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二教育学学科的研究.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20036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教育学学科的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二教育学学科的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二教育学学科的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专题二教育学学科的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专题二教育学学科的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教育学学科研究,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思考,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参考教育学基础,一、教育学的产生,萌芽状态的教育学思想大多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中国:孔子: 论语孟子 : 孟子老子 : 老子庄子 : 庄子无名氏 中庸朱熹 : 四书集注王守仁 :传习

2、录专著有:学记 大学 师说,西方:毕达哥拉斯:金言 柏拉图: 理想国、 美诺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尼格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哲学、社会学著作。,为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英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猛烈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其著作大教学论,提出了泛智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在教育学上,一般把这本

3、书视为教育学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处于宗教立场和目的,康德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 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真知灼见:明确真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知识,“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一书被称为现代教育学著作。,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这门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概念”。“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科学的统一性。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是,即心

4、理学和哲学。,在赫尔巴特之后,还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写出了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罗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直至后来的杜威等等。,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被视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对赫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把民主和科学试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它们在教育上的意义。,我国学者杨贤江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探讨教育问题,撰写了我国第一部马史思主义观战的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学大纲,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世纪末以来等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教育学派别与教育思潮。,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实

5、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马史思主义教育学,1、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以洛克为代表,认为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形式(古典人文)学科最有价值; 实质教育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认为教育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实科课程最有价值。 2、自然主义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以卢梭为代表,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方法应模仿自然; 国家主义教育以费希特为代表,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3、实验教育学 以梅伊曼和拉伊为代表,提倡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强调定量研究。 4、文化教育学 以狄尔泰和斯普朗格为代表,强调采用“陶

6、冶”和“唤醒”的方式促使社会文化向个体文化的转变。 5、实用主义教育学 以杜威为代表,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课程即经验,儿童为中心。,6、制度教育学 以瓦斯凯和乌里为代表,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视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目的是进行制度分析,以促进社会的变迁。 7、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8、批判教育学 以鲍尔斯和金蒂斯为代表,认为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造成社会差别和社会对立的根源,教育要寻求克服社会不平等的策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从学科产生的标志去谈西方教育

7、学的发展 历程 (郑金洲):,1、前学科时期(奴隶社会到17世纪):以教育 经验和不系统的教育思想为表征,与哲学结合在一 起尚未分化出来。如苏格拉底、昆体良。,2、学科雏形时期( 17世纪到18世纪):已分化出,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但缺乏一定的概念体系.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学派纷呈,向独立的概念体系迈进。如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等。,5、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20世纪中期至今): 如元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3、学科形成时期(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形成了初步理论,并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 如康德、赫尔巴特等

8、。,当前教育学的发展现状:,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现在,在英语国家,Pedagogy一词已很少出现,而普遍以 Education一词代之。即是说,教育与教育学几乎已成同义词。 欧洲大陆国家,则把教育( education ) 理解为对儿童培养的过程,把教育学( pedagogy )理 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 在中国,无论教育工具书还是教科书,定义几乎 一致,即教育学( Ped

9、agogy )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教育学”一词通常是指古希腊语中的pedagogye,愿意是“教仆”。照此词源的意思, 教育学在其伊始萌芽时期,曾仅仅被视为一种关照儿童、监护儿童学习的学问,即引导术、教育术,强调 方式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 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 教育科学的分类,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世界上多数国家:教育学=教育科学; 我国、俄罗斯等少

10、数国家:把教育学看作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单独开设教育学课程。,教育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以研究对象为标准进行分类:(郑金洲),1、以教育理论为对象2、以教育活动 为对象,元教育学,(1)运用其它 学科分析 教育问题 (2)分析教育领域 独有的实际问题:教学论、课程 论、德育论。,A、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问题。B、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C、分析教育中的个体的“人”。D、分析教育中的存在形态。E、分析教育中的方法、手段。F、分析教育中的运行机制。,以层次的不同为标准进行分类(胡德海),教育科学体系,1、宏观层次2、中观层次3、微观层次,理论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 哲学、教育史学等。,(

11、1)部门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幼儿教育学、特殊教育学。(2)边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等。(3)教育活动与过程:教学论、学习论、课程论、教师论、学生论等。,应用教育学:如教育管理学、 教育统计学、教育建筑学、教育卫生学、各种专业教育学等。,(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方式运用其他学科)把被运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学问题: 教育哲学 教育逻辑学 教育伦理学 教育美学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 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政治学 教育法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口学 教育生态学 教育文化学分析教育中的个体的“人”: 教育生物学 教育

12、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分类框架表(瞿葆奎,唐莹),采用被运用学科的方法运用方法直接分析教育活动: 教育史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未来学研究如何运用方法来分析教育活动: 教育统计学 教育测量学 教育评价学 教育实验学 教育信息学综合运用各类学科,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分析与其他领域共有的实际问题: 教育卫生学 教育行政(管理)学 教育规划学 教育技术学分析教育领域独有的实际问题: 课程论 教学论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 元教育学 教育学史, 元教育学(或称元教育理论、元教理学) 英语是Meta-pedagogy , Meta- theory of ducation , Meta- educology

13、。 从国际上看,元教育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人 们的研究视野(首倡者是德国学者布雷岑卡W.Brezinka); 在我国,大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界明确提出 并关注元教育学。 元教育学以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活动为研究对象 是教育学之学。它的兴起标志着人们对教育学的反思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教育学(含教育原理)的研究方法,关于教育学的研究,有人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教育的历史、教育的现状;有人认为分两大类:应用性研究、学术性研究。,常用方法一般有: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文献法; 5、统计法; 6、个案研究(与质的研究有关); 7、行动研究法

14、。,思考:教育学的价值在何方?,教育学的价值育学的价值,一、超越习俗的形式日常教育经验;习俗的形式日常教育经验;科学的形式教育理论或学说。日常教育经验自身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直接性、表面性、矛盾性、歧义性。,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1、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的; 2、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或符号; 3、对教育问题的解释有其理论视角、根据或预设,因而是一种理性解释; 4、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是为了通过理性的竞争,发现最恰当的解释,不会导致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 教育自觉是指自觉地把握学生的精神状态,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思考:教育学将走向何方?,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 1、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 2、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等; 3、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 与之不相应,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现象。,本专题结束看下一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