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小学语文四年级综合练习题(答卷时间 8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卷面书写3 分)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书合计次部分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一二得分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现在是你充分展示聪明才智的时候了。请开动脑筋,认真审题,细心作答,祝你成功!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其中 3 分为书写卷面分,答卷时间为80 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 分)一、读拼音,写汉字 。( 5 分)f ng x ynxxng g gng dinhngb o山发二、读句子,用“”选出句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4 分)1. 他屏(b?ng p ng)息凝视地躲在屏 ( b?ng p ng)
2、风后面。2.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 ( hng x 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3.秦兵马俑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ch ng sh ng) 的宏伟气势。三、下列广告,乱改了成语,请你用“”先找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里。( 6 分)蚊香广告:默默无蚊()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清晨,我漫步在校园里。 校园的景色真美啊! 我不禁想起了两个描写景色的四字词:、。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 分)。端:不歪斜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端1. 我们写字时做到头要端 正。()2. 这件事情
3、的开端 是怎样的?你老实说。()3.这支笔的顶端 有一只米奇老鼠。()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5 分)奇怪奇迹11.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2.今天,一会儿大雨倾盆,一会儿又晴空万里,真()。虽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3. ()明天下雨,校运会()改期。4. ()小标的成绩不理想,()他很热爱劳动。5. ()猫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我()绝不会责打它。六、按要求写句子。(4 分)1. 在讨论会上,同学们发言强烈。 (修改病句)2. 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缩写句子)七、根据你的积累把对应的内容连在一起,并完成填空。(2+1 分)我会连:不识庐山真面目,烟淡烟浓远近秋。莫以善小
4、而不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树红树碧高低影,二月兰花盆里装。正月梅花香又香,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会填:你的好朋友做一架模型飞机失败了,他正想放弃,看到他这样子,请你用一句名言来鼓励他: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 分)1、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创作的。 ()2、“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人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然后才动手做。 ()3、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都是送别诗。 ()九、根据情景回答问题。 (3 分)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但有的人不注意保护,如果你在西安的秦兵马俑上,看见一个六七岁的
5、小男孩乱涂乱画,你会对他说:2十、语文实践。(3 分)在“成长故事”这个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我还可以用、编短剧、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7 分)一、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回答问题。(14 分)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 b ?n b ?ng) 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 zho zhe )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
6、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1.“触”: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2 分)2.请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 分)3. 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 分)原来 ()认真()慢慢 ()4.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样”指怎样?用“ - ”
7、画出有关句子( 2分)5. 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2 分)6. 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这么生动具体,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3 分)二、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 13 分)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3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然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 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
8、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书上的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 分)2.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 分)3.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 分)A. 形容字写得挺拔有力。()B.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C.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4.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1 分)5.阅读短文后填空。 (2 分 )“我”认为“煮书”是。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6. “煮书”有什么好处 ?照爷爷的意思,“我”该怎样煮书呢? (2 分 )第三部分:习作(30 分)题目:是一种爱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写“鼓励、给予、乐于助人”等词。2、选择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3、感情真实,句子通顺,标点正确。不少于350 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