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97133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听课课程任课班级六( 3)语文名称教师教学内容(包括使用教材、讲授篇目、听课时数):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6 课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三次描写姿势的话,体会谭老师的精神品质2、体会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课文写了谁的故事?什么故事?(加上时间)3、围绕课文题目,文章中写了几次姿势?三次分别读这三次姿势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一)、品读第一次姿势1、一起读第一次姿势描写“谭老师立即四个学生”圈画动作词你体会到了什么?2、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这些举动?(情况危急)可编辑.从哪里看出?找出具体的描写“忽然,课

2、桌 .地震!”3、看出当时情况危急,谁能读出这种危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情况十分危急、紧张】4、此时,谭老师是怎么做的?你从他的话中看出了什么?说的目的是什么?“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危急时刻首先想到学生5、哪里看出情况越来越危急?词语此时谭老师是怎么做的?他用这一举动告诉我们什么?对学生的爱把希望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6、读第七节省略号表示什么?还有什么?再读7、文章大部分写情况危急,这些是什么描写?环境描写除了人物表现,还大部分写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二)、品读第二次姿势1、继续学习第二次姿势的描写,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震撼)可编辑.2、心

3、灵受到了冲击,是什么让你受到了冲击?哪个词?“双臂上”、“死死 .学生”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学生。3、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再读这句话4、不仅仅震撼了救援人员,还.(请同学们读下去还震撼了学生(读学生的话想象学生是怎样说这句话的?还有谁也被震撼了?老师5、齐读老师的话老师的话有道理吗?有,谭老师离门口最近,但他没有先逃走。谭老师是怎么做的?读好“生死攸关”6、前面一段话为谭老师的选择做铺垫,哪一句?“人生的价值 .” 读一读7、什么是大公无私?用文中的话心里想的是他人、集体、国家看出谭老师不单单教学生道理用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做大公无私的人,形成人生价值8、写了哪些人的语言?(救援

4、人员、老师、学生这些都是 侧面描写可编辑.板书:环境描写侧面描写(作用?都是衬托作用9、由此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舍己为人、恪尽职守(忠于职守)(三)、品读第三次姿势1、齐读最后一句描写姿势的话,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2、为什么称之为最后的姿势?课后题目通过这一姿势,谭老师救了学社,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一姿势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3、作者把千言万语化成了课文的最后一段。化成四字成语?4、喜欢这个结尾吗?为什么?好在哪里?直接用名字化成一句话赞美。5、还有哪些地震中的英雄?体会和建议:本课教学抓住三次最后的姿势展开,很清晰明了,学生更容易理解,由此使学生体会谭老师的崇高精神。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