你的大船?5、确定制作样式,师鼓励生大胆创新,生进行制作指导。三、 指导创作:1、构思设计2、起草高3、剪 4、拼贴完成。四 . 展译小结1、展示与欣赏21 / 272、师生共同讲译作品优缺点,进行思想教育。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小结在上节课画基础上 ,同学们对大船的结构有一些了解。并且能运用所学到的长处。构思设计一艘轮船。粘贴效果不错!反思:(这节课作业 ,大部分同学绘制的大船形状极好 , 各位同学所画线条和形状欠佳 ,鱼形不够平常 ,态度欠认真,应与纠正。第十六课打开的柜门一、 教学目标:1、
39、出示多个范例 ,这些玩具为什么会摇?学生举手抢答。2、师总结:带有圆形或拱形的物体会摇,悬挂的物体会摇 ,安装在弹簧上的物体会摇。二、 指导制作 ;1、学习制作会要玩具:(圆筒中小动物)裁一条宽 4CM 的长纸条 ,粘一个圆筒 ,再画一个小动物剪时留粘扣 ,粘在圆筒中。2、圆筒上的小丑:找一个圆纸筒 ,用一根牙签横叉在圆筒中间 ,在画一个小丑把两只脚粘在牙签上。3、鸡蛋壳小人(不倒翁):略三、 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师生共同讲评优缺点,进行思想教育。四、 板书设计(略)五、 课后小结:玩具绘制形状较好 ,色彩应用搭配表现也不错 ,个别学生在绘制时态度欠认真 ,形状和线条缺乏次序 ,应予以纠正。22 / 27第十七课会摇的玩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体验创造的乐趣。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想像与积极思考。重点:学习几种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难点: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玩具摇起来。教具学具:范例 ,演示工具 ,油画棒 ,剪刀 ,浆糊 ,彩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范例欣赏激趣谈话导入。二、观察与分析:1、出示多个范例 ,这些玩具为什么会摇?学生举手抢答。2、师总结 :带有原形或拱形的结构的物体会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