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73089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选文档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何为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 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风俗习惯, 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

2、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 , 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 , 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 ;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 , 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可编辑-精选文档 -知生,焉知死”,并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二、知行合一观

3、。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

4、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 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 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 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 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可编辑-精选文档 -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七、勤劳勇敢 , 富于革命的精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劳动

5、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才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四大发明, 又号礼仪之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八、注意人际和谐的精神。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和谐 , 简称“和”。“和”即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第一个把“人”同“仁”联系起来 , 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 , 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 “和为贵”只有从“爱人”出发 , 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九、顾全大局的

6、精神。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长远的、关系到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之间 , 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的是后者。 它把前者称作小利 , 而称后者为大利。孔子强调 , 不论国家或个人 , 都不可因只顾小利而妨碍大利。十、中华民族具有努力自我修养的精神。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 , 这一切都是同正心、诚意、克己、自省的功夫相联系的。 “见贤思齐 , 见不贤而内自省” , “见善如不及 , 见不善如探汤” , 曾子要求经常“三省吾身” , 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 , 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张“尊德性” , 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 , 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 , 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

7、到成贤成圣的最重要的关键。可编辑-精选文档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第一 ,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 , 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每个民族 , 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 , 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 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 , 究竟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 , 这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着眼于未来、 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 , 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 , 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8、。 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 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道德 , 更有特殊的意义。第二 , 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 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 包括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 , 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 要排除西方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应当看到 , 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诱发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损公肥私的行为 , 是极端有害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人们必然会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 但是 , 社会主义根据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要求

9、 , 在价值导向上必然是一元化的 , 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 , 也就是用民族的美德来更好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可编辑-精选文档 -总之 ,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 , 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 ,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 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 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有更丰富的内容 , 有更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 , 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 ,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 真正成为我们的社会思想的主旋律 ,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