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鄂教版品生一下吃的学问多教学反思实验小学:贾艳华在这节课里 ,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板块。活动一:我的晚餐写下自己昨天的晚餐 ,为下一环节评价昨天的晚餐做准备 ,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饮食情况。通过贴图片的形式给食物分类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主食、鱼肉蛋、豆制品、水果蔬菜等各类食物 , 在交流各类食物的营养知识中 ,形成资源共享 ,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各种食物都是有营养的 ,缺一不可 ,从而自主激发“不挑食”的饮食习惯。活动二:小小自助餐通过对三份自助餐的评价以及为老师配餐,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认识 ,在活动中感悟 ,使每个小朋友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和巩固了
2、合理饮食搭配 ,健康饮食的常识 ,知道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活动三:读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 ,小朋友们读来轻松活泼 ,寓本课知识点于其中 , 巩固加强了学生的目标意识。这堂课结束在学生情绪高昂之中 ,真是余味无穷啊!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我力图体现“三个关注”: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是指导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我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 ,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 ,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 ,从生活中来 ,实践中来 ,社会中来 ,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 , 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在导入部分 ,利
3、用丰富多彩的食物图片来让学1 / 3生直接的感知 ,让课堂更贴近生活 ,更贴近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我的晚餐“这一环节中 ,让全体学生写下自己昨天的晚餐 ,并为下一环节评价昨天的晚餐做准备。这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是孩子们熟悉的家庭生活 ,也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是遵循儿童生活逻辑的 ,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同时 ,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饮食情况。让学生参与 ,让事实说话 ,让学生在快快乐乐、轻轻松松中学到了知识 ,受到了熏陶 ,获得了体验 ,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二、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学
4、生回忆昨天晚上的晚餐 ,并写下来 ,参与活动面达百分之百 ,当汇报交流的时候 ,个个争先恐后 ,每个人都有话说。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 ,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同学们在分组讨论三个小朋友的自助餐菜单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观察到他们都讨论的很热烈 ,并且分别说出了 ,为什么不对 ,要加上什么,去掉什么 ,能灵活运用之前的营养学知识 ,教学效果充分明显。三、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课堂活动方式的实效性1、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课堂上通过贴
5、图片的形式给食物分类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主食、鱼肉蛋、豆制品、水果蔬菜等各类食物 ,在交流各类食物的营养知识中 ,形成资源共享 , 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各种食物都是有营养的 ,缺一不可 ,从而自主激发“不挑食”的饮食习惯。2、儿童亲身参与活动 ,老师指导活动 ,把教材内容转化为主题活动。课堂上充分利用“我的晚餐” ,“小小自助餐”和“读儿歌”三个活动 ,明理、导行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 ,以聘请“小小营养师”为评价鼓励机制 ,贯穿整个课堂始终 , 都争当合格的 ,优秀的 ,了不起的2 / 3“小小营养师” ,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 ,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的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课堂中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引导评价很重要。每提出一个问题 ,老师心里要想到学生可能回答出的结果 ,做到心中有数 ,打有准备之战 ,这样就能从容对待学生的回答了。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