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诵读纪念李清照有那么一位女子,在溪亭日暮时唱出了 “ 沉醉不知归路” ,有那么一位女子,虽然 “ 人比黄花瘦 ” 却吟着 “ 应是绿肥红瘦 ” ,她于月满西楼之时叹息着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就是巾帼词人 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她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天资聪颖又活泼天真。瞧!一位贪杯好玩的女孩正向我们走来 诵读: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8 岁,人生花季,相国寺,花灯节,与明诚初见。碧玉年华,嫁与明诚。二人同歌同行,雅书共赏,古器共品,同著金石录。清照常与明诚于归来堂烹茶品画,互问互答,瑶光熠然,风景旖旎。一日
2、,丈夫久久未归,便作一首醉花阴,尽诉离-可编辑修改 -。愁别苦。诵读: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久,明诚负笈远游,她独守深闺,备感孤寂惆怅,一首一剪梅 ,述达相思情。诵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建炎三年, 王亦欲叛变, 明诚得知,翻墙逃脱。 继而,赴任湖州。分别之时,行至乌江,似见项羽兵败自刎,吟出夏日绝句 。明诚闻之,羞愧难当。清
3、照虽为女子亦巾帼不让须眉夏日绝句-可编辑修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清照晚年,国难当头,家破人亡,哀婉凄苦。颠沛流离之时犹殚精竭虑,著成金石录。巾帼暮年,欲觅衣钵承人,又被8 岁女童一声 “ 辞藻非女子事 ” 打入冰底深渊,也将她的词推上了绝顶高峰!于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诵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歌曲如梦令* 蔡琴-可编辑修改 -